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1张图片

  庙会(Temple Fair)作为中国传统世俗空间和生活景观,是老北京历史、民俗、商业、手工业聚集的场所,也是历史城市的商业和文化运作的重要模式。白塔寺庙会作为北京八大庙会之一,每月定期开市,历史悠久、价值突出。旧城空间的优势在于高密度、混杂、生活气息,而问题同样来自于此。

  依托于北京国际设计周这一国际化设计交流平台,致力于以白塔寺街区为代表的北京旧城再生计划的研究,此次“庙会空间”论坛邀请到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徐磊先生,研造社建筑事务所张弘先生,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青山周平先生,北京原本营造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朱起鹏先生,中国庙会的社会史研究专家岳永逸先生,建筑师、产品设计师和城市研究者王冲先生,北京林业大学规划教研室讲师徐桐先生,绘造社创始合伙人李涵先生,以及爬山虎工作室创始人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贺鼎先生参与主题演讲和嘉宾对谈。旨在研讨中外传统庙会的现象和机制,深入剖析旧城空间的密度、多样性和日常生活,探讨以白塔寺街区为代表的北京旧城地区的复兴模式。


  专筑网作为支持媒体,邀请小伙伴们一起参与这场传统街区复兴的探索和讨论。


  论坛时间
  2015年9月29日,13:30——17:40


  论坛地点
  阜内大街 313 号,《北新书局》阜内大街与阜内北街与交界处。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2张图片

  论坛流程
  上半场:“庙会空间与旧城文化研究/Theme 1: Temple Fair Space and Old City Culture”
  13:30——13:40开幕。13:40——15:00主题演讲。15:00——15:20嘉宾对谈。 15:20——15:40茶歇。
  下半场:“旧城更新中的建筑师行动/Theme 2: Architects' action in urban regeneration”
  15:40——17:00主题演讲。17:00——17:20嘉宾对谈。17:20-17:40 论坛总结及观众提问。


  主题演讲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3张图片
演讲嘉宾: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教师


  嘉宾简介: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主要在华北城乡从事乡土宗教、庙会、艺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已经出版有《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2015)、《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2014)、《忧郁的民俗学》(2014)、《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2011)、《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2010)、《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2007)等专著;主编有《中国节日志•妙峰山庙会》(2014)、《节日研究•第二辑》(2010)、《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1949-2009.民间文艺卷》(2010)等。


  演讲题目:《旧京的庙会与庙市》
  庙会与庙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北京城区的庙会与城墙外乡野的庙会并没有多少差别,都是以对神灵的敬拜等宗教实践为核心。从清末的庙产兴学运动以来,因欲以教育启民智,以商业求经济发展,处于首善之区的京城庙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以敬拜为核心的庙会向市集交易、娱乐为主体的庙市的整体转型。在此背景下,因应不同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需要,二十世纪以来北京的宫观庙庵也自然经历着封建迷信、文物、博物馆等标签化历程。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4张图片
演讲嘉宾:朱起鹏 原本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设计总监;中国古迹遗址协会(ICOMOS CHINA)会员

  嘉宾简介:朱起鹏,建筑师,201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后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荣获多项集团及社会设计奖项,获评中国建筑设计集团青年岗位能手。曾作为主创参与丝绸之路和土司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地项目。2014年联合创办原本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担任设计总监。他在2008年成为中国古迹遗址协会(ICOMOS CHINA)最年轻会员之一,以跨学科图像考古的方式,展开对都市和聚落变迁的研究,已有多篇相关著述出版。


  演讲题目:《北京庙会的最后模型:历史城区的“宏恩观现象”》
  宏恩观,做过庙,当过工厂,后来成为集合了菜市场、超市、台球厅、高端会所、酒吧和小剧场的综合体。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认为是传统庙市在现代城市旧区中的延续。但这个北京庙会的最后模型,依然难逃推土机的厄运……我们甚至来不及了解:宏恩观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5张图片
演讲嘉宾:王冲 建筑师,南京大学建筑学硕士,东京大学工学硕士

