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

摘要:在当代城市精细化的分工中,设计专业在不断细分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多的板块边界,而这边界如同天空和大海之间的地平线,给人更多的未知和想象,又如同艺术哲人杜尚置于现代艺术与思想之间的现成品——“马桶”,让艺术固有的边界增加了更抽象的内涵。在本文中,作者试图结合自身建筑专业边缘的装置化家具、构筑实践,浅论家具与建筑交集中“以小建大”这一组构思想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小、单元、组构、类型
Design`s Boundary——Small to Big
Abstract:In the variousdivision of modern design, more and more boundary have emerged, it just like the horizon between sky and sea, which gives us huge unknown and imagination; it also like the‘Closestool’inserted between art and ideologymade by Duchamp,which give the boundary of art more connot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s tried to expoundaconstructional concept:‘ Small to Big’through their practice of furniture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  Small, Unit, Compositionality, Type


       于“小”而言,中国古代文人从来都心怀敬意:抽象层面有微言大义的禅宗意境、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物化层面有古典园林叠石造山、“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的山水意向,亦有沈复儿时以蚊为鹤、焚香造境之趣事 。

       在中国传统设计和营造中也不乏“以小建大”的案例,家具史上的《燕几图》、《蝶几图》和《匡几图》便是文人式组合家具设计的经典,前两者通过精细化的方形和斜角形几何单元,组合成数十上百种桌面形式;而《匡几图》则巧妙地利用榫卯组构出立体博古架,并考虑了拆卸搬运因素,所有构件尽可收纳于一筐箱中。在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先生的《匡几图序》中有这样的描述:“……近通州张叔诚出所藏小漆阁二具,见示木胎金髹,张之为多宝阁,敛之成一匡箱,卯想衔,不假铰链之力而解合自然牢固,诚巧制也。器无定名亦不知出于何代工巧之手,……惟器背面画有图解朱文漆书有‘一匡居中、八匡左、五匡右’等。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张图片

字,因名之曰匡几,字义与形式殊似也。 ”朱先生随后对此三种家具撰文进行了精妙独到的分析:“燕几用方体以平直胜,纵之横之,宜于大厦深堂。蝶几用三角形以折叠胜,犄之角之,宜于曲栏斗室。匡几以委婉胜,小之可入巾箱,广之可庋万卷,若置于燕几之上,蝶几之旁,又可罗古器供博览,卷之舒之无不如意,三者合而功用益宏……”。 这些组合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史中并非正统,只处于小众的边缘地位,但它们却活生生地彰显出古代文人别具匠心的设计方式。

       而在建筑史中,挑檐斗拱、木拱廊桥(如《清明上河图》中虹桥)更是由小木料组构为大尺度结构的典型代表。在此,小尺度物件作为设计精微的基本单元,通过结构化、织理性的组合、建构,由内而外生发为某种较大尺度的适应性物件类型。

       反观当代,浸渍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工作、生育、教育、拆迁……各种事件均促使着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搬迁,如同游牧民族,工作生活的场所成为一种临时性符号。这与罗兰•巴特的“无定所”(atopic)学说(即关于住处飘忽不定的学说)有些巧合,固定的、庞大的家具、产品成为累赘。在此可拆卸组装、便于运输的家具应运而生。桌椅凳柜均在基本功能上附加了自由组合、拼接、搬运或移动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场所中共同组构出新的适宜类型(此地或异地)。笔者通过近年的一些观察和亲身实践,对“以小建大”这一组构方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思考。

•方盒家具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张图片

       方盒家具体系针对时常搬迁的家居生活,它是“以小建大”类型里最简便的单元组构模式。方盒的尺寸以450mm坐姿尺度为原型,深度采用300mm以容纳不同尺度的书籍、工艺品等物件。它可独自成椅,也可拼合成柜架或床榻,而它们拼合产生的负空间可达到更大的尺度,容纳更大体量的物品。同时方盒内部可在任意高度设置夹板,满足小尺度物件的摆放。在这个简单的方盒原型基础上可以再附上推拉挡板以封闭,或在板上穿孔为灯。而在搬迁时,方盒便自动充当了储物箱,落架即可运走。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3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4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5张图片

