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ch001 发表于 2024-5-12 11:00:02

建筑,与墙羁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匠山行记,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
建筑,与墙羁绊

“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墙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墙最初的功能便是抵御外族的入侵,增强对自己领地的控制和划分。

直至现在,墙的作用依旧围绕着“阻挡”和“连贯”两个主题进行不同的变化。人们用墙的布置满足自己对隐私的要求,用墙的形式创造不同的空间。


01
生长出墙

作为自然元素的人类,很多时候希望自己创作的事物融于自然。墙与山水石木的结合各具特色。建筑师从自然中取样,又将墙造于自然中,完成一次人类和自然愉快的合作。


▲从山谷望向金山岭上院禅寺


阿那亚 · 金山岭上院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人类的活动与时变更,不同的劳动交织在同一块地方,这地方便有了故事和回忆。

金山岭上院的选址有过采矿和耕作的活动,眺望山谷,山林、岩石、古长城交织在一起。


▲建筑与所处环境

这里没有古寺,但处处充满自然守护的历史。建筑师选择依附山体慢慢显示出一座建筑。于是,建筑如同古寺一样,静静坐在山谷。


▲建筑的实墙部分

厚重的实墙以山体为起点缓缓从山谷上抹开,石材、木材、混凝土和黑钢的清晰划分如同将自然元素平铺展现。


▲建筑外部石墙


▲建筑内庭院黑色墙

墙的凹凸减弱光线,墙的纵横又将光线重新排布,再引入不同空间,光线在建筑中时密时疏,在寺中的人们跟随着墙的引导,感受风、光、植带来的不同的平和安宁。


▲建筑中的不同空间明暗程度


▲从高处望向建筑的围合院子


02
隐墙造“墙”

人们对于实墙的看法各有不同。“安全”、“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愿意探索,甚至全览外部,与周围环境进行社交。玻璃是透明的墙。行为上保证了建筑的边界,视觉上保证了无限的延展。


▲菲利普的晚年居所——The Glass House

The Glass House

Philip Johnson

“Less is not necessarily more, just enough is more.”,这是菲利普对于“少即是多”的解读。

The Glass House是菲利普·约翰逊的第一个建筑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这个房子的设计是在致敬密斯的流动空间。


▲建筑平面布局和内部空间

虽然四面完全通透的住宅不被很多人接受,但菲利普很乐意住这里。在他看来,费心地选择墙壁质感,不如让自然帮忙“设计壁纸”,自己专心于享受自然变化。


▲建筑中极致的光影变化

整栋房子的实墙集中在房子的偏心侧,圆筒状的实墙内部是卫生间,其他一切的行为都集中于玻璃空间内。搭配着皮制椅子和胡桃木柜子,建筑拥有着“安静的热闹”。


▲建筑实墙上的壁炉


▲建筑平面与周围环境

自然的变化透过玻璃墙陪伴着居住者的起居,但风雨又很礼貌地在屋外活动。


▲从外部望向内部


03
依墙建墙

不同的功能建筑有着不同的墙。厚重的墙体带着不可言喻的历史气息。指尖摩挲磨砂、抛光等不同工艺,像是与经过这墙的每个曾经的人打招呼,参与着墙里墙外发生的每一个故事。


▲砖窑里

砖窑里·西三旗砖窑工业遗址改造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上世纪从50年代开始的20年中,砖瓦总厂给北京建设生产供应大量的青砖和粘土砖。

随着时代变化,2012年砖厂关停,周围逐渐建立起住宅和居住配套设施,建筑师便开始让破旧废弃的砖厂建筑重新发挥新的城市职能。


▲砖窑所处环境与城市肌理

曾经的砖窑本身就拥有强烈而个性的形式,建筑师将曾经的语言保留,并优化空间,带来砖窑新面貌。


▲砖窑曾经的样貌

设计师将已经坍塌的拱顶拆除,用混凝土作为扶壁对原砖拱墙进行加固,将空间下沉,以增加内部空间的舒适度。


▲建筑剖面


▲建筑新建结构

由于不同材料的运用,墙里墙外有了不同的风格。

外部砖墙仿照曾经的砌筑方式给人们讲述着历史故事,内部墙面渐渐变成纯净的混凝土,同建筑其他构件同一风格,带来了现代的活动功能。


▲建筑内外材料的碰撞


▲建筑外部砖墙

建筑内拱洞、弧形墙、钢架,又在时刻重复着曾经砖窑运作的时光。砖窑带着曾经的故事开始了新的运作。


▲建筑内部


▲建筑一层平面图


04
穿墙起居

墙选择的种类越来越多,建筑师对于墙使用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对于通透性的要求因人而异,人们对墙的要求早已不单是圈出领地。

墙甚至成为了一种重要家具和个性的象征。


▲墙体之家

墙体之家

nendo

这是一座道路附近的私人住宅,设计者不愿意用墙完全隔绝隐私。因此,在保证私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在墙上开洞成为了这座住宅重要的建筑形式。


▲俯瞰建筑

建筑师最终选择采用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一侧是极致的通透,一侧是绝对的私密,视线的透过程度随着行进方向不停变化。


▲砌块的排列

室内空间也与砌块的私密程度保持协调。砌块的角度使得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视野,然而站在室外的人又不会打扰到室内的隐私。


▲浴室空间


▲客厅空间

与此同时,砌块的材质选取了CO2-SUICOM材料,环保材料的选取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结语

造怎样的墙,怎样造墙,没有定论和标准。墙会是每个建筑人持续研究的课题,就算再通透的空间,建筑人也离不开墙的帮助。

大胆地用墙向使用者们传递信息,建筑师与墙合作,服务着每一种空间氛围。


参考资料:
(1) 阿那亚 · 金山岭上院: https://www.gooood.cn/the-upper-cloister-in-aranya-golden-mountain-jinshanling-by-atelier-deshaus.htm
(2) The Glass House: Architect Philip Johnson's Glass House-https://www.architecturaldigest.com
(3) 砖窑里: https://www.gooood.cn/brick-kiln-lane-innovation-by-mat.htm
(4) 墙体之家: https://www.gooood.cn/block-wall-house-by-nendo.htm

编辑  s
责编  Yenyen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建筑,与墙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