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国际建筑大师似乎总有种魔力,有他们存在的地方总会吸引很多国际的目光,因为他们的项目会为一个城市或区域带来不同的气息和寓意,也因为他们的设计作品体现了优良的品质、天才的想象和执着的坚持更有他们对这个区域的情感寄托。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大师走进中国,用他们的汗水和努力共同见证着中国的成长。今天的“我”与中国有个约会,跟大家一同分享的是一些国际建筑大师在中国生根落地的项目。

瑞姆•库哈斯与中央电视台新台址
        
       一个界乎于水平与竖直、动态与静态的新颖建筑,从模型上看,这是一个对地球引力发起挑战的设计,整个建筑看上去,是两个镂空的巨大的“Z”交缠在一起的门字的三维立体形状,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向这个奇怪的建筑,人们都能窥见楼后面的建筑以及蓝天白云。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1张图片

保罗•安德鲁与国家大剧院

       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保罗•安德鲁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国家大剧院也因其外形被戏称为“鸟蛋”。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2张图片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3张图片

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与鸟巢

       三层体系结构,可以使所有在场的十多万名观众都能以相对自己座位最近的距离观看精彩的足球赛事。这一设计完全来自于赫尔佐格与德默隆对于体育的理解。起初他们最关心的是应该设计怎样的看台,而并非是结构复杂的外观。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4张图片

福斯特与首都机场T3航站楼

       和以往的航站楼千篇一律的灰白色调不同,首都机场T3航站楼,在天花板的色彩上大胆选择了红色和金色,两种颜色呈现出渐变的色调。实际上,像这样强调自身设计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系,正是福斯特在这次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中特意打出的一张王牌。从外观上看,航站楼外部的屋顶同样是金黄色,四周则由巨大的红色柱子所支撑,从空中俯视,仿佛一条金色的巨龙。在建筑中体现让人心动的曲线美感,即使是在一些加入了严格职能要求的建筑里,我们依然可以轻易捕捉到福斯特用建筑表达美感的影子。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5张图片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6张图片

PTW与水立方

       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极具阳刚之气的鸟巢对面,坐落着一个蓝色方形建筑,远远看去,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蓝色水晶。这就是中国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它的外立面没有任何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由一种名叫ETFE的材料结构而成的3065个大小不一的蓝色气枕组成,因此“水立方”也获得了包括著名的“威尼斯国际建筑主题奖”在内的多个世界奖项。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认为它们是2006年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类发明。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7张图片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在苏州的三个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几何造型中又不失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或许是华人彼此心有灵犀的缘故,苏州博物馆是为数不多没有太多争议并受到褒奖的国外大师在华作品。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8张图片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9张图片

SOM与上海金茂大厦

       世纪之交的上海,已经是中国的门户城市和最重要的经贸中心。而此时的中国,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层建筑。在芝加哥,建筑师们完成了金茂大厦外观和结构的设计。他们将“8”这样的特殊形式,巧妙地运用到结构和建筑外观的设计上。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10张图片

扎哈•哈迪德与广州歌剧院

       跌宕起伏的“沙漠”形状,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主体建筑——造型自然、粗野,隐喻由珠江河畔的流水冲来两块漂亮的石头,这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建筑物就像砾石一般置于开敞的场地之上。设计既融合了勒•柯布西耶的粗犷主义风格和后现代建筑的隐喻理论,又发挥了自己的动态构成设计手法。虽然扎哈把歌剧院比做两块宁静的石头,但极具动感的流线造型仍然可以让人们联想到石头被冲刷的过程和流动的珠江。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11张图片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12张图片

矶崎新与喜玛拉雅中心、深圳音乐厅

       旨在将中国智慧融入当代建筑之中,成就二十一世纪世界级大都会努力追求的(ICON)。该建筑已超越了现下建筑和艺术的概念,虽沉埋在都市纷杂之中,却能通过本身特有的个性和表情吸引人们的视线,我们称之为建筑雕塑(Archisculpture)。 建筑整体由晶莹透亮的立方体和闪烁金属光泽的有机形体“林”所构成。简洁明快的方形体内是酒店和创意工作室,浮现空中可供远望;中央不规则的有机形体以“林”为发展意象,内含美术馆与演艺娱乐设施,外表多种曲面委婉变化,对应人的尺度;“林”间则是开放的城市文化广场,公众活动的集聚点。单纯和有机,规则与随意的结合,构成了建筑本身的雕塑性,也增强了中心作为城市“像”的震撼力。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13张图片
        建筑造型优雅独特的深圳音乐厅,外墙采用“黄红青白黑”五色,蕴含象征中国传统五行的理念,充分融汇出东西方的文化韵味。在这里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不一样的艺术震撼。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一)第14张图片
        建筑的艺术、无声的震撼将瞬间定格为永恒,赋予了一个城市更迷人的艺术光芒,更凸显这个区域设计的力量。

---完---

特别鸣谢专筑小编 落落 提供的文章,版权归专筑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南来北往_···
  • 2014.01.10 09:29
    这些大师,把中国当作的淘金的地方,中国也把这些建筑当作风头,可是为什么不多给国内设计师一些机会呢?这时肯定会有人指出国内设计师都是渣渣之类的话,但是如果自己都不给自己机会,中国今后的成长在哪里?一味的依赖只会是国家"积贫积弱“的表现
    • 1
  • 做你的傻妞
  • 2014.02.23 16:10
    其实很多中国本土的建筑更有意思一些,外观可能相对于这些比较“朴素”,但是都包含了内在的含义。
    • 0
  • yanghc92
  • 2014.01.16 14:30
    这种在国外建不出的建筑在中国都建出来了。。。。
    • 0
  • 南来北往_···
  • 2014.01.10 09:31
    说到这个标题吧,和中国有个约会?有点像中国的男女比例本来就失调,还要让好的姑娘跟人家走,自己的饭不够吃,还要让别人来抢,这究竟光荣吗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中国建筑 (2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