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一条做设计的狗将本文授权「专筑网」发布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张图片

为了帮助设计狗们更直观的了解海外著名建筑院校,Archidogs特别推出《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系列文章。文章作者全部为在读或刚刚毕业于这些学校的优秀学子,通过切身经历带来他们的学习感受。排名不分先后,根据收稿顺序发布。

本期由曾春兰分享他在宾大读景观期间在Laurie Olin Studio的设计作业。


▼人物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2张图片

从雾霭到洪荒——山谷的居民/Valley Families: Between Fog and Flood
HONOR AWARDRESIDENTIAL DESIGN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3张图片
"Very compelling.The student is trying to get into the same cultural territory of the 70s,thinking carefully about orientation and communal living."--- 2015 Awards Jury


▼场地

Crownpoint 地处美国新墨西哥洲西北部,属于印第安保留区的一个小镇,居住在此地的主要为纳瓦霍族人,他们是古老的印第安名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和文化,将土地和家园视为神祗,是他们精神的一部分。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保持着极其神秘的独立性,不为外界所知,  甚至在二战中被美军直接作为密码使用。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4张图片


这个小镇目前有2,630人居住,其中39.7%的人口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也有不少重要的机构,如印第安地方政府,印第安会堂,纳瓦霍技术大学等。由于历史政治等因素,在美国政府,印第安政府和私企的影响下,小镇被划分成零散的棋盘式格局,缺少整体规划。市政设施与建筑布局完全无视地质水纹,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不少区域建立在洪水冲刷平原上。由于地处高海拔的沙漠地带,一年中的大部分季节极为干涸,而在夏末秋初又山洪频繁,大部分区域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市政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完全无力处理洪水的问题,并作出有效的回应。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5张图片

水问题是我们设计的核心,从极度干涸到过度泛滥,从微观到宏观,要在尽少量干预复杂现状的前提下,穿针引线的梳理水与人居,地域发展与文化传统等相对立的关系。以水为轴心,如何在旱季更经济有效的使用有限水资源,和如何有效处理雨季带来的过量洪水。重新审思居住形态来系统探索纳瓦霍族人生活的这片土地,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将传统文化延续下去并可持续发展可能性。


▼捕雾器 - 场地测试

Crownpoint由于先天恶劣的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历来和上游及周边区域有着水资源拥有权的纷争,加之长年受外来企业开采铀矿和煤矿的污染,可饮用水资源在本就极度缺乏的基础上,又受到了上游对河流的限制。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试图从别的途径在沙漠种中得到水源。

幸运地是,在这个地方处于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蒸极易在清晨太阳升起前浓度聚集达到雾点,而凝结成雾飘浮在空中。设想如果能将雾有效的收集就能转化为清洁的水源。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6张图片


我们先在场地进行了一个小尺度的实验,来测试捕雾器的可行性。这是位于城镇外围荒漠,给野外水质检测员临时居住的棚屋。我们用木材制作主体结构,用当地盛产的一种强韧柳条,广泛用于编织生活用品家具等,编织成可穿透墙体的表皮和捕雾网的框架。捕雾网一种模拟蜘蛛网结构的聚丙烯网(polypropelane)。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7张图片


蜘蛛网是一种为高效捕获猎物而编织的结构,它的编织方式和交叉点结构,能将接触到空气中的水汽迅速排放掉。麻省理工实验室利用这种结构,用聚丙烯制造出的仿生结构网,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雾水以汇聚成洁净的饮用水。

通过云层高度图表,可以看出当地一年中从四月底到十月初,几乎都有晨雾。我们四月初到场地进行实验,由于时间限制和天气因素,我们捕捉到更多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水-“霜”,而不是“雾”。不过一些与纳瓦霍沙漠相似自然条件的地区成功进行了饮用水收集实验项目,如智利的atacama沙漠等,这给我们提供数据样本与信心。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8张图片