  嘉宾简介:王冲,建筑师、产品设计师和城市研究者。他探索材料概念,城市系统,计算化设计和当代建筑语境下的制造和建造。曾于东京大学,南京大学担任研究生设计课程助教,中国美术学院客座评图嘉宾。曾经工作实习于新加坡WOHA建筑事务所,东京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上海RTKL建筑公司,北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设计机构。他的作品展览于新加坡红点博物馆(2014年),东京设计师周(2012年)和日本建筑学会学生研讨会建造展(2012年),北京汶川地震艺术家展(2008年)。并发表于Archidaily(2014Evolo年度20佳摩天楼),Motropolis(2014未来办公)等媒体。他研究城市系统并作为演讲者发表论文和作品。其中包括第17界国际城市形态大会(德国,2010年),第九届亚洲建筑交流国际研讨会(韩国,2012年),清华大学-东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生联合建筑设计展(美国,2012年)。


  演讲题目:《庙会在日本当代高密度都市空间的适应性策略》
  伴随着宗教民俗功能的弱化,商业交流的式微,中国庙会在当代语境下逐渐衰落。反观日本,庙会祭祀活动经历过相似的窘境而后发扬光大,成为当代日本社会的重要文化活动,市民公共生活纽带,旅游参观热点和城市间软实力竞争的舞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通过分析 日本庙会祭祀活动的人员构成,出场顺序,仪式的气氛烘托(庄严肃穆还是热烈欢快),仪式所使用的语言及言说方式,活动流程中强调的视觉元素,庙会活动的各空间分区比例的设计协调,动线组织方式等方面来 梳理当代庙会中1资讯传播、2商品交易和3娱乐大众这三大原则。
  虽然国内传统庙会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庙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沟通、关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展示表达成为了人们愿意继续参加庙会的理由。当代日本“博览式庙会”经验,增 进互动,民众参与的理念成为当代公民型社会下庙会转型的可借鉴适应性策略。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6张图片
演讲嘉宾:徐磊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


  嘉宾简介:徐磊,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后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主任,U11工作室主任。2010年获第八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设计项目包括居住,办公,文化,会展,体育以及旧建筑改造等多种类型,获得建设部,北京市及中国院的若干奖项,并参与了会展建筑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

  演讲题目:《隆福寺地区复兴提案》
  隆福寺有着历史上北京最著名的庙会,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东城的商业中心,但历经改造、火灾和再次改造后,隆福寺却成为尴尬且萧条的陈旧商圈,渐渐被城市遗忘。我们希望通过对传统庙会商业形态的研究,以设计的方式,为隆福寺地区带来全新的复兴机会。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7张图片
特邀嘉宾(参与嘉宾对谈环节):李涵 绘造社创始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嘉宾简介:李涵,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曾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多年,作为主要建筑设计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地方重要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2013年与胡妍共同创立绘造社,从事建筑绘画、城市研究与建筑设计工作。其出版作品有城市绘本《一点儿北京》(荣膺2013年“中国最美的书”),译作《新兴建构图集》。其参与的展览主要有大声展(2014)、海口国际青年实验艺术节(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2013/2014)、《建筑之外》巡回展(2013-2014)、绘造北京(2013)、香港深圳建筑双年展(2011)。其主要建筑作品包括天津蓟县盘龙谷教堂(2009 天津)、天津北洋园体育中心(2010 天津)、山东日照日舜茶场(2012 山东日照)、嘉德集团总部门厅改造(2012 北京)、嘉德集团上庄售楼处(2013 北京)、台湾TRIVOC咖啡甜点店(2014 台北)等。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8张图片
演讲嘉宾:张弘 研造社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北京首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及合伙人


  嘉宾简介:张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其于东南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于清华大学获得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硕士学位。曾为标准营造事务所合伙人,现为研造社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北京首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及合伙人、北京墨盒子书店创办人。其担任过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设计课程客座指导评委。其作品荣获过WA中国建筑奖、南都中国建筑传媒奖、美国建筑实录设计先锋奖、第12届意大利国际石造建筑设计奖、俄罗斯IAKOV CHERNIKHOV青年建筑师提名奖、ABBS建筑新传媒奖等众多奖项,并参与深圳双年展、荷兰鹿特丹当代建筑师展、香港深圳双城双年展、法兰克福M8中国当代建筑展、布拉格中国当代建筑展、北京国际设计周、柏林“城市面貌”亚太周中国大使馆日展等众多展览。代表作品有紫禁城太庙茶室、清华大学西北校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武汉中法交流中心、西藏林芝游客中心、广西桂林阳朔小街坊等。


