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帖最后由 枫夜飘零 于 2013-5-25 14:44 编辑

中国,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标准营造第1张图片
标准营造的朝阳工作室最近完成了一个西藏河边的游客中心。

中国,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标准营造第2张图片
这座建筑建于利用当地乡土技术建造,用色彩缤纷的本地矿物颜料对石墙涂色。

中国,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标准营造第3张图片
尼洋河游客中心,包含了售票处,更衣室和浴室。
中国,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标准营造第4张图片


尼洋河游客中心

Mirui路是旅游道路,通向连接西藏和四川的318公路。这条道路在尼洋河边曲折向南。距离Brahmaptra峡谷20公里的道路可以让游客欣赏尼洋河的山川地貌景观。大泽村被选为此旅游景点的入口。村庄中几乎没有土地可以供进一步开发,因此,沿路河滩是建设旅游中心唯一可选择基地。

道路分隔河岸和附近的山脉。如何让一个孤立的建筑物与周边的环境有所联系,是我们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建筑物的外部边界是对应于周围的环境。内部公共空间“雕刻”出的不规则空间。中央庭院有4个不同朝向和位置的相互连接开敞空间。还“雕刻”三个内部:一售票处,一个漂流更衣室和厕所。看似随意的平面是依据流线、功能和基地条件形成的。它的体量和空间形式与周围景观相对话。
中国,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标准营造第5张图片

该建筑采用和发展了西藏堆石技术。在混凝土基地上堆砌600毫米厚的承重石墙。大多数开口有深深的退。在开口两端有400毫米的壁墩,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减少室内跨度。大跨度梁由几个小的原木粘合在一起制成。150毫米厚的一层粘土覆盖在防水卷材上。它变硬以后,成为防水和隔热层。它的可塑性可形成排水沟。屋顶依靠沟和槽钢泄水孔排水。
中国,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标准营造第6张图片

颜色是视觉文化的藏族关键因素。我们在建筑物的内部公共空间引入颜色。当地矿物颜料直接涂在石头表面。颜色突出过渡空间的几何转换。从早晨到黄昏,阳光通过不同开口进入建筑内部,并不断改变方向和高度。人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时间通过建筑时,看到不断变化的色彩组合。在这个颜色的概念中,没有具体文化象征意味。这些颜色是抽象的。颜色加强了空间感受,颜色也是独立于建筑的概念的。
中国,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标准营造第7张图片
地点:大泽村,林基,西藏
客户:西藏旅游有限公司
面积:430平方米
结构系统: 承重石墙+木屋顶
成本:100万元人民币
设计阶段: 2009.1 – 2009.5
施工阶段: 2009.1 – 2009.10
建筑师: 中国北京,标准营造-朝阳工作室
设计小组: Zhao Yang, Chen Ling
评论家: Zhang ke, Zhang hong, Hou zhenghua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方案 (5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