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帖最后由 ironapple 于 2013-4-26 15:47 编辑

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集体失忆的年代。
如果说美国人的城市扩张得益于广阔自然土地所赐予的无所拘束,那么中国的城市扩张则是对历史记忆的彻底洗脑的结果:历史的痕迹被不断擦除以减轻机体在裂变过程中的痛苦,同时让城市获得更大的扩张自由。
   “中国制造”的冲动所激发的“制造文化”给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珠江三角洲注入了巨大的城市能量,但也因此促成了泛滥的城市流动性和畸变的城市形态。历经多次产业转移和升级,城市群落间充斥着的工业和后工业形态正呈现快速的“遗址”化——新产业的植入速度远低于旧产业内容的逃离。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遗址”性的场所。一种盛行的轻蔑选择就是把“遗址”彻底铲除,以千篇一律的“泛城市”蓝图取而代之。作为空间设计者我们努力尝试着另外的策略,位于广州濒临清拆危险的沿江工业区EMG大石馆正是我们在“遗址标本”上的一个建筑实验。
何健翔——我的“广州标本”第1张图片


     广州鹰金钱罐头厂属于城市众多工业遗址之一,坐落广州珠江北岸,与琶洲岛上的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隔江相望。39号厂房是整个厂区现存建筑中历史最久远的一幢。这幢单层的装配式厂房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加上预制的梁板结构。梁柱间填充砖墙作维护结构,外表涂刷的是那个时代典型的黄泥灰,一切都按最经济的原则建造。有意思的是厂房屋面的预制肋拱板,1.5米宽、6米跨,相互连接支承在6米开间的梁上,建构过程清晰地反映在建筑外观上。带有雨水冲刷斑迹的外墙上仍然显眼的工业标语与门外几棵与厂区年龄相仿的老树相互映衬,在南方盛夏的阳光下显得异常强烈。39号厂房“遗址”的在场和建构无不投射着计划经济年代的集体化工业情怀。

    与厂房粗旷残旧的外表相反,“遗址”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感是脆弱的,需要被耐心体察和倾听。盲目的设计和改造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暴力,与拆除一样具有不可逆的破坏力。对设计而言,新的机能和系统必须被小心地植入原有工业建构体系当中,与“遗址”空间衔接、对话,让新的城市标本记刻城市记忆的同时融入新参与者的思考和憧憬。

何健翔——我的“广州标本”第2张图片


   项目业主是与设计师有长久合作传统的石材企业EMG,他们同样希望39号厂房成为企业的实验性平台——把以往的纯商业运作提升为以文化传播为中心的多元化机制,以提升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EMG大石馆因此在设计定位上被定义为一个公众自由参与的Salon,一个汇聚设计文化的Loft和一个展示石材艺术的Museum,公共参与性的介入是空间设计的主线。

    设计开始于对原有场地和建筑的解读,我们根据建筑的建构形态界定了一个“十”字形公共区间,南北联接建筑的前后庭院,东西则纵向贯穿整个厂房空间,使公共参与可以渗透至建筑每一个柱跨区间。公共十字区间的介入恰当地强化了原有建筑的空间特征——使东西向中间的高跨空间成为大石馆公共轴,成为活动、交流和展示的重要界面。而被原有结构柱网分隔成的6米见方的边跨空间自然成为展示石材产品的个体区间。公共参与空间和个体展示空间两者的相互穿透构成了大石馆内部的空间机制。

    为了解决大石馆对外和对内、展示与接洽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十”字形公共区间主入口通道上方植入了一个内发光、同样是十字形的办公夹层,悬浮于场馆当中。十字形夹层的植入不仅在水平向和竖向区分了大石馆的使用功能——夹层的西侧是公共展示区,东侧是VIP展厅,十字夹层之上是大石馆的内部办公区,下方是入口接待区,而且在不干扰原建筑建构逻辑的基础上以一种漂浮的姿态引入一系列全新的企业和社会机能。建筑场地北侧主入口西侧有一幢荒废的机械房,它给大石馆提供了一个庇护的区间,我们利用这个区间作为展厅的咖啡角。

何健翔——我的“广州标本”第3张图片


      建筑以外的场地几乎不被触及,除了引导公众参与的“十”字形混凝土区间从大石馆的主入口延伸至厂区道路边缘,与前院的几株老树的生长地发生某种趣味的碰撞。一扇5米宽的黑色钢铁大推门上标示了场馆的主入口。室内外的用材以更精确的方式延续着“遗址”建筑的工业原味,所有植入建筑内部的新空间机能,包括功能性方体和展示性墙面,均采取并置的方式独立于原建筑的建构体系之外,并与之相互对话。所有石材展品(包括产品)都采取公共艺术的方式按照空间展示的逻辑布置在厂房“遗址”的空间和场地之中,上亿年的自然地质进化被包融进我们的建筑“标本”之中!

   鉴于整个厂区规划前景的不确定性,项目预算必须被严格控制。我们的建造选材非常基本——加筋混凝土地坪清晰地表示了室内外的公共和展示区间,低调而整体;黑漆钢板隔断(包括固定隔断和可动隔断,如门等)与原建筑裸露的墙体之间的新旧对话则显得冷静而深沉。被置入旧“遗址”容器里的新空间文本向观者清晰地讲述着建筑的过去与现在。为了使建筑记录完整的时间维度,我们选择让十字夹层的底面整体发光以产生漂浮感,隐喻时间的方舟,以至于可以指向建筑的未来。为此,我们在选择材料和设计其构造方式上颇费周折,最终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选定了一种合成塑料——半乳白的聚碳酸酯版。通过在该板材内层的一定距离设置日光灯管可以取得均匀度非常好的整体发光效果,而且人工合成的塑料似乎又与大石馆里已经存在的基本材料之间产生了新一轮真实却又轻松的对话。

何健翔——我的“广州标本”第4张图片

设计师
何健翔 2000年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研究生院,同年加入比利时VK Group建筑事务所,任方案建筑师,独立和参与团队合作完成一系列集合住宅和公共建筑项目。
2003年回到广州后担任中信华南(集团)建筑设计院首席建筑师至2006年底,几年间设计并控制建造了为数不少的精品建筑。2006年成立源计划(建筑)工作室继续其一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探索创新精神。作为广州有影响力的青年建筑师,其设计的兴趣不仅限在建筑领域本身,以空间设计为平台的源计划工作室把设计范围扩展到艺术和文化领域。作为广州地区年轻建筑师的代表,2007年起陆续获得多个国外机构邀请参与国际建筑和文化交流活动,包括获得英国教育文化协会邀请到伦敦参加2007英伦设计周和其他文化活动,挪威大使馆今年年初在挪威组织的中挪建筑交流活动和荷兰建筑师协会组织的Match-Making中荷建筑师交流,并作设计汇报。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广州 (174 articles)


建筑事务所 (382 articles)


建筑师 (858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