iarch003 发表于 2020-9-8 11:00:00

建筑师的体面,都是被挤出来的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他要是体面,你就让他体面;
他要是不体面,你就帮他体面。
《让子弹飞》



拆房:徐豪 韩英卓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至少在普通人眼里,建筑师大概可以算一个体面的职业。

虽然大家基本对建筑师、建造师、建筑工人以及地产开发傻傻分不清楚,但都不妨碍他们在听到你是建筑师时,无比浮夸且不走心也不走肾的敷衍一句“好厉害啊~”
然后内心默默算计:这孙子到底是干什么的?买房子找ta能便宜吗?

毕竟,从你爸妈那个年代开始,建筑师出现在荧幕里就是这么个标准的社会精英形象了↓


1949年的美国电影《源泉》(《The Fountainhead 》)

而现实可能更残忍,
全网都在劝退建筑学。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干得比牛多,吃得比猪差。
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方便面都要吃不起了,还要什么体面?



成年人的体面,都是钱给的。
建筑师的体面,都是甲方的钱给的。

只是,甲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都是龙卷风刮来的——
吹完它就走,还留下一堆不知何方妖孽让你善后。



荷兰海牙市打算建一个音乐舞蹈中心。
基地就选在市中心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广场旁。



这年头不怕甲方提要求,
就怕甲方建“中心”。

但凡项目名称带上“中心”俩字,基本就意味着这个项目没啥中心了——八竿子打得着打不着的功能都可着劲儿往里塞。

就像这个看起来柔弱甜美的音乐舞蹈中心,你以为就是搭个场子给一群长腿美女唱歌跳舞的吗?



唱歌跳舞是没错,但人家这个唱歌跳舞不但需要一所包括教学区、图书馆、舞蹈排练等等在内约2万平方米的舞蹈专业艺术学校,还需要包括办公和排练共约2万平米的乐团工作区以及同样需要办公和排练约1.2万平米的舞团工作区。

当然,表演的舞台也是必不可少的。
唱歌+跳舞,一个肯定不够用,两个似乎也紧张,三个没法平均分,那就来四个好了:
一个500人的小音乐厅约600平米,
一个1300人的大音乐厅约1500平米;
一个400人的小歌舞厅约900平米,
以及
一个1000人的大歌舞厅约2400平米。

总结一下就是,这个音乐舞蹈中心包括一个学校,两个办公楼以及四个剧场。
至少6万平米的功能面积。



而甲方给的基地有多大呢?
不到7000平米。

看着就放不下。
试着放一放,果然放不下。



那就没办法了,这里先给结构师鞠一躬:又得麻烦您了,没办法,只能选择往上摞了。

然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就算把学校和办公都举到天上,这块地也依然——
放!不!下!
四!个!剧!场!



这种感觉就好像终于盼到喜欢的包包打折,却发现打了折还是买不起
——分分钟只想原地爆炸好吗!

怎么办?
尴尬的转身溜回家吗?
不!
有经验的购物狂都知道,这个时候你需要胆大心细脸皮厚。
正所谓:张嘴三分利。
只要你不怕被柜姐或者结构轰出去,说不定就能搞个折上折如愿以偿。

比如,
把四个剧院摞成两层还能放不下吗?



一切顺利。
摞上去的剧场上方仿佛还有点儿空阔。
本来面积就不够,坚决不能浪费每一个平米:将学校和办公部分下移,在剧场上方见缝插针攻城略地。



到这里,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吗?
是不是再做个立面加点细节就可以先收工后收钱了?



某些炼就火眼金睛的建筑师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妖气。

任务书上说共有4个剧场:
一个600平米小音乐厅+一个1500平米的大音乐厅+一个900平米的小歌舞厅+一个2400平米的大歌舞厅——
所以是共需要5400平米的剧场空间吗?



当我们需要一个1000平米的办公室时,预留一个1000平米的空间或许够用。
但当我们需要一个1000平米的剧场时,则意味着你还需要配套设置前厅、休息厅、后台、排练厅、售票区、检票区等等等等。

一个剧场就是一套,
四个剧场就是四套。

除此之外,
人们看完剧是不是还要来点商业活动?
书店餐厅小卖部是不是要安排一波?



先别紧张,试着往里塞塞看——
反正肯定塞不下,就是为了让你死心。



除了这一堆拖家带口的嗷嗷待哺外,流线也是一团乱麻。
从外面看,无论干什么都得经过剧场。



从里面看,就更乱了。
当四个剧场在水平面展开布置时,流线规整又明确,该去哪儿看戏就去哪儿看戏。



但当四个剧场摞成两层,流线从平面流动变为垂直流动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流线穿插。
去二层剧场的必然要经过一层剧场,你能想象四个剧场同时演出的火爆场景吗?
很可能这边都要演完了,那边还有人没找到入场口。



除非给二层的两个剧院再分别设计一个独立的出入口。



独立出入口没问题,
问题是您有地儿放吗?
本来面积问题就还没解决呢~



你的大圣孙行者已亲自下场证明火眼金睛只是辅助,降妖除魔才能推塔。

一个一个来,
先看四个剧场的流线问题。

流线的症结在于没有一个起交通枢纽作用的前厅,到四个剧场的距离均等,可快速疏散巨大的瞬时人流。
类似于水平布局时的十字路口或者中心广场。



所以,这是摆明了欺负垂直布局的四个剧场没有十字路口中心广场吗?

