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下载百度网盘链接http://pan.baidu.com/s/1bnR4g4R[/url]

  作者:谢新宇(驻伦敦华人建筑师,Y.A.D STUDIO设计总监。曾于北京Steven Holl 和 MAD建筑事务所工作。英国Bartlett建筑学院Diploma毕业后,在Allford Hall Monaghan Morris Architects工作至今。)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张图片

  一个冬天的夜晚,外面刮着凉风,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人在山谷里走着夜路,一个人。 冬夜的大雪,被其掩埋的绵延的山脉,这里的一切都让这个北欧人寸步难行。雪在脚下发出的吱吱声响,从脸颊划过的嗖嗖冷风,企图把眼前的道路瞒住的潮湿的空气。。。这时的北欧人不顾一切的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来安放他疲倦的身躯和灵魂。于是他来到一个山洞,一个在悬崖边上的入口。正当他快要入睡的时候,一阵水流涌动而出的声音把他再次唤醒。他随着这微弱的声音,来到一池正在往外冒着热气的泉水,热烟一直地往他靠近,环绕着他的眼睛。这个北欧人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探入水里,瞬间一股暖意从手指头直接涌入血管流到五脏六腑。不顾一切地,他脱掉全身的衣物,让这眼前的泉水把他淹没。。。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2张图片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3张图片

  这个可能就是温泉的起源,用路易康的话来说,在设计公共浴场前每一个建筑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路·易康这种去除任何约定俗成的主观概念直指一个空间的功能起源的设计方法并不是他所独创的。在探索这个思考方式的起源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回顾一下上世纪初在哲学界出现的一些人物和理论。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4张图片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5张图片

  在这段时期,知识界出现了科学和艺术两极分化对立的局面。在建筑学界,两派各持自己的概念:主张科学的这一派认为建筑学是一个单纯用来提供空间的功能体;主张艺术的另一派却认为建筑学是一种没有任何既定作用的用来表达的语言。这两派的互相怀疑和对立使得社会对建筑学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诠释变得困难,于是为了在这两派之间做一个折中,哲学家们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现象学就是其中之一。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6张图片


  现象学这个名词最初被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引用。胡塞尔通过研究物体出现在我们主观意识的方式来寻找物体的本身。他是第一位学者把“现象去除”的方法引入哲学界。这个方法让人们能够去“考虑每个概念的的本质,而不被这个概念所关联的物体所混淆”。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路易康的设计方法的来源。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7张图片

  同样的设计方法似乎也被瑞士建筑师彼得卒母托使用在一个坐落于群山中的瑞士小村庄的瓦尔斯温泉浴场项目中。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8张图片

  按照括卒母托的原话,他在这个项目的设计意图是:远远望去,这个浴场像是一个多孔的单体石块,从山脉里天然的长成;它就在那里,好像一直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长成为它所在的场地的形状和历史的一部分,而且并不起眼,但是却又不能够想象这个场地没有了它。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9张图片

  从他的设计意图,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想象出,在卒母托开始设计之前,他脑海里的“强烈的图像”或者说是“物体事件的视觉化”(他据称每次设计都是从这开始)就是在文章开头所描绘的故事那样;一个原始的,洞穴一样的形状和氛围。那么他实现了他所构想的画面么?他到底发现了温泉的最初概念并反映到他的设计里了么?我们应该怎样用现象学的观点去判定呢?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0张图片

  首先,让我们从建筑的外观和周围环境来看。这座浴场坐落于山间,绿化屋顶让他从高空俯瞰几乎变得无法辨识。如果从山下看,我们会看见一个长方形的石块,和其中的一些简单的方形开孔。有人会说,这个石块看上去就像是从山上长出来的一样原始不经雕琢。但是在我们下判断之前,让我们先考虑一下为什么卒姆托要达到建筑与基地和谐的效果和这个想法的起源。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1张图片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2张图片

