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10A02.旧建筑的改造和重建

内容简介
当代建筑师们如何改建古旧建筑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如具有传奇色彩的菲亚特工厂被改建
成一文化商业中心;西班牙的一宫殿被子改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一个军工厂被改建为艺术和
传媒中心。也许原有建筑在历史上和在建筑业里并非引人注目,但其中许多建筑:例如16世纪
的大教堂、19世纪的推进器工厂、从前的纳粹青年运动总部等,本身就是迷人的故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活与工作
林格图大厦
格需夫斯宅院
零售商场和办公楼的开发
海克斯奇酒店
马里奥·见利尼工作室
比林斯格特市场改造
忘记到扩建
ING&NNH银行
马车房
英国理事会办公楼和爱立信大厦的改建
梅地亚中心
霍普高级技术中心
省巢公司总部
野鸽城
第二章 休闲与学习
P.S.I现代艺术学院
公共图书馆
西塔德尔城堡
艺术和传媒技术中心
欧克索塔码头
临时现代博物馆
农艺学院
国家现代艺术学院
国民艺术中心
荷兰建筑设计研究院
拉·鲁纳中学
特拉斯特戏剧院
戏剧/表演馆
路德维格国际艺术馆
浮筏博物馆
欧洲摄影之家
函馆海湾的重建
第三章 博物馆的改造
德国设计中心
大教堂博物馆
安达卢西亚文物研究院
艺术博物馆
国立学院
现代艺术博物馆
第四章 未业展望
泰特现代艺术馆
大中央火车站
小型美国实验影院
德国国会大厦
奥伯鲍姆城
大英博物馆的改建

引用书评: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话的欧美版本体现在波特莱尔的两行
诗中——“旧巴黎不复存在,城市面貌改变得快于,哎!一个凡人的心”。所幸的是,在《旧
建筑改建和重建》一书的前言中我们看到,到20世纪6、70年代,这一版本在西方、特别是欧洲
基本上已近绝唱,所以我们刚刚富裕起来的众多国民还有机会去欧洲体会古老的情调。相反地
,在历史悠久的故国,我相信每个普通人,特别是建筑师们都会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的豪言壮语中体会到这句老话的最新发扬光大版,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谈一本讲述欧美国家改造旧建筑的书,乍一看似乎不合时宜,深里想一下
确已是迫在眉睫。原书英文版标题叫“建筑的重生”(Architecture reborn),中文版把英文
版的副标题《旧建筑改建和重建(The Con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old Architecture
) 》拿来作了正题,这一正、一副改变之间,其实颇值得玩味,这里面实际上反映出中国与欧
美在这一问题上基本观念的差异。
  
   欧美经过各种思潮、各种利益的漫长争斗后,到今天在观念上基本认为,“新、旧交错”
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建筑的改建已成为建筑学的一部分”[2],在实际工作中“美国建筑业70
%以上的工程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有关”[3],欧洲各国建筑日常维修资金的投入量年递增率已
达6~10%。因此,谈旧建筑改造的书是面对所有从业建筑师的,改造的对象除了少部分的文物
建筑,大部分都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空间中的普通旧建筑,所以它的英文书名没必要那么专
门化。而在中国,一说到旧建筑改造,那一定是指特定的、值得改造的建筑,而“值得”的标
准在一般公众和大部分专业工作者心目中往往就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其它的一般性旧建
筑只要有钱索性拆了重建,谈不上什么改造。旧建筑改造不是一般建筑师的关注领域,它已演
变成为建筑保护领域内那些懂得“大木作”、“小木作”专家的专属领域,因此,中文书名才
起得这样有针对性、专门化[4]。
  
   该书的主要内容还是落实到了具体案例的介绍上。它以大量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我们
呈现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当代欧美(包括日本)旧建筑改造的图景,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建筑师的
作品,如Herzog & Demeuron (瑞士)、Bernard Tschumi(法国)、Renzo Piano(意大利)、
Norman Foste、Richard Rogers、James Stirling(英国) Michael Graves(美国)等等 ..
....涉及了多种建筑类型,包括博物馆、学校、工作室、办公楼、码头重建等等....
..从具体改造作法来看,它几乎是一个从新到旧的连续谱系,从内外原封不动的修缮、到外
部不动内部大规模改造[5]、增加不同规模的外部新设施[6]、仅保留几个旧的支撑结构、一直
到仅仅拿旧建筑作为一个现代建筑总体构思中的微量元素[7]等等......其改造的理由来
自于经济(这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时尚、建筑师个人风格倾向等多种原因。虽然样式多种多
样,但基本态度都是用一种更为自由、更加灵活的态度看待我们的历史环境,新的改造无论在
功能和风格都以满足现代人的现代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只是拿“旧建筑”说事儿,说的还是自
己现在的事,浇的是自己心中当下的块垒。
  