体面的建筑师怎么可能随便被欺负——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只要有十字,就能造个路口;
只要有中心,就能开个广场!
不就是设计个夹心饼干吗?



划重点:
在一层剧场与二层剧场之间插入共享前厅中心广场,并将这个夹层设置为剧场部分的主入口。



依据剧场调整形状,以获得最大的使用面积。



设置扶梯直接从地面到达共享前厅。



那么,问题来了:
观众具体怎么从前厅到各个剧场内呢?
这一部分的细节交通怎么排布呢?

先卖个关子,一会儿再说。



共享前厅的存在使剧场的流线从地面层抬升到了地面以上,办公学校则可以通过在地面层的垂直交通到达。

说白了,就是按功能设置单独入口。
但前提是只有将剧场前厅上移才能释放地面空间,其他功能的独立入口才能实现。



流线问题解决了,再来解决面积问题。
这属于客观事实,如果不能扩大用地面积,那就只能缩小使用面积。
很明显,我们现在只能选择后者。

方法其实也没得选,
说到底都是功能重组
——也就是把分散使用的相同功能集合到一起,当共享单车用。

比如,后台。
形势所迫,就请演员同志们辛苦一下,互相挤一挤,四个剧场共用一个后台。



不仅如此。
因为面积紧缺,肯定不可能去整中庭这种优秀的铺张浪费选手;可这么大的建筑没有中庭也怪没有牌面的。
所以你看这个后台,位置形状都像个中庭,那索性兼职变成中庭吧。



既然是中庭,就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后台了。

前方神仙脑洞!
建筑师彻底放飞自我!!
直接将后台替换成了可移动的
升!降!平!台!

也就是说,这个后台的本质就是个电梯!还没有轿厢!既可以在演出时当后台备演,又可以当做运道具的货梯,还可以在没有演出时,为共享前厅提供临时演出或展览。
就问你服不服~





在中庭里加设连廊增强左右两部分的联系。



再说前面卖的关子:从共享前厅怎么到各个剧院。
由于面积紧张,所以把这部分交通空间和休息空间合并,放置于剩下的缝隙空间里。



还是一个一个来。
首先是小歌舞厅,直接在共享前厅上设置楼梯向上通往小歌舞厅。



同时这部分交通空间也是也是小歌舞厅的休息厅。



然后是小音乐厅,在共享前厅上设置楼梯向下通往小音乐厅。



交通空间依然兼职休息空间。



再是大歌舞厅。在共享前厅上设置楼梯和楼板向上通向大歌舞厅的1、2层观众席。



同样也是休息空间。



忽然发现两个楼板间还有不少空间,那必须不能浪费。



所以中间再设置一层楼板,继续作为观众的休息区,并设计楼梯联通上下两层休息区。



最后是大音乐厅。设置楼梯和楼板通向大音乐厅的1、2、3层观众席。





至此,交通和休息厅就差不多结束了。

为什么说差不多呢?
因为还差一点点。
这个一点点就是快速流线。

现实使用中必然存在赶时间或者其他原因而需要直接到达剧场的观众,所以对下层的两个剧场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设置一个可以直接从地面到达小音乐厅的楼梯。



和一个直接通向大音乐厅的楼梯。



做到这儿,感觉就算建筑师成了精,
也快脱了一层皮了。

然而,还没有完。
还有辅助功能(检票、卸货、排练、管理办公)以及商业零售。。。



哪里还有空地儿呢?
大音乐厅周围还有一点。
小音乐厅层高较低,因此距离地面还有一部分空间也可以凑活用用。



好在都是地面层沿街面,可以确保商业活力也不用再去费心考虑流线了。
那么大家就相互挤一挤,见缝插针地往里塞吧。



最后再加入两个垂直交通,增加整个建筑的可达性。



至此,整个建筑算是基本完成了。

虽然东拼西凑都快揭不开锅了,但建筑师的体面依然不允许素颜出街。
所以,最后的最后,
还得调整一下造型。



首先为了呼应当地的风向,调整顶层的楼板形状和位置,使其南高北低。



其次,剧场部分比较开阔,教育办公部分比较紧凑。两者放在一起显得很不和谐。



所以削减教育办公区的部分楼板,营造通高空间,使其显得不那么紧凑。





并在楼板边缘做一些起伏,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开阔感。





外围再加一层玻璃幕墙。
总算可以收工了。



这就是
Diller Scofidio+Renfro 和
SO-IL
联合设计的
海牙音乐舞蹈中心竞赛方案。

已入围最终决赛。













最后看一遍完整过程。



建筑师可能总以为设计的体面来自无拘无束的自由发挥;
却忘了无拘无束的都被压在了山下,
历经艰险的才是通天正道。

你的美貌加上你的热闹
都不如甲方的无理取闹。

没人作妖,如何成佛?



图片来源:
图52]来自
https://afasiaarchzine.com/2010/04/diller-scofidiorenfro-so-i/
其余分析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建筑师的体面,都是被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