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匠山行记,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张图片

"定义“臭名昭著”

“臭名昭著”一词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意指臭名声人人知。

用这个词来形容建筑似乎有些陌生,
我们更常见的是别有洞天,美轮美奂....

那么到底什么建筑可以被人们称之为臭名昭著呢?


01
初见“臭名昭著”


起先,笔者最先是浏览到摄影师 Bahaa Ghoussainy的摄影作品,而人们将他的作品之一中的普拉达基金会建筑称之为“臭名昭著”。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2张图片
▲建筑外景图

笔者不解。在我初见文章时,我在想是否同往年般的无聊的“十大丑陋建筑评选”亦或是关于一些“丑建”的夸张表达。

但我想那到也不至于,尤其当笔者看到简单介绍图之后亦是这般想法。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3张图片

百般查阅之后,“臭名昭著”的背后原因竟然仅仅是该项目采用 24K 金箔和伪装镜包裹的外立面?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4张图片
▲材料特写图

前筒仓,靠近建筑群入口的高大的金色建筑,立即成为普拉达基金会的象征。人们认为:与大理石或某些涂料等其他传统涂料相比,金箔是一种极其廉价的材料。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5张图片
▲细节图

而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宣称,这必须是一个标志,“让人们理解这座城市鲜为人知的地方的富饶”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是“米兰就像一块薄饼,没有多少高耸的元素,环境如此灰暗,以至于需要一些颜色”。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6张图片

而笔者认为:废弃的工业空间往往是艺术的首选,这种大胆的表达反而更加具有吸引力并且不会违背艺术家的意图。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7张图片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8张图片

且一直以来,普拉达都在履行保护及保存艺术遗产的使命,为人类艺术遗产的修复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又何来“臭名昭著”这一说呢?


02
思考“臭名昭著”


这一现象不禁让笔者回想起去年的“十大丑陋建筑”,到底何为“丑建”的评判标准?又到底何为“臭名昭著”的评判标准?

仅是因为24K金箔的外立面吗?如是,那么或许人们对于“臭名昭著”,对于建筑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9张图片
▲普拉达基金会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过英国的“对讲机”摩天大楼?

芬乔奇街20号,是一栋位于英国伦敦的摩天大楼,楼高37层,由于其外形独特,故有“对讲机大楼”的称号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0张图片
▲“对讲机”大楼

而这栋是名副其实的臭名远扬,因为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出的强光,不仅能够煎熟鸡蛋,甚至能将停在对面的捷豹汽车的后视镜和车身烧熔。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1张图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事实上和放大镜生火的原理相同,带来的后果与代价也很多,大楼的聚焦效应每天持续2小时,大约热探测器在黑色塑料箱检测到了93℃的高温,而在自行车上则能达到107℃。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2张图片
▲建筑仰视图

设计本无心之举,设计师因为考虑到是在“黄金地段”,所以便在底层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大楼上部的高层空间面积,中间则是以曲面过渡,这样可以增加建筑面积以增加大楼的租金收益。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3张图片
▲细节图

“对讲机大楼”便因此成为人们的聚焦点,也成为英国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人们口中的“臭名昭著”。


03
改造“臭名昭著”


“建筑师30岁之前不可能成名,除非你是马岩松”学习建筑的朋友大概都听过这句话,没错,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建筑就是马工的一项争议较大的建筑。

“北京这座楼阴森恐怖。”网友们这样评论道。他们将其命名为“神秘黑色大楼”。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4张图片
▲远景图

北京有很多地标性建筑,其中公众号《旅行京人》介绍,如果用地图软件搜索“神秘黑色大楼”,会找到一个位于朝阳公园南侧,名为骏豪·中央公园广场的地方。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5张图片

关于这座建筑的声音有很多:有人认为其造型独特,很酷,未来感十足,是北京又一新地标;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6张图片

而另一种声音则表示这栋大楼画风奇特、阴森恐怖,有一股浓浓的“暗黑风”……看着黑漆漆的建筑,内心也会无比压抑,矗立在北京繁华的建筑群中,神秘黑色大楼显得有一丝格格不入。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7张图片

马岩松曾经在一个公开的演讲中提到过一个观点,朝阳公园广场项目周边的这些火柴盒建筑就是过去那个时代的一个错误,因为这些建筑和自然太过于对立,所以今天他希望努力去做出一些改变。

而首先,就得先弄清其“臭名昭著”的原因,难道也因为这么黑这么怪,便也同24K金箔外立面的普拉达基金会一同被称之为“臭名昭著”么。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8张图片
▲近景图

项目的设计理念为墨色山水,算是马岩松山水城市理论的一个实践,从外在形态来看,确实像极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高山流水,而黑色,大概想表达的概念就是墨色。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19张图片
▲鸟瞰图

因外立幕墙所用的色彩多于大胆,与周边的环境出入过大,所以才会有不同的声音,而这不正是马工在演讲中所表达的态度吗?

因此这个项目或许就是一种对过去的否定,也或许是在大环境控制之下的挣扎与呐喊。强烈的对比与冲突,反映起人们对其的思考。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20张图片
▲细节特写

建筑的平面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但从剖面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筑的很多楼层都设置了不同的共享空中花园,这些空间是给办公人员用来休息交流的。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21张图片
▲剖面图

这里事实上已经到山水城市概念的一部分核心了,事实上在过去乃至现阶段,大部分的办公区楼中公共区域不断减少,城市也因此失去活力。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22张图片
▲水面倒影

而当你把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的形态,与这些花园都融合在一起之后,这大概便是山水城市所要表达的一种意境,所呈现的是一种建筑与人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结语

广厦千千万万,不同类似于“臭名昭著”词汇定义建筑的出现,背后究竟是快时代急功近利的表现还是无聊的杰作亦或是其他原因。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23张图片

言语万万千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事物的定义,对自身所说出的话皆应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表面现象的,主观唯心的,单一的进行判断。


参考资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123474376625284&wfr=spider&for=pc
https://www.archdaily.cn/cn/779533/pradaji-jin-hui-oma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445081/
MAD (i-mad.com)

编辑  侯雅婷
责编  刘泓璟

为什么21世纪的建筑越来越“臭”了?第24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50 articles)


匠山行记 (78 articles)


建筑 (13680 articles)


21世纪 (3 articles)


丑陋建筑 (3 articles)


设计案例 (116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