   相对来说,中国的旧建筑改造则大不相同。“整旧如旧、和谐统一”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
的不变作法,保护旧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改天换地的新生活中“我自岿然不动”是某些知
识分子强烈的使命感所在,这样的结果是保护了一些有历史价值、但没有人气、没有回报、没
有环境的木乃伊。到了今天,从周庄在旅游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开始,乌镇紧跟着把正生活着的
人们请出了老区以供参观者游览,“新天地”通过经济手段在上海城市中心建造了一个与老城
区原始人居生活隔绝的真空“飞地”供小资们品味情调。难道旧建筑改造又演变成为旅游建筑
的一个分支不成[8]?
  
   我个人以为,具体的作法好学,如“新天地”,已经很地道地把欧美当代一些旧建筑改造
的手法拿了过来,但观念上的距离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案例的介绍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旧建筑改造所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呈现的观念以及后面的动因,每
一个建筑师都可以体会到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今天的当下生活,它不专署于保护专家。用
这样的视角再来看一下国家大剧院当时的招标方案,是很值得我们思考。所有国内的方案都在
“天园地方”、“九宫格”中打转转,而所有的外来和尚们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了面向未来的崭
新的设计,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中国的专业工作者们反思吗?
  ------------------------------------------------------------------------------
--
  
  [2] P14
  
  [3] p10
  
  [4] 从书中对一些明星建筑师名字的陌生译法来看,我以为译者不是建筑专业的从业人员
,他们选择这样一个中文名实际上代表了中国一般大众对旧建筑改造的理解。
  
  [5] p235
  
  [6] p168
  
  [7] p135
  
  [8]本雅明认为,建筑以两种形式被人感受,一种是视觉,另一种是触觉。作为视觉感受,
它要求人集中注意力,用眼睛记录建筑,大多数旅游者可以做到。作为触觉感受,它是下意识
的,要求人漫不经心,通过日常的生息劳作和建筑建立起唇齿相依的关系。换句话说,建筑不
仅仅是符号化的形象,更是一种植根于具体时空、长期的使用体验。旧时的建筑更多地活在神
学里,与仪式、节气、劳作、泥土有关。现在,神学发生了变化,神可能永远“不在场”。建
筑的使用、营造、设计、也脱离了仪式甚至泥土。










下载百度网盘链接http://pan.baidu.com/s/1h5EXP

专筑粮仓——互动式资料分享平台

汇集众多高价值的设计资料,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专筑将同您一起构建全球最大的设计资料库!

粮仓资料2群new:204369168  
专筑粮仓资料2群

学习,交流,群分享定期更新大量资料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未标明来源或作者,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致电,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purple
  • 2013.11.01 12:16
    现在,神学发生了变化,神可能永远“不在场”。建筑的使用、营造、设计、也脱离了仪式甚至泥土。

    说得好
    • 1
  • 白000
  • 2016.02.15 11:20
    • 0
  • houxinwei
  • 2015.11.23 13:12
    粮票怎么获得呢
    • 0
  • tcly275
  • 2015.05.16 16:02

    喜欢改造的建筑,这是 以后的趋势
    • 0
  • lanning
  • 2014.11.19 16:35

    来向大家学习学习
    • 0
  • 小木木很木
  • 2014.06.25 22:38
    好书顶一个
    • 0
  • zhulexi
  • 2014.04.11 18:39
    喜欢改造的建筑,这是 以后的趋势
    • 0
  • guozhi133266
  • 2014.03.13 16:59
    学习下载。
    • 0
  • fangzl
  • 2014.02.22 18:42
    很喜欢建筑的改造,对于建筑我们不应该是一味的拆,对于一个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家,我们应该用尊重的态度看待,才会有好的作品
    • 0
  • 完美风暴
  • 2014.02.22 15:23
    这个还真是不错的!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书籍 (695 articles)


    pdf (805 articles)


    建筑 (13780 articles)


    旧建筑改造 (37 articles)


    设计案例 (1175 articles)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45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