•“L”构件系统

       相对方盒家具而言,“L”构件是一种细密织理型的单元组构模式,它利用L型较强的抗弯特性,以及较小的尺度,可以适应更多样的功能类型,生成更为丰富的形式语言。“L”构件源于对五金店L型角铁的实验,它本身的固定直角和彼此间的可变连接及负空间带来的形式可能超出想象。“L”构件尺寸同样以450mm坐姿尺度为原型,在最终的成品中,确定为440mm边长以满足工业化板材的最经济切割数量,同时通过对构件的破坏性试验,精确地计算出转角弧度及组合所需的孔径尺寸和距离。由此可以自由地组合成桌椅凳柜甚至大型雕塑、隔墙、房屋。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6张图片

       在09年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上,笔者与北京阿尼那工作室团队(许义兴、薛珊珊、唐捷)通过充分的试验研究,发挥了“L”构件系统强大的适应性和可变性。它不仅组构成一张8m长的桌子和20张形态各异的凳椅,更叠加成一个5m高,15m长的大型展墙,以及4m高的转角雕塑。再此,“L”构件系统的适用范畴发生了改变,在满足家具使用的同时,它构筑了建筑化的空间语言——充满力量的墙、柱! 展览结束后,这些构筑被拆卸运用于该服装设计企业的店铺空间,充分利用了它的可拆卸再组合特性,同时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无形中成为了这个企业的物化标识。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7张图片
组合凳椅:由凳到椅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8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9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0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1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2张图片
投影仪支架&展后再利用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3张图片

•纸筒家具

       此类型采用图文打印行业废弃的纸筒,通过纸筒较强的抗压能力与丝杠较强的抗拉能力相结合,有些近似于建筑材料里混凝土和钢筋的组合类型。笔者与北京壹壹建筑工作室团队(苏李恒、刘超群、林琳、潘婷)通过家具的尝试,以及与L构件等板材的组合,试图发现其它的可能。在为期两个月的亲手制作过程中,我们亲身接触和体会到了这种材料的基本特性,并制作了多样化的家具产品,如纸筒桌、纸筒凳椅、纸筒床等。其中纸筒凳应邀参加了由芬兰著名家具设计师库卡波罗策划的2009 Ecodesign国际生态家具展。

       纸筒、丝杠这种构造方式曾被日本建筑师岅茂(Shigruban)用于真正的建筑竖向结构,他正是通过早期精细的家具化的试验,改变了日本禁止用纸作为建筑结构材料的法规,实在令人敬佩。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4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5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6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7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8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19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0张图片

•编木结构

       传统木拱廊桥在宽阔的河流上用短木料搭建出了惊人的水平跨度,它的基本结构模式为低弧度、短木密织,但这种密织方式是非常费料的。798杰施服装工作室的“小虹桥"是桥和门的合体,即满足上部模特走秀的水平跨度的同时也保证下部人员通行的垂直高度(后面是建筑安全出口)。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在有限的转角空间内,此桥采用近乎圆拱形弧度,简化传统编木结构方式,加大结构空隙,在轻巧的同时满足上人承载的需要。这种“以小建大”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短构件与较大跨度和高度的矛盾,而它们的织理性组构模式则自发生成了出乎意料的外观形式。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1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2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3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4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5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6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7张图片

设计的边界——由小建大第28张图片

       在上述直面材料和构造的小型实践中,工具选用、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均会产生一系列制约因素,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可能。笔者深刻感受到细微单元合理性组构所生成的丰富形式,在“以小建大”这一设计模式语言中,“小”的意义已拓展为“轻、短、细、弱”,通过这些轻微的形式去构建厚重的本质,这让人不禁想起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里对“轻”的经典解析:“应该像鸟儿那样轻,而不是羽毛 ”。

原本营造•主持建筑师

唐勇

——————————————————————————————

I 计成,《园冶》
II 沈复,《浮生六记》
III 胡文彦《中国家具文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
IV 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轻"这一章节里援引保罗瓦莱里的一句话。
V  (明)戈汕编《重刊燕几图•蝶几图•附匡几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循环水管}
  • 2015.07.30 06:09
    经验之谈,谢谢楼主了,请继续努力
    • 0
  • nhtuy
  • 2015.04.20 00:58
    谢谢你的发言` 非常有意义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