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1张图片

林伟而先生(建筑系学士1981;建筑系硕士1982)是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CL3)的创始人和董事总经理。思联是一家建筑和室内设计公司,因其清晰的设计理念和材质美感而闻名。林先生的作品包括了一系列融合了艺术和建筑的广受好评的实验性结构装置,如竹梯(2006年),它由霓虹灯和手工竹阶梯制成,且横跨两道格墙,在2006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彩灯大观园(2011年),一个长达37米的鱼形竹子装置,由数千盏中秋节传统灯笼制作而成,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展出;竹报平安(2013年),一个在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展出的风铃装置。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2张图片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3张图片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4张图片
竹梯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5张图片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6张图片
2003年彩灯大观园艺术装置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7张图片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8张图片
2011年彩灯大观园艺术装置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9张图片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10张图片
竹报平安


十多年前,林先生开始收藏艺术品,并尤其关注香港艺术家的作品。基于他在建筑方面的训练和自身的对艺术的感悟,他采取了直接与新兴艺术家合作的方式,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了国际艺术家。林先生的藏品收藏在香港黄竹坑的一个工作室,于2015年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向公众开放,且从那以后便成为当代亚洲艺术的主要地标。

这个展览汇集了林先生的建筑作品和艺术收藏品的一些精选之作。建筑作品包括了他在建筑系学习时的图纸、模型和一些装置项目。精选艺术藏品出自区凯琳、卓思颖、关尚智、李杰、Map Office、白双全、杨嘉辉、杨沛铿及曾建华等艺术家之手。展览中的并列展示方式体现了林先生的实践成果与藏品之间的互相影响。正如林先生所说,“设计和艺术是紧密联系的——我收集藏品的方式和我看待艺术的方式都显现着我设计的方式。”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11张图片
林伟而先生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12张图片

以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生活的万千姿态 ——林伟而作品及艺术藏品展第13张图片
展览现场


展出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在探索艺术,它们以一种姿态或系统来展现失去、位移、无法解释和转瞬即逝,如此,它们就像是写给观众的信件一样。

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香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均设有分部。目前,林先生正在设计位于香港中环的24层高的H Queen's,该项目专门为艺术画廊而设计。他是Para/Site艺术空间前联合主席、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董事会成员、亚洲协会艺廊咨询委员会成员及英国泰特美术馆亚洲艺术收藏委员会成员。


展览主题:林伟而建筑师与他的藏品
招待会时间及地点:
2月7日 下午5:00  John Hartell展厅
展览地址:美国纽约Sibley Dome的John Hartell展厅
展览时间:2018.1.22-3.15

更多信息
aap.comnell.edu/events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展览 (556 articles)


艺术 (558 articles)


装置 (264 articles)


林伟 (2 articles)


美国 (1549 articles)


纽约 (439 articles)


2018 (970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