  马丁海德格尔,胡塞尔的学生,在他的成名作“存在和时间”里面诠释了建筑应该“提高我们对周围环境特性的意识”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建筑,需要承载它坐在的当地环境的“灵魂”,并且要尽可能的强化这个“灵魂”。另外一个现象学史里重要的人物,克里斯蒂诺伯格舒尔兹,和海德格尔有着同样的观点: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3张图片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4张图片

  一个建筑所提供的具象化“场地的灵魂”的方式,给予了一个场地所具有的特写,并且把一个抽象的空间转化成了一个具体的地方。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5张图片

  这些哲学概念和学术目标,似乎都是卒姆托所想要达到的,可是,他做到了么?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6张图片

  卒母托开了一个好头,把温泉的起源设想成一个原始洞穴的体验;然后采用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材料,一种从当地的矿场里生产的灰色片麻岩,并把他们切割成长短宽度不一的形状,小心翼翼地制作出岩层的感觉来给人以原始的印象;最终选择了一个好的场地,使得建筑被半包在山腰,视觉上很舒服地和山体结合在了一起。既然一切的一切都这么完美,那么到底会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离问题已经不远了。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7张图片

  作为一个做木柜子出身的建筑师,和一个家具生产商的儿子,卒姆托对传统的精美工艺和精细的细节和技术有着狂热的追求。所以他所设计的每一座建筑都精细到无法再细化的程度。对他在布雷根茨的艺术馆,或者是汉诺威世博会的瑞士馆来说,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对瓦尔斯浴场却肯定是个问题。他没有找到场地的灵魂,却被细节和工艺带离了方向。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8张图片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19张图片

  让我们回顾一下他的设计意图:他想要这座浴场“像从群山里长出来的一样”,并且“和场地的地形和地理和谐共生”。他并没有做到这些,首当其中的原因是建筑的造型:一个方形的盒子,一系列方形的开孔,如果没有原始的石材的衬托下,根本无法让人联想起原始北欧人最初的浴场;也不能让人联想起周围起伏的山脉;更不要说提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意识了。如果我们只是从远处关注这座浴场的造型,它给人的感觉是阻断了山脉蜿蜒的地形,就像周围的现代主义建筑一样。有人可以辩说这正是为什么这座建筑是一个方盒子,为了呼应周围的建筑环境。可是如果周围的建筑正在摧毁真正的环境的话,又有何必要需要和他们呼应呢?很可惜,卒姆托没有在这里去过多的思考建筑的造型,因为这可以相当程度上地使这座建筑重新唤起“场地的灵魂”。尽管卒母托可能想要建筑尽可能的不起眼,从而采用了这样谦卑的造型,不过他尽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达到这样的效果。既然他决定要用这种原始的,洞穴一样的建筑语言;而后找到了这样完美的建筑石材;进而费尽苦心地把石材打造出他所想要的材质和气氛,为什么他不在建筑的造型上花同样的功夫已达到各个方面的连续性呢?是因为成本的问题,甲方的要求还是建筑施工的难度,或者说是想要避免其他人对更激进的造型的评论呢?我们不能确定,除了这确实是一个遗憾。

瑞士瓦尔斯浴场 by 彼得·卒姆托第20张图片


  现在,让我们走进建筑的内部,去关注浴场的空间,氛围和感官体验。浴场有两个入口,一个是通过和酒店联通的底下隧道,另一个是一个像酒吧一样的外部入口。两个入口都有很长的走道和黑色的内墙,似乎想要给人进入另外一个空间的宗教仪式似的体验。

  当我们越过了安全检查,真正的旅程才真正开始:和入口一样,光线很昏暗,宗教仪式般的气氛,可真正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听到水顺着墙壁流下来,并留下一道道的锈痕,像是在指引着你找到池水的源头所在。而且进入浴场深处的墙壁上和另一边的墙壁上的材料不一样,只有人们将要穿过的墙壁上有着水流和锈痕,仿佛在暗示着墙的后面有着什么,使人们更加想要去探索背后的空间。可是,当我们穿过墙壁,进入到更衣室的时候,却发现更衣室的一切都太精美,太华丽了。虽然这展示了卒姆托对工艺的追求,柔软的黑色皮质浴帘和板凳,精美的板栗色漆面的木质更衣柜,更让人联想起音乐厅,而不是山区的一个原始风味的浴场。

