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ch001 发表于 2023-12-13 11:00:07

白马湖畔,砖石筑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李逸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浙江省、杭州市及滨江区三级政府共建的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2017年12月,北航杭研院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并由我院为主体承担本项目方案至施工图的全过程设计。

项目位于滨江白马湖西南侧,西临时代大道,北临孔家河,总用地面积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研究院包含人工智能、计算机与软件、信息材料、电子信息、量子科学、网络空间安全六大学院,均由北航知名院士担任各学院首席科学家。


项目总平面图 ©UAD


整体鸟瞰 ©李逸

在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设计中,基于对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功能需求等的理解,设计团队希望在践行科研建筑“情理合一”整体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延伸思考的边界,通过材料、空间、光影、景观、细部等诸多要素的整体化设计,强化建筑的人文属性和长久的审美价值,营造出富有人情味的学院空间,并赋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温润的地慢慢生长得的生命力。


连续的拱廊呈现富有节奏的空间韵律 © 赵强


食堂室外台阶 © 赵强


综合组团室内楼梯 © 赵强

前期设计过程中,项目组各专业团队多次赴京与北航各科研团队科学家对接讨论,深入理解科研需求,推敲布局逻辑。基于用地的高容积率特征,最终采用了“环形链接、垂直叠合”的规划布局模式回应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研究型学院“新”需求,实现整体共享化、平台化的使用理念,并高效合理布置各实验室功能和机电配置,强化了实验室使用需求的通用性和后续改造的灵活性。


环形链接、垂直叠合 © 李逸


垂直叠合 © 李逸

同时,设计采用“多维院落、立体景观”的策略实现了高容积率下花园式学院的“新”格局,中央绿地、围合庭院、滨水空间、屋顶花园等景观节点的整体设计为研究院提供了多层次的外部空间;而“砖石同构、写意在先”的建构策略在回应北航传统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特征,砖石和铝板玻璃等现代材料和谐共生,结合细部设计和创新,实现了传统材料的“新”演绎,北航历史文脉的“新”传承,整体项目整体呈现出卓越的质感和耐久的属性,实现打造百年校园的各方期许。


环廊门头 © 李逸


东西向轴线 © 李逸


体育馆 © 李逸


体育馆与食堂的交接细部 © 赵强


学生宿舍 © 李逸

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设计团队与业主及总包单位一直保持密切协作,攻克了多项构造技术难题,如主楼上部悬挑的大跨度真砖拱,创新性的采用钢龙骨挂片固定清水砖的方法,既真实的地表达了建构逻辑又解决了安全性问题;而弧形曲面石材柱廊则采用三维曲面建模定位配合整石数控线锯切割,成为学院空间的点睛之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特色。


大跨度真砖拱细部 © 李逸


弧形曲面石材柱廊 © 赵强


架空层 © 李逸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设计中运用了多项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确保内部使用的舒适性和能耗的降低。项目设计完成后整体取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认证,成为杭州最早取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认证的工程之一。




综合组团环廊室内 © 赵强


综合组团一层平面图 © UAD


综合组团三层平面图 © UAD


体育馆食堂一层平面图 © UAD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丨北航杭州研究生院
建筑设计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单位丨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丨浙江 杭州
用地面积丨64, 092㎡
建筑面积丨148, 076㎡
建设时间丨2018-2022

设计指导丨董丹申
设计总负责丨孙啸野
工程负责丨沈晓鸣
建筑专业丨孙啸野、吴慕飞、唐秋萍、吴桐、王译增、陈耀、林泽宇
结构专业丨刘国民、秦从律、张正雨、刘若斐、吴庆勇、陈伟、岑伟、潘浙南、江帆
给排水专业丨王铁风、刘佩炬、欧阳辉
电气专业丨袁松林、沈月青、冯世震、邹帆、郑国兴、李平
暖通专业丨曹志刚、付少峰、朱晟炜
室内专业丨李静源、胡栩、贾茹、张慈、田宁、罗宝珍、卢晓凌、黄江慧、孙俊
幕墙专业丨白启安、杨东艳、黄淑娴、蒋乾阳
智能化专业丨杨国忠、林华、叶敏捷、李向群
景观专业丨吴维凌、王洁涛、徐聪花、朱靖、姚海燕、黄静宜、何颖、顾静娴、林腾、徐非同
市政专业丨周艳昕
基坑围护丨陈刚、余炜、徐铨彪、廖克武
舞台专业丨张三明
建筑经济丨王云峰、张瑛、阮识翰
泛光照明丨庞笑肖、陆丹雨、肖舒峥
BIM咨询丨张顺进、陈畅、张恒达、韩雪、严宜涛、包青青、杜李兴
建筑摄影丨赵强、李逸


来源:本文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所有。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白马湖畔,砖石筑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