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ficio Via Piagentina:当现代主义和粗野主义相遇在佛罗伦萨 | Leonardo Savioli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建筑小师,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Leonardo Savioli
(1817~1982)
Leonardo Savioli (1917-1982) 是佛罗伦萨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最早在意大利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学者之一,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史的重要人物,是抽象表现主义和业余画家,同时也是佛罗伦萨大学教授。Leonardo Savioli不是一味灌输某种绝对思想,他循循善诱、传道授业,希望学生能打破常规,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新世界。Leonardo Savioli 鼓励学生自由诠释建筑学科,提倡摒弃刻板的理性主义,对设计、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都持开放态度。
Leonardo Savioli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尝试实践具有现代主义和粗野主义色彩的建筑设计。他认为人与物的统一性才是设计的本质。在二战后几年,Leonardo Savioli参与了佛罗伦萨城市发展计划的规划,并参与Sorgane的公共住房综合体等很多项目。
粗野主义
|
是活跃于1950-197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的一个分支,某种程度上突出表现了建筑的真诚性:真实地展露其大胆的几何形状、创作中使用的材料,并留其表面的粗糙纹理等等。其建筑形式其实极具浪漫主义,总是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勒·柯布西耶经常说的粗野主义:
Breton brut(未加工的混凝土)
从Leonardo Savioli粗野主义设计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其受勒·柯布西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建筑形式色彩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粗野的外衣下,是一丝不苟的细腻和热爱。
Villa Tadei,是Leonardo Savioli粗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位于佛罗伦萨小镇菲耶索莱。Leonardo Savioli合理利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场地底层的高差,体块之间相互咬合及穿插,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视觉上使建筑更加轻盈、有趣。
Villa Tadei,佛罗伦萨,菲耶索莱©网络
Villa Bayon,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向上卷曲的特殊屋顶具有勒·柯布西耶式的建筑色彩。冰冷的钢筋混凝土也可以营造出温暖,Leonardo Savioli创造了一个大型的船型屋顶,并在此结构下方利用几何体块堆叠出相对独立、合理的居住空间,兼顾建筑形式的美学。
Villa Bayon,佛罗伦萨,菲耶索莱©网络
Leonardo Savioli在此期间还设计了Cimitero公墓,明显具有勒·柯布西耶式的建筑色彩和形式,其设计将场地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为生者和逝者创造一个安静的对话空间。
Cimitero公墓©网络
01
建筑师:Leonardo Savioli and Danilo Santi
/ Edificio Via Piagentina
佛罗伦萨,意大利
1964-1967
Edificio Via Piagentina,是位于佛罗伦萨一栋六层楼高的街角住宅,由Leonardo Savioli为Bacci家族设计。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设计师通过电梯围绕楼梯的核心筒将不同的体积连接起来,形成了接近60度角的平面布局。该建筑由预制和模块化混凝土构成。
Edificio Via Piagentina,佛罗伦萨,1964-1967©网络
Leonardo Savioli通过预制的混凝土构件满足了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同时实现了空间上的自由组合,建筑外观呈现出几何韵律的美感。其中,露台空间最受欢迎的。
Edificio Via Piagentina被划分为四个不同高度的垂直体,很好地解决了实、虚关系。最高的结构是中央塔楼,没有窗户,里面是楼梯和电梯。各种比例及形式的阳台、窗户分布在不同的立面,看似随意,却又和谐和美好。
构件的角都被设计成了圆弧形,给人一种连续性、统一性的感觉。弧形屋顶的设计灵感或许来自于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1955年)。
Edificio Via Piagentina,佛罗伦萨,1964-1967©Stefano Perego
Edificio Via Piagentina,平面图©网络
粗野主义希望从其内部混乱而强大的力量中引申出粗犷的诗歌,虽然人们对粗野主义的理解及讨论经常建立在时代及美学基础上,其本质上却往往是在讨论人性问题。
参考资料:
.《Beyond the Renaissance in Florence》
.《Leonardo Savioli / 细腻的粗野》
. 其它
本文结束
版权声明:设计、摄影、图片等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