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作者夏虫不可,将本文授权「专筑网」发布

首先先放一张图,大致理清一下脉络。

如何理解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第1张图片


海德格尔在《建筑思》中有这么一个比喻:
“桥梁横跨合理……他并不是连接了已有的河岸。河岸之所以成为河岸是因为桥梁跨越了河流,是因为桥梁才有了可跨越的河岸,是因为桥梁才使两岸相互延伸。河岸也不是作为平地上两条带子作无动于衷地沿河延伸。通过河岸,桥梁给河流带来河岸后面的地景,他使河、案、地互相为邻居。桥梁使大地在河边聚集成地景。”

这个说法明确的是:在桥建起之前,沿河有许多可以成为桥的地点,正因为桥的出现,其中之一被证实为地点。所以,桥不是在创造那个地点,而是使那个地点获得了显现。这座桥沟通了两岸,建立了联系,并且人们从跨越桥的行为中也获得了对河、岸、两地的认知。

这一块可以这么理解,有了桥,才有了精神。

舒尔兹的理论,从更微观的角度,即人的感觉来入手。从事物的集合来获取氛围

如何理解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第2张图片

如何理解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第3张图片

如何理解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第4张图片


从事物的集合来获取氛围,从氛围中来感受设计的建筑应该是怎么样的,虽然有点玄学,但是大致如此才不会突兀吧。感受场所精神,感受氛围,进而创造氛围。

金伯利的理论,应该是建立在先验的经验主义基础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记忆,而建筑、地景就是用来唤醒存储在脑海里的先前的记忆。这方面我觉得有鲜明代表的应该是王澍的建筑了:

如何理解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第5张图片


拿这张图来说,之前在网上看象山校区的照片,对右面的瓦面的“雨棚”无法理解。我想怎么这么作...真的去看过之后,从室内往窗外望去。你的感受也许是这样的:
小时候,在老家,长辈支起老式的窗子,阳光照着蒙蒙的烟尘洒进来;
雨天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的抬头望着屋檐下倾泻的水帘……滴滴答答;

你想着,要是下雨了,从窗内望出去,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对,就是这样的感觉,即所谓的经验主义。但每个人的经历毕竟有所不同,我自己认为建筑师的经验主义,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意识与文化,是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梗”和“会心一笑”吧。

霍尔的话...我自己了解不多...也不敢妄加揣测。他所谓的场地与建筑的纠缠,锚固,一直不太能理解。待以后补上了霍尔的通识文化再来更新。对了,open的房山四中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你们感受一下:

如何理解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精神」?第6张图片

最后总结一下:
场所精神分两种。
一、显现场所精神。赋予它气质。场地本身平平无奇,但是建筑的营建犹如画龙点睛,整个场地也许因为这个建筑而有了很大的不同,显现出一种精神。举例:王澍
二、契合场所精神。顺应它气质。如上面的例子:黄声远

总而言之:场所的营造就是要让“场所精神”视觉化。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12558/answer/69297842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87 articles)


场所精神 (3 articles)


建筑理论 (25 articles)


经验 (32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