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吴吉明的《BIM本土化研究》演示文稿。感觉国内前景依旧不乐观。 该文稿仅仅是一个PDF,没有音频只看懂了20%的东西。 个人对BIM的理解就是所有专业以及部门都可以从BIM系统上马上得到信息反馈,避免了各个部门的沟通以及确认工作,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延误以及其他的时间浪费。但从项目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上来讲是有利无害的。 但是从其他角度来讲就比较复杂,各大设计院,依旧保持原有方式运作,还是在探索,并没有完全的掌握该系统,导致不能顺利协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国内的设计行业相对扭曲(个人认为)BIM的应用会严重暴露出甲方的不专业,——地产商的基层工作人员并不专业,在实际工作中我是有目共睹的。甲方并不具备掌握BIM的能力。而施工方在接受BIM方面更应该也会困难重重。其他我就不举例说明了,可以这么说,作为设计方,是被夹在了中间,上下两方衔接困难。 虽说上海世博BIM的应用还算顺利,但是不得不说,世博的施工方是全国的精英,但是普遍来看施工方的平均能力并不能触及BIM。 另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该研究的另一个问题触及的到了知识产权,我的理解是,他们想山寨一个BIM,如同当年的CAD,国内确实曾经山寨了不少CAD,但是据我所知,没有一个能超越正版的。而且国内绝大部分公司都用的是血统纯正的CAD——盗版。我相信山寨BIM是不可能实现的——体质决定技术实力。不得不承认,我们没有实力开发出这东西,即便有一天宣称成功了,也是软件中的高铁。 我国是个盗版软件的大国,肯为正版买单的人是凤毛麟角。然而BIM是一个网络型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服务器,在这一点就必然要在每一个终端上使用正版程序。这就成了一个小企业的门槛,大企业也许会用,但是在么有熟练掌握的前提下,不盈利的投资,资本家是不会出钱的。 在此特地强调,使用盗版是可耻的。如果我们山寨出来了虽然没有超过原版,但是在另一个角度来讲山寨就是窃,剽窃别人的思想成果。(上产如战场,不择手段) BIM系统确实遭遇了中国特色。这是一个双败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