  穿过黑色的帘子,我们终于能够看到浴场的主空间,可是还没能真正的进入,因为有一条长长的斜坡把更衣室和主空间隔开,这样即使是最着急想要跳进浴池的客人也要冷静下来,把这次洗浴当成是一个仪式。

  一旦我们身处在了主空间,整座建筑的外形,材质,建造工艺都不再是一个问题了。我们全部的感官都被水,我们和水的互动,还有“天和地的交界处”所震慑住了。建筑本身,已经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是我们拥有了这种所谓的“我是空间,空间是我”的体验,就像诗人诺阿阿诺德所叙述的那样。海德格尔也在书中描述过类似的现象:

  当一件物体被使用的时候,我们的感官被退化到了“作用来”,也就是我们使用它的目的上;我们越不去看一个锤子,而是更多的去握住它使用它,我们和锤子的关系就会更加的达到一个原始的关系。

  这座建筑,在这个意义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器械,或者用米勒庞蒂的话说“我们身体的延伸”,从而使我们直接地和周围的环境接触。接下来,我们将要分析卒姆托是怎么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的。

  根据米勒庞蒂对“动作对我们认识世界所起的作用”的研究,他描述“身体是感官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媒介”,并且:

  身体的厚度,远不及我们所处世界的厚度,确实我们唯一认识世界的工具,能够让我们成为世界,让世界成为我们肉体的工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座公共浴场的秘密在于加强了人们在空间里的动作而不只是视觉体验。这时,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是如何跟建筑,空间,或者任何的物体相作用的呢?

  就像芬兰建筑师和理论家尤哈尼帕拉斯玛所说的:

  我们目睹,触摸,倾听和测量这个世界,通过我们这个身体的体验任何对建筑的触感都是多层次的感官体验;质感,空间和体量被眼耳鼻舌,皮肤,骨骼,肌肉同时在感受。建筑能够触及到全部的七个感官,并让他们之间互动和融合。

  现在我们终于认识到卒姆托在这里通过不同的空间质感,来刺激我们的全部感官。在这座浴场里,卒姆托设计了一系列的单元空间,给客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空间和氛围体验。

  首先,这里有一个中心浴池,作为一个中立的连接空间;一个室外浴池,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完全地和周围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在冬天的清晨,水面上会有一层薄薄的雾气,你在里面移动,仰望着曲折的阿尔卑斯山脉,这种原始的体验唤起了我们的全部感官,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正直面着大自然。

  在中心浴池的旁边,有一个热温泉和一个冷温泉,泉水的温度分别达到42 摄氏度和14 摄氏度。在这两个空间里,不仅是水温在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而且室内的材质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两个池水的温度。热温泉里,混凝土内墙被混入了红色的颜料,而冷温泉里,同样的材质却被混入了深蓝色,就像卡拉瓦乔的油画那样,红与蓝,冷与热,制造出了强烈的反差,不仅印在了人的脑海里,还有皮肤,骨骼和肌肉里。

  目光暗示着一种潜意识的身体认知...也许我们应该把触摸理解为一种潜意识的视觉体验...

  接着,冷热温泉的旁边还有蒸汽温泉,人们可以在里面肆意地被雾气所围绕,掩埋,并同时享受着光线穿过层层的烟雾直达我们皮肤的快感。

  …伟大的建筑能够给人的眼睛提供用来触摸的的形状和表面…

  这里还有一个可以饮用的泉。泉水从一个井口涌出来,周围被圆形的栏杆围绕着,栏杆上挂着一个个的小水杯。泉水溅到栏杆上的叮叮声,栏杆上精美打磨过的金属表面和及其上面残留的水珠,从井底投射出来的谜一样的光线...这一切都仿佛在要唤醒我们的味觉,使得泉水对我们的嘴唇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我们的触觉,视觉和味觉之间有着微妙的转化关系…

