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ch001 发表于 2022-7-9 11:43:34

共生作品 | 觅糖之旅




△糖厂旧貌

公元 500 年
佛教典籍《律藏》
描述了煮沸蔗汁和制作粗糖蜜的过程

上世纪50年代
成片甘蔗林驯服了珠海的盐碱地
80年代
乾务糖厂日夜运转
将甘蔗变成砂糖
成就了“全国最甜县”——斗门

在不断向前的工业化进程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糖厂逐渐成为乾糖湖畔伫立的回忆。承载着乾务文旅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的重任,糖留下的吉光片羽,渗透商业与文化的边界,重新塑造着这个城市的肌理与精神。



Tower








△序厅

在糖的梦境里,每个主角都是孩子。以仰望之姿,找寻掌管味觉的神明。

序厅,仿佛一座来自未来的神庙,又诚挚地朝向历史,与糖厂旧址的除尘塔形成某种对照,重塑现代人和历史建筑之间的关系。

糖,在此激起微甜的涟漪,层层升腾,吸引人们的视线向上,灵魂无限接近神性。

我们希望借助塔,触发一种有别于日常的场所精神,让此处成为人们安顿自我的精神角落 。



Grove










△1F中庭

以旧址为核心文脉,糖厂博物馆不只是商业与文化展示的容器,更是地域情感和记忆的载体。

在制糖最高峰时,珠海甘蔗林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面对着过往记忆,需要一些非理性的特质去保留空间的情感价值。甘蔗林独特的比例和序列关系被转化为空间中的柱列,整个大厅的视觉感是开放的,人们行走其间,向上生长的力量和柱列的空间节奏感共同散发着生命力。






△休闲等候区



Staircase






















△艺术楼梯

将垂直交通作为漫游的路径,大厅中的楼梯犹如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构,向老糖厂的楼梯致敬。

人的活动在这里构成一种戏剧性,诸多观看和被看的视角被呈现出来,增加了整个空间的趣味。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楼梯的立面构造出一个端景,同时隔绝了户外临街面的繁杂。

在糖文化为核心的复合业态生活区,它的存在,启发着人们从多样的视角参与到未来的发展与变化之中。



Filter








△2F

仿佛与繁盛的工业时代在空间叙事中迭合交织,过去的事物得以再次与未来产生关联。二三层连廊以桥的形式跨过主厅,串联起不同的功能空间。

在二层常设展厅中,带着岁月印记的制糖机器和老物件展现着粗犷的工业质感,与崭新的空间并置,如同一个轮回。分展厅的功能则灵活多变,能够与这个城市的未来共同成长。








△天窗






















△2F展厅

糖厂博物馆的落成是一种新生,也是一种传承。在许多城市的角落,工业化时代的废弃建筑亟待被重新利用,升级为新的价值空间。从曾经的工业生产到现代化的社区生活,是新的内涵,让它们完成了具有更广泛市民性的城市新公共空间的迭代。

在城市更新进步的同时,我们乐于去找寻关于城市与人关系更深的认同。






△建筑外观



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珠海星河糖厂文化博物馆
室内设计 | 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 彭征
主案设计 | 张博
项目业主 | 星河地产
业主代表 | 邓立 吴江涛 陈丽莹
项目地点 | 广东 珠海
设计时间 | 2021年05月-11月
竣工时间 | 2022年04月
设计面积 | 2682.30 ㎡
建筑设计 |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本文由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所有。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共生作品 | 觅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