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由专筑网逸希编辑

曾经的废弃矿山,是工业化留下的“生态伤疤”—裸露的岩壁、塌陷的坑洞、污染的土壤,无一不在诉说着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如今,从矿坑酒店到艺术景观,从书店到咖啡馆,这些荒山秃岭正在以惊人的方式重生。它们不仅恢复了绿色生机,更成为当地的文旅地标、良田沃土、碳汇资源。这场生态修复的“魔法”背后,是一场关于建筑、人与自然的交响曲。  


一、矿坑的N种重生剧本

(一)废墟变地标建筑

汤山云夕博物纪温泉酒店:保留建筑的自然属性,同时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

汤山云夕博物纪温泉酒店位于直立人遗址博物馆西南侧一处废弃的采石宕口,宕口四周的山体近年来经过清除浮石、挂网防护等生态修复和消险治理,裸露的矿坑崖壁成为基地四周的天然屏障和建筑粗犷的背景。

酒店及其周边景观区域占地总面积约为80亩,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酒店有经典庭院房、联排庭院别墅、家庭别墅、山景庭院别墅、VIP定制别墅共五类39套温泉度假客房;配套设施包括了中西餐厅、会议及多功能空间、生活美学图书馆、设计美学展厅、健身房、冥想空间、草坪景观活动区及露天泳池等。

设计以混凝土、石头和水为主题,是矿坑宕口原生地貌的基因延伸,是酒店亦是美术馆。汤山的文化及历史通过设计的力量被感知和体验,时间对空间的修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以自主、原始、简朴的空间营造理念再现,润物无声、永不停息。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5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6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二)工业遗迹变生态公园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温泉酒店+音乐节+亲子乐园的“混搭哲学”。

汤山矿坑公园景观设计通过梳理现场地形和水文,在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碎片基础上形成丰富的体验场所,包括四个不同景观功能的宕口(温泉酒店、攒子瀑、天空走廊、伴山营地),阡陌花涧、矿野拾趣与三叠湖,以及服务配套的餐厅茶室等。

原有山体上的多个采石坑,互相独立并不相通。这个独特的条件允许各个采石坑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最东侧的宕口深而隐蔽被定位成静谧休闲的温泉酒店附属设施;最西侧的开阔宽广,被用于音乐节露营房车等热闹的公共开放场所;中间的两个宕口则成为公园游览的体验区。矿野拾趣乐园原为采石场堆放废料的地方,在恢复水文生态加固山坡基础上,设计将攀爬、滑梯、秋千滑索、蹦床等等活动设施组合在一起,形成矿坑特色的游憩场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7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8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9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0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1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2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3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4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5张图片
图片来源:张唐景观



(三)矿坑里的产业奇迹

先锋汤山矿坑书店:尊重遗址风貌、结合场地特色,在新旧之间创造和谐交融的共生状态。

项目起源于矿坑公园入口处靠山而建的一座废弃多年的20米高双筒砖窑,设计的策略是在提取砖窑双筒原型的基础上,把竖向的垂直形态转化为水平形态,将筒转化为拱。拱不仅在形态上与砖窑形成呼应,且其形式的古典性和精神性恰与先锋书店的内在气质相匹配。进而依据书店的基本功能对水平双拱进行拉伸、分离、切割、旋转等操作,来设计和布局相应的平面。

设计用“红砖+混凝土”的组合强化“废墟”美学。新建筑的墙身和场地的景观片墙采用红砖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来延续砖窑的质感,高大的拱形屋顶则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塑造出高大震撼的“精神空间”。建筑室内阅读、空间和光线交织在一起,文化空间因而获得了精神的重塑。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6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7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8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19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0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1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2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3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艺合境建筑事务所



(四)艺术与自然共生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芯动乐园”:矿山景观资源的再生利用及扩展。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芯动乐园”将过去矿藏勘探的岩芯,经组合、切片、重组方式,转换成铺装、广场、小品及装置作品等新颖的造景元素。为景观资源的再生利用,找到一条新的路径,让沉睡长达一个多世纪勘探取样的岩芯,转换身份以再生景观形式呈现给世人。设计以勘察的“岩芯”为景观素材,打造出可持续再生利用的新景观。

该项目首创了岩芯再利用范例。在探矿过程中钻取出来遗留的岩芯,作为景观小品与硬质景观铺装材料再次得到利用。历史、人文、自然三者相互融合衬托,使其被赋予新奇造型与科普教育意义的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雕塑中穿行,给予游客“可行、可望、可游”的别样体验。利用岩芯、废弃钢管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竖琴编磬景观雕塑,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同时利用激光束增添互动性的妙想。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4张图片
图片来源:全森艺术设计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5张图片
图片来源:全森艺术设计

废墟重生!从“地球伤疤”到网红地标…这些操作太绝了!第26张图片
图片来源:全森艺术设计


修复并非掩盖“伤疤”,而是让矿山重新讲故事。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908 articles)


废墟 (22 articles)


网红建筑 (12 articles)


生态公园 (6 articles)


设计案例 (1200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