  这里还有一个花瓣泉:泉水里充斥着菊花的清香,唤起人们最强烈的空间记忆。

  特定的气味会把我们重新带回到那早在我们的视觉记忆里被埋藏的空间;我们的鼻腔会给我们投射出一个被遗忘的梦境的画面。

  最后,这里有一个听泉。要进入这个泉,我们必须要游过一个极其狭窄的水道,水道的屋顶很低,几乎紧紧地贴着我们的头。穿过水道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垂直的空间里,就像我们身处在井底一样。井的墙面上铺满了粗糙的石块,特别为这个空间打造的音乐从顶上传来,仿佛要唤起我们最原始的记忆和想象。

  …被耳朵所描绘出的空间成为了我们意识里被打磨雕琢出的空洞…

  即使你不在这里任何一个的主题空间里,这高高在上的屋顶,从外面打进来击在石墙上的光束,从光着的脚板涌上来的热气和石头的粗糙感,都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感受到了“神圣的建筑”。

  现在我的文章写到了必须对这个建筑做一个现象学上的总结的时候: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存在着两种知识,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一种需要去思索的认知,而另一种需要去使用的理解,那么这座瓦尔斯温泉浴场肯定是属于后一类的。

  从这篇文章目前所做的分析来看,现象学,作为一种诠释方式,主要关注在主观的体验和认知,所以有其局限性。这一局限性最终导致了另一种解释方法的出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结构主义。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迪撒索尔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对结构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对符号学的研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号学。他认为语言里的符号(单词和句子)可以被分成两部分,即使能指(单词)和所指(单词所代表的含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固定的,而不是被约定俗成的;所以在记号学里,有两种方向,一种是研究语言结构的句法学,另一种是研究词语外部含义的语义学。

  正是记号学里的这种分化給后来的哲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基础,并之后对建筑学有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将要分别用句法学和语义学分别来对瓦尔斯温泉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从句法学来看这座建筑,也就是来思考能指在整个语言体系里的关系。让我们来重新回顾整个浴场的空间布局:如果我们把各个主题空间认为是一个符号系统里的能指的话,那么每个空间的所指应该是可以随意转化并由使用者而非卒母托本人来定义的。

  我的意思是说:每个空间的使用者所走的特定线路,比如说,中央温泉,室外温泉,热温泉,冷温泉,花瓣泉,听泉,蒸汽泉,这样一条线路会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意思(体验),相对于其他选择了不同线路的人来说;因为这里有连接了两个主温泉的三个不同入口,而且各个主题温泉之间的线路是随意的,也就是说每个使用者可以根据他们的线路来得到各自不同的体验和对温泉的诠释。所以卒母托的这个设计达到了罗兰巴特所说的“作者的死亡”的境界,或者更贴切的说,是“建筑师的死亡”。

  我们现在了解到一段文字不是一行的只有一个意思的一系列单词(作者作为上帝所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而是一个多维度的空间,无数段的文字在里面碰撞和混合。文字是有从各个文化里引用出来,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有机组织。

  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费迪南德理论的继承者,暗示了一种符号意义之间的“自由组合”。他继而研发出了一种“作者的死亡”的概念,并号召一种全新的有创造力的读者,并希望这些读者能够给予一段文章以新的意义,继而创造出新的文章,而不是只是被动地接受作者所赋予文字的意义;也同时号召有创造力的作者,能够意识到读者的创造力,并在文章里鼓励这种创造。

  这么一种对建筑学有着强烈关联的文学理论,最终被建筑评论家乔纳森希尔运用到了建筑理论界。

  在他的著作“建筑学的运动”里,他阐述道:

