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ch003 发表于 2021-2-7 13:18:18

观察 | 巴黎:被遗忘的建筑与人们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原境界space,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Souvenir d’un Futur, 2011-2015
© Laurent Kronental

Laurent Kronental的拍摄项目”Souvenir d'un Futur“(2011-2015)可贵地记录了在“Grands Ensembles”——即法国战后兴起的大型高层集体住宅项目中巴黎郊区老年人的生活面貌。

在巴黎,绝大部分的住房问题都发生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之间。在满足现代住房舒适度需求的同时,社会还亟需解决住房危机(房屋供给不对等)、城乡移民、外来人口涌入等问题,因而诞生了社会住房这样在区域和城市规划领域政策的典型产物。

而如今这些大型房屋受到媒体与大众的负面评价日渐边缘化。与这些陈词滥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住于此的老年人们,他们在变动中坚守生活,成为了这些房屋斑驳的回忆轨迹——Laurent Kronental深深地为这样的情愫所打动。





不管是实际到访或是在任何地方所看过留下的巴黎印象,清一色都是奥斯曼风格建筑的影子,而位于巴黎东郊的大诺瓦西区(Noisy-le-Grand)却能推翻你的刻板印象。





1950 年代与1980 两个年代经历房价的攀升,城乡间人口的移动以及外来移民的变动促成了公共住宅的兴起,在当时受到乌托邦思潮影响下,建筑师们充满理想,放手打造现代风格的建筑,意旨在提供一个不同世代、民族融合的新社群居所。





但是这样的愿景并没有成功,反而最后如泡沫般消散,在时间的洪流下被世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留下未曾离开过的居民,在此度过他们的晚年。





Laurent Kronental着迷于这个曾经雄心勃勃的,拥有着旧时现代主义特色的项目。他感到自己几乎是受到一种使命感的驱动去记录他们,为这些被忽视的一代按下快门,投之以柔和的闪光。





这些默默无闻的郊区被镜头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整齐的肌理,宏大的体量,统一的色彩,而身处于钢筋混凝土森林之中的老人们却形单影只——摄影师试图以一种诗意的手法去展现逐渐消失的老城区的痕迹,唤醒现代主义乌托邦的记忆。





同时,摄影师使用4x5英寸画幅的相机,着重展现了建筑的几何轮廓,刻意回避任何内部细节。在所有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只能从建筑之外观察它存在的面貌。摄影师的目的正是为了暗示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代表着推动此项目背后宏大的政治叙事,从外部凝视这些已经破旧却依然饱含力量的建筑。





::::



  / / / /

“这些建筑物让我联想到巨人的意象。

在影像中,过去与未来这两个平行世界交错在一起,同时,也隐晦地传达出这些居民眼中的寂寥感。人类如同渺小的苍蝇漂浮在这个硕大、鬼魅的城市里头,逐渐被社会所吞噬。这些年长者的身影启发着我,透过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我深深地觉得该把这些影像展现给世人,试着以此来瓦解社会普遍存在、那对高龄者的既定印象。”

——Laurent Kronental

  / / / /



他的照片充斥着忧郁与勇气并存的魅力。建筑如同巨大的船只漂浮在由混凝土构建的海洋之上。当这些老人出现在场景里面,整个画面呈现出矛盾的色彩,在已逝的黯淡氛围中暗示着希望的可能,仿佛过去的憧憬仍未完全消亡。



该拍摄项目是Laurent Kronental通过近四年来不断在该地区调查和交流凝结成的作品。他希望通营造出一个平行世界,将过去与未来融为一体,有意识地传达出一种”空城“景象。在这个宏伟而幽灵般的世界里,巨大的城市构筑物吞噬着人类,而城市——它是由恐惧与希望共同创造的产物。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庞大的灰色建筑存活下来,就像老年人一样长寿。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在这些长满皱纹的面孔和萧瑟皲裂的墙壁中,在身体和外墙之间相互流通的能量中,出现了我们以为早已消逝的自豪神情与跳动脉搏。





平静如水的面孔,裸露空旷的空间,它们共同展现了一个混杂着放逐与期待,怀疑与自信,踌躇与宽广的世界——一个充满矛盾、深度与自发性的世界。

这些巨型”纪念碑“,作为时代的生动记忆,拥有着一种脆弱力量:某种在年轻一代中还未被看见的力量。





其他作品

  ::::



上一个系列中,Laurent Kronental展示给公众的是从外部审视建筑的视角——现在,他邀请我们在新项目《Les Yeux des Tours》当中,透过相反的从内向外的视角,重新凝视战后的现实世界。





这些窗户都来自于18座位于南特尔(Nanterre)的帕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区的塔楼,由建筑师Emile Aillaud于1973-1981年建造。共有1600多个公寓,正是战后大型集体住宅中的一个典例。自建造以来,它们一直都是艺术家们的话题中心,许多疑问也随之而出。





“为什么有这样的形状?“ 、”在那可以看到什么?“ 、”居民如何居住在那里?” ——为了寻找这些谜题的答案,我们需要追溯上述”Grands Ensembles“住宅项目的核心要素——从家庭的私密性入手构建对使用者环境的认知。





沉浸在灿烂的日落和动人的城市脉动中。高耸的塔楼从暗角探出,摩天大厦的轮廓在清晨的微风中若隐若现。然而,对于那些衣食住行都围绕着这个建筑的人们来说,这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卫星天线,建筑外墙,树木丛集,灯光,道路与冰箱,床,电视机等,内部与外部的世界产生共鸣,相互作用形成微妙变化。





当建筑的形状和颜色与城市的灯光交相辉映,当房屋布局陈列唤起人们被遗忘的时光,这些围绕建筑而生的美好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呼吸生长。当外部的景观从窗外悄然爬进,它们会与家具强烈的碰撞出刺耳的音符——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依然存在,但它被重重乌云遮盖。





每天的日出之时,他们拉开被阳光映射着的赤红色的窗帘,用他们坚定的目光重视塔楼反射阳光的壮丽景色。仿佛是从飞船的窗口往外观望——就像无数次起航一样,这是一个通往幸福的新起点。

然而,这样兴高采烈的情绪在现实的打磨中逐渐变得模糊——依然停留在码头旁的船塔已经老化,人们对改造旧事物的激情被日常生活的琐碎慢慢磨平。遗憾的是,那样一个人人都积极致力于改造时代的年代已不复存在。




/

Laurent Kronental

Laurent Kronental于1987年出生,现在法国巴黎居住和工作。他自学成才,从2011年到2015年,通过探究居住于巴黎地区大型集体住宅中的老年人的生活面貌,发展出他的首个个人系列“ Souvenir d'un Futur”。他的摄影作品促使人们对这些久被低估的郊区进行重新审视,使人们重拾被遗忘的乌托邦。


© Laurent Kronental

https://www.laurentkronental.com/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观察 | 巴黎:被遗忘的建筑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