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一条做设计的狗将本文授权「专筑网」发布
有这样一个现象:设计师在介绍自己的设计的时候,永远会说“我的设计源自对于某种自然/人文/历史的思考”,而不会说“我参考了某个巨牛的房子”,好害羞。。。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博客,《Someone Has Built It Before》。
这个叫做Eliinbar的设计师总结了很多在形态上具有相同特征的建筑,并通过草图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举个例子
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这样的:
“If you fantasize about being Toyo Ito, Herzog de Meuron or perhaps Rem Koolhaas, that is easy, two doses of “BIRD NEST typology” ,a single dose of “BRANCHING design”And you’re all set….”“如果你超级粉伊东丰雄,赫尔佐格/德梅隆或者雷姆库哈斯,那么你只需要两勺“鸟巢原型”+一勺“树枝设计”。。。就这么简单”
他认为鸟巢原型可能来源于:
Toyo Ito’s and Cecil Balmond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London(2002)
Herzog de MeuronNational Stadium – the “bird nest” Beijing 2001-2008
而鸟巢又与这个纹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Chinese ceramic ware – Vase with crakle
树枝设计的原型则来自于这里:
Toyo ItoTods’ Omotesando Store “Tree Building“,TokyoJapan, 2001
而“Tree Building”又与这些树抹不开关系
然后,库哈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肌理。。。
OMA and Rem Koolhaas’s Faena Arts Center, Miami Beach,USA, 2014
显然作者忘了这张图片...我给他补上。。。
OMA and Rem Koolhaas,大裤衩北京
而受到影响的后来者实在太多,就不列名字了,直接上图片。。。
第二个例子:
在许多Zaha的设计中经常出现的斜切端头,他称之为“激进的蛇头”,蛮形象。。。他认为明显被很多设计师所借鉴。
具体照片如下:
Zaha Hadid ArchitectsMAXXI MuseumRome , Italy 1999-2009
Bernardo Rodrigues Architectprivate house S. Michael Island in the Azorespublished in doyoulovewhereyoulive.com on May 25, 2011
Werner TschollWerner Tscholl ArchitectsBrenner PassItaly 2010– published in Arch Daily 2012
Kengo Kuma & AssociatesCheng Du, China 2011Published in Arch Daily 2012
3XN ArchitectsMuseum of Liverpool2011
Holzer Kobler ArchitekturenVisitor center and observation towerWangen , Saxony-Anhalt, Germany 2007, published in Arch Daily
JGMA (Moreno Architects)first ground up schoolChicago, Illinois -published in Arch Daily 2010
而Zaha的这个经典姿态又是从哪儿得来的呢?Eliinbar认为来自Perter Eisenman...只不过Zaha又把这个姿态和她自己惯用的形式语言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图片如下:
Peter Eisenman ArchirectChurch of the Year 2000 – Competition Model 2000
Zaha Hadid ArchitecSpittelau _ Vienna _ Austria 2003-2005
Zaha Hadid ArchitectNew University Campus – Library _ Vienna _ Austria 2010
Zaha Hadid ArchitectGuggenheim Hermitage Museum-_ Vilnius _ Lithvania 2009
再举个例子
关于四叶草(或N叶草。。。)平面形态。
Andrea Maffei ArchitectsMaranello Library 2011
SANAA Architects, Onishi Public HallJapan 2005
Andrea Maffei Architect, Maranello Library 2011
SANAA Architects,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09
更多例子请直接查看他的网页。
不去评判他的这些例子是否恰当,但你至少得承认,设计这种源自对外部学习并且经由潜意识来进行的行为是无法做到百分百原创的。有点拗口。。。简单的说,你每天吸收的外部信息或多或少已经成为你无法抛弃的思想的一部分了。
设计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似乎不允许我们在给甲方/大众介绍的时候说“我参考了其他的房子”;甚至当别人说“你这个房子长的有点像***”的时候,我们会因此恼羞成怒,因为这违背了设计师的某种道德准则。从另一个角度,也可能是因为一旦这么说了,就把设计的过程贬低为某种形式操作而非“更深层次的思考”。但是,这不正是我们每天有意无意都在做的事吗?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不要害羞。。。╮(╯◇╰)╭
图片来自于Eliinbar的网页,文字由俗人波总结撰写。感谢大家对设计狗的关注! |
|
专筑粮仓——互动式资料分享平台
汇集众多高价值的设计资料,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专筑将同您一起构建全球最大的设计资料库!
粮仓资料2群new:204369168
学习,交流,群分享定期更新大量资料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未标明来源或作者,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致电,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