▼住宅

纳瓦霍作为印第安少数民族,历来处于美国社会边缘,在民族传统和文化传承上受到主流文化的挤压。实际上这个历来被忽视的民族的文化却十分独特。与中国相类似,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依赖土地生存,家族与家庭是将传统农耕方式延续下去,构建稳定社会的基本单元。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9张图片


他们是母系氏族社会,由一个个姓氏(clan)为分别的家族脉络由女性继承和延续。传统上男性负责生产,但不是家族的精神核。外祖母为核心家庭;母亲,以及母亲的其他姐妹组成外延家庭。外延家庭与核心家庭围绕在一起组成家族共居组团,共享一个圆形或八角型的家族祭坛。

家族祭坛是纳瓦霍人连接自身与神灵的通道。祭坛是最原始的泥土地面,象征对土地的回归与崇敬。处于台地的高原,高原台地山势与地形的组成给予他们强烈的方位感。东西南北的方位山与土地河流被他们定位在神祗的世界中,并以抽象的几何图像寄托在他们各种壁画文字和建筑布局中。

他们也将自身镶嵌在这地理空间与抽象空间中。唯有在他们生长的土地上生活,他们才能感受到神灵的庇护,才会获得心灵的平静。然而,现代社会与工业化干扰了这一切,传统的农业已然不能满足需求,年轻人需要更多的机会,这促使他们背井离乡,脱离了他的家庭,远离了他们的神灵。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0张图片


目前当地很大一部分人居住在美国政府修建的HUD房屋里。这些房子的设计和美国普通家庭并没有两样,完全忽视当地人多代共居的家庭结构和文化宗教传统。我们根据人群结构,新社区建立已有社区基础和城镇道路框架上,改造和发展,规划了适宜不同区域的三种住宅形态:普通小家庭住宅,学生/单身公寓,以及为纳瓦霍人特定的多代共居的家族住宅组团。小家庭住宅是针对外地来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人群。学生公寓处在家庭公寓与学校之间,洪水线外。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1张图片


其中多代共居的家族住宅是我们设计的重点。建筑主体是多层圆环向外呈扇形扩张,以一个下沉式庭院(家族祭坛)为中心。庭院既是汇集雨水,处理回收水,种植农作物,制作手工艺,享受阳光,孩子玩耍,交流的共享空间,在特定的时间又是家族祭祀的神庙。

圆形布局呈螺旋阶梯向下的屋顶,成为家庭用水回收处理的“水池”。洗澡,洗衣等“灰水”被收聚到圆形屋顶的最高处,沿着缓缓的阶梯蜿蜒而下,流过活性炭覆盖层等净水设施,在最低处被收集再利用,缓解紧张的水资源,又能有效隔绝沙漠强烈的阳光对建筑的“烘烤”。 面朝西南扇形结构的垂直水培农场支架,能比传统农作种植方式节约2/3水资源。在蔬菜繁盛后。在炎热的白天也是一处遮荫设施。到了夜晚凌晨,卷下捕雾网,迎着西南吹来的风,沙漠空气中那么一点珍贵水源被收集起来汇聚在底部,可以直接供给垂直农场,或作他用。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2张图片


祖母辈的核心家庭和母亲辈的外延家庭住宅围绕着中心共享庭院,形成一个一个多代共居的圆形组团。延续他们传统民居的方位,在东面设置主入口。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过度如拨洋葱一般层层递进,在具有很好连贯性的同时又具有独立性。 从东面街道和社区的公共空间进入,从内往外依次是:庭院的家族公共空间,到家庭的公共空间-客厅,私密空间-卧室,半公共的餐厅和厨房,半公共的私家庭院和家庭作坊,临街家庭小商业,再到社区组织。如果有新的外延家庭组成,扇形的组织方式也很容易往外扩增加新的房屋。如果不幸有家族成员去世,按照传统,他的那一块房屋会被拆空,  让穿过的风清除这一切。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3张图片


▼洪水

历史和政治原因让小镇的建筑规划没有遵循规划的基本原则,大部分居民建筑和公共建筑直接建在洪水线以下。在最近的2013年,这个小镇又一次遭遇了洪水的袭击。大量的校园建筑和居民房屋汽车被淹没。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4张图片