  空间的使用可以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每个使用者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建筑,而且建筑师应该意识到这种使用者的创造性...我号召一种全新的建筑师而不仅是全新的使用者,两者都在建筑的创造中有一席之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卒姆托的对瓦尔斯温泉浴场的空间组织的逻辑。然而,根据希尔的理论,总共可以分出五种不同的用户创意,分别是:精神上,一种对理解的重新诠释;身体上,在空间里独立的一系列行为;物理上,对空间或者空间里的物体的重新设置;建造上,对空间的重新创造;概念上,对使用,造型,空间或者是物体的重新定义。卒母托在这座浴场里只实现了一种用户创意,精神上的,就像在上述文字里用结构主义理论解释的那样。

  尽管不是所有的用户创意类型都在这座建筑里适用:比如说,建造上,每个用户基本上只会在空间里逗留短短几个小时,所以不可能去改变建筑本身的结构。但是,卒姆托却仍然可以去更深的探索这个概念。那么现在让我们用一个有创造性的使用者的角度来分析其他的用户创意类型在这座建筑里的可行性。

  首先,我们来看看身体上的用户创意。由于这种类型着重于把一种功能给予一个完全不是为这种功能而设的空间,也就是伯纳德屈米所说的“分离”,创造出一种能够被“误用”的空间。在这座温泉浴场里,一种可能的误用是:攀岩。因为室内空间的屋顶远超出了人的尺度,而且室内的天然石材让人联想起真正的悬崖,而且即使使用者不慎坠落,他们也只会掉进水里,而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所以说这项误用是非常合适的,当然如果考虑得当话还有其他的误用方式。

  …在教堂里撑杆跳高,在自助洗衣店里骑自行车,在电梯井里玩高空跳伞?提出的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有趣:传统的空间组织可以跟最超现实的活动碰撞在一起…

  在句法学的研究里花了这么多时间后让我们再看看从语义学里能够对这个温泉浴池做出什么样的分析。

  就像前面文章里所说的那样,语义学更关注的是符号的意思和它们的外部指代,因此它在建筑学里的主要影响是加强了建筑造型的表达和沟通。很显然的,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瓦尔斯浴场,必定会是失败的:建筑的造型太过于简化和功能主义,对历史或者是人类学没有任何的借鉴,因此只是一个功能盒子。

  尽管语义学对建筑的设计手法相当的追求历史的建筑模型和装饰性的建筑表面,并且把建筑降到了仅仅是装饰的程度,我对瓦尔斯浴场的评论并不能算是公平;但是卒姆托还是可以取一个折衷,在建筑的外形上多花点功夫,不为了装饰,而是为了呼应“场地的灵魂”。

  在我们从句法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这座建筑之后,我们应该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他们对建筑的影响都是给了设计师一个新的跟用户交流的方式;然而句法学提出了一个更开放和有变化性的身体体验,而语义学只关注在用户的视觉体验上。

  在语言学这两种学派之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从句法学的角度去衡量这座建筑更有意义,也就是说,这座建筑更适合用身体在里面的活动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观看,这一结论也正好和之前对现象学方面的分析吻合。

  所以我们可以说:通过从现象学的角度对瓦尔斯温泉的分析更有深度,但是并不完全,而从结构主义的分析能给我们提供另外一个方面的维度;而且这两种诠释方式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我并没有企图要给这座建筑提供一个完整的解释,而是提出一系列的可能性和方向给有创造性的读者去完成这篇文章。我现在最好应该宣告作者自己的死亡,以让读者们继续。

  …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前提…



专筑粮仓——互动式资料分享平台

汇集众多高价值的设计资料,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专筑将同您一起构建全球最大的设计资料库!

粮仓资料2群new:204369168  
专筑粮仓资料2群

学习,交流,群分享定期更新大量资料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未标明来源或作者,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致电,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福斯特003
  • 2016.05.05 10:23
    既然Zumther已经表态,他与哲学无关,那么我们用哲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解读它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呢?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视频 (310 articles)


    纪录片 (158 articles)


    娱乐休闲建筑 (446 articles)


    温泉浴场 (14 articles)


    彼得·卒姆托 (18 articles)


    大师名筑 (7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