  演讲题目:《历史城市传统空间的现代公共性策略-从紫禁城红墙茶室谈起》
  通过一个特殊的案例探讨历史城市传统空间的变迁,探讨现代城市生活对公共空间的重新定义,以及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在当代生活巨变下的现实策略,从而给予城市传统公共空间以新生的可能。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9张图片
演讲嘉宾: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嘉宾简介: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县,日本东京大学硕士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生。曾作为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留学生到布鲁塞尔Sint-Lucas 建筑学院及巴黎国家高等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深造。2005年开始在北京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曾任职于SAKO建筑设计工社。后2015年于北京成立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2015年参与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大杂院的改造,并以此为契机探讨北京胡同改造的可能。


  演讲题目:《关于北京旧城区的改善 - 以大杂院改造实践为例》
  旧胡同改造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拆迁成本过高,目前由政府和开发商主导的成片区的改造模式在实行上仍有很大困难。
  人们急需一种新的改造模式。于是鼓励人们自发性地改造住宅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演讲通过介绍一个胡同改造的案例,探讨北京旧城区自发性改造的可能。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10张图片
演讲嘉宾:徐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东京大学城市保护与城市设计方向博士


  嘉宾简介:自硕士阶段开始在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保护领域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对日本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民众参与为中心的保护方式(日本称作“古い都市保全町づくり”)的调查,积极探索社区居民在中国保护管理政策体系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及村镇等历史地段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演讲题目:《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发展的角度看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社区参与》
  在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基本保护理念经历了强调“博物馆式保护”(Conservation Approach)、到基于价值评判的保护策略抉择式保护(Value-Approach)、到针对特定族群保有的非物质遗产保护(Intangible-Heritage Approach),直至近年方兴未艾的强调社区在保护管理中作用的“活态遗产保护方法”(Living-heritage Approach)。历史街区或城镇的保护是适用于此活态遗产保护方法的一种类型。此次演讲试从国际和国内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以及几个国内外的保护案例探讨历史街区保护中社区居民的角色及其参与的可能途径。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11张图片
演讲嘉宾:贺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爬山虎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嘉宾简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毕业,博士在读,清华大学《住区》杂志“爬山虎访谈录”专栏负责人。博士在读期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建设工作。2013年和王蔚、杜頔康创立爬山虎工作室,致力于新生代建筑师和建筑理念的研究和传播,涉及访谈、论坛、策展和杂志撰稿,发起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新生代建筑师论坛。建成作品有“生菜屋-可持续生活实验室”,获得2015年亚太设计师联盟(IAI)特别奖.,入选2014年 “持续之道”—国际可持续设计学术研讨会作品展。


  演讲题目:转变中的建筑师身份与景德镇寻乡
  首先回顾新常态下建筑师的身份转变,包括产品设计、文化传播、商业联盟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介绍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建设活动中,建筑师如何扮演社会角色。其中的内容涉及古建营造、古村遗产、古村农业、古村公共关系等内容。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12张图片
论坛主持人:
上半场:王蔚 爬山虎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13张图片
下半场:杜頔康 爬山虎工作室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主办单位
  爬山虎工作室/Beijing Ivy Talk
  联合主办单位
  C太太的客厅,北京原本营造建筑工作室,清华大学《住区》杂志,凡益工作室,幸绘工作室
  媒体支持
  中国文化网,中国日报网,专筑网,AC建筑创作,id+c室内设计与装修
  赞助商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名方式: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旧城文化论坛第14张图片

  关注“爬山虎BIT”微信公众号,然后猛戳菜单栏里的“活动报名”留下你的个人信息就可以了。请注意分有学生报名口和工作人士报名口两个不同的报名口哟,不要填错啦。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lkqb580
  • 2015.09.27 16:32
    支持一下吧,确实是不错的贴子。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论坛 (66 articles)


    年度论坛 (21 articles)


    论坛高峰 (19 articles)


    北京国际设计周 (28 articles)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5 (1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