为了预防这338公顷的土地再被淹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在河道上的缓冲坝,能分级处理26,000,000加仑洪水。水流在每个坝得到减速,过滤,分流和吸收。从最初的速度183平方英尺/  秒,减速到28平方英尺/  秒。洪水坝的设计根据25年/次的洪水量计算。分流系统以一百年一次的洪水量为标准。堤坝主要材料为泥土和水泥,造价低廉:由当地泥土与波特兰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5张图片


▼社区活动中心

防洪泄洪坝本身也是公共景观的中心,每个堤坝在一年中大部分没有洪水的时候分别兼具各种功能,成为社区主要的商业中心和休闲中心。在原先社区商业街广场节点上,最大的防洪坝延续原有商业活动功能,新增加苗圃,手工艺品商铺,餐厅等小商业街,开敞的广场根据季节时间变成农贸市场,小吃节,或宗教聚会游行场所。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6张图片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7张图片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8张图片

其余4个堤坝也被用作露天剧场,果林,运动场,社区公园等等。


▼植被

当纳瓦霍人祖先来到这块土地时,他们叫这片土地“T'iis ts'ooznideeshgiizh ”,意思是“小树林里的峡谷”。在满是蓼木和棉白杨的树林里,他们主要种植以被称为“三姐妹”的玉米,豆子和南瓜为主。之后的过度放牧和战争让这个地方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漠。现在的农作物更多是依赖外地输送。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19张图片


我们种植目的是要把家庭农业生产,社区林业与商业和生态环境修复整合起来。从小尺度的家庭垂直农场,逐渐恢复农业传统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到中等尺度的社区苗圃和民族手工业原材料种植园,建立更大范围民族特色产品的产业链;再到大尺度的生态修复林。 最先种植迅速生长的耐旱型本土植物如棉白杨等,形成防风带。春秋交替种植杜松(Juniper)和矮松(pinyonpine)等,逐渐增加土壤有机成分和水分,为下一阶段更多更脆弱的本土原有植被繁衍作准备。第三阶段再逐步覆盖原多样化的本土植被。通过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恢复土壤平衡,固定山体滑坡,从根本上控制洪水。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20张图片


大型的耐性较好的果木被种在水坝背面,河道边上。用于过滤洪水,保护后面的更脆弱的树种。多层次的果林从高的胡桃树,杏树,桃树,到中等灌木层的各种浆果,月见草等,到地被层的枸杞和黑醋栗等。

在房屋组团周围,主要是防风遮荫的林木和净水植物,主要是牧豆树,白棒树,地被灌木有一枝黄,滨藜,苦木,女贞,白浆果等。


▼后记

这个项目并不寻求什么“宏大叙事”。在各种历史民族政治条件限制下,景观师似乎并不能从宏观上改变什么。如某评委写到“这是个依然处于70年代的文化背景下的场地”,景观和建筑师无法将把像处理纽约那样的城市项目那种野心勃勃的心态带过来。 面对这样充满了各种混乱与局限的场地,当我们逐渐把各种细微的事物整理拼凑出来,竟发现每一个处都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改善,渐渐得,一个更美好的拼图就清晰完整起来。整个过程中最触动我的是导师劳瑞欧林的一句闲话:“我们也许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呈现他们更好的一面”。如何让“他们更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是我们整个探索过程的目标。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21张图片


感谢曾春兰投稿!欢迎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分享!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2015 ASLA STUDENT AWARDS更多内容。

-THE END-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22张图片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设计作品篇】Laurie Olin Studio, PennDesign第23张图片                     

专筑粮仓——互动式资料分享平台

汇集众多高价值的设计资料,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专筑将同您一起构建全球最大的设计资料库!

粮仓资料2群new:204369168  
专筑粮仓资料2群

学习,交流,群分享定期更新大量资料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未标明来源或作者,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致电,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50 articles)


一条做设计的狗 (62 articles)


海外名校 (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