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学生视角看清华院设计的家门口的市政厅 | 业余建筑导游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印帆的建筑笔记,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朱昊
华东交通大学本科
南昌县美术家协会会员
喜欢篮球 拍建筑&风景
旅行、建筑都记录在小:Kay-zh
保持热爱 奔赴山海
前言
自己也比较喜欢走走拍拍,拍一些建筑,前几日去了云洞图书馆、骑楼老街,这次因为顺路的原因,就打算去参观一下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
去的时候建筑主体已经完工,工人还在进行装修工作,但是不影响体验空间氛围。整个建筑在一个办公园区里,第一眼给我的感觉像一个美术馆、展览馆之类的建筑。空间感很好,尤其是灰空间的营造,你会感觉在室内与室外之间不断切换。虽然我在来之前已经看过这个建筑,但是亲自来感受那个空间感时,又是另一种感觉,所以有机会的话,建筑还得亲自去感受体验。
主入口
生态景观及主入口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建筑整体的红色,这个红色来源于基地本身大面积的红土地。入口的大台阶,以及类似于梯田的景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五指山牙胡梯田,同时整个建筑体块也呈现出梯田的感觉,体块感强烈。
二层大台阶透视图
通过大台阶将人流逐步引导到二层,景观设计进一步强化梯田这个概念。
室内中庭
建筑的主要功能空间分为首层的展览、休闲公共服务区,以及二层以上的文创办公区。基于这种功能分区,分别在北侧和东侧设置了两个主入口。朝北的主入口庭院导向半嵌入梯田下方的首层公共服务区以及一系列室外庭院、巷道,与梯田景观连通。
东侧面向园区内部的主入口则通过公共台阶开放,公众可以拾级而上,沿着垂直绿化庭院,到达位于二层的建筑核心——半室外通高中庭。半室外中厅顶部设有天光和风扇系统,侧面则完全对自然、公众及周边企业开放,供休憩游玩和灵活举办各种活动。半室外通高中庭、平台、庭院和巷道,与层层梯田结合,从首层到顶层,成为完整贯通的室外公园式景观体系,与室内建筑功能区域既处处连接,又相互独立,形成了一座承载现代功能的立体游园。
室内中庭
这个中庭是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建筑师在中庭中做了一个旋转楼梯,但又与以往的旋转楼梯不同,那个是开放式的,而这个却是将楼梯作为一个体块插入的中庭中,冲击力很强。同时天井做了锥形处理,室内光线更加柔和。
展厅中央圆形室外庭院
展厅中央圆形室外庭院
这个圆形庭院是我游览途中不经意的发现,整体给人的感觉像万神庙内部的穹顶,上方采光的孔洞,周围呈圆形排布的柱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窄巷
窄巷
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一条一层直通屋顶的楼梯,周围用一堵镂空的墙体进行围合,营造独特的空间体验。同时利用巷道-庭院的系统,有效的改善自然采光和通风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走廊-通过杆件、板片的组合,达到一种非常简洁轻盈的感觉
室外透视图
景观楼梯
技 术 图 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