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特约建筑评论人每筑建文将本文授权「专筑网」                                                                                                

【每筑微评】穆威生于1982年,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后在西班牙和挪威从事建筑实践和建筑教育。这样的经历让他偏于早熟。穆威说:“作为建筑师,不要把美学作为建筑的基本目的,必须要强调建筑有很多它自身的属性,……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于它,你可以希望它长得好看,却不能强求它一定要好看!”

数字自然/Digital Nature
                                                                                                                                                             作者:赵敏

穆威生于1982年,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先后在西班牙和挪威从事建筑实践和建筑教育。这样的经历让他的人生阅历偏于早熟。
穆威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作为设计课的教师在华中科技大学二年级授课,他发现这里对学生们的评价方式是非常传统的——学生建筑设计课的成绩基本上是按照过程、结果打分,而这个分数和今后学生们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差距却很大。他写了《关于设计的十条不可见原则》,作为备课教案,他和学生交代了做建筑师应该领会的东西,让他们知道建筑师的学习实际上有很多是和分数没有关系的。

美有形式么?

穆威说,建筑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形式,是建造的结果。它不论是石头的、木头的,亦或是混凝土的,都需要具备几何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公众很自然地会把建筑师等同于设计师、艺术家,因为他们觉得建筑师要学习绘画,要懂雕塑,还要会搞所谓的形体设计(也称立体构成)……但几何属性只是建筑学作为物理呈现的某个属性之一。建筑学里面有太多的属性与几何属性无关。简单地说,很多房子并不是以好看为设计的目的,这也是建筑学课程中大家常常讨论的问题。穆威若有所思:“学生们在课上经常问我,形式主义的东西到底有多重要?设计总图是不是好看,造型是不是好看?我想,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好看’的需要已经完全脱离了建筑学最早出现的目的。原始人盖房子绝不是为了好看,而是需要遮风避雨;宗教建筑的出现,让建筑开始以礼仪的方式来呈现,至此,建筑开始具有纪念性了;现在的建筑已经承载了许多它原来不应承载的、更多的意念,比如社会的叙事,建筑的欲念,建筑的象征等等……我经常和学生们讲,作为建筑师,不要把美学作为建筑的基本目的,必须要强调建筑有很多它自身的属性,你需要把建筑当作有生命的物质,就像你的朋友一样。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于它,你可以希望它长得好看,却不能强求它一定要好看!建筑师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建筑经常沟通,知道在每个项目里面它的第一需求是什么。”

在穆威的心中,对于很多项目,美真的不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廉价的建筑,包括刚刚获得普利茨克奖的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不少建筑,它们更加强调实用性、功能性,还有空间的存在。随着社会经济提升以及对建筑需求的增加,逐渐出现了奢侈品类型的建筑,像扎哈设计的建筑,它可以设计的鹤立独群,成为地标性的建筑物。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建筑来讲,设计城市建筑绝不是参加选美比赛,建筑们也不是像穿着比基尼一样互相攀比谁更漂亮。

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责任。

穆威认为:“建筑学在当下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状态。而在古典主义时期,西方建筑更多呈现的是一种宗教特质,那时甚至没有居住建筑的类型,中国的建筑与西方相反,它以居住建筑(和宫殿建筑)为主,居住建筑做的大一点,颜色变化一些就可以成为宗教建筑。因此,建筑学在古典主义时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推进。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们逐渐步入后殖民时代,或者也可称为全球消费时代。现在你可能会消费一条新闻,一条绯闻、艳照门,诸如此类的很多东西。一条新闻的价值可能不是它本身的内容,它里面关联着太多你想消费的价值点。建筑学也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建筑师也会变得更加不同。在我们熟悉的建筑师里,有像谢英俊那样和农民一样在田间地头干活的,他追求的是返璞归真;也有的建筑师在设计院里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建筑,还有建筑大师做的设计是城市的奢侈品,就像LV、或者GUCCI的包包,不是谁都能消费得起的。”

学进去,学出来

穆威告诉学生们,建筑学要“学进去,学出来”,这是他对某些疯狂而努力学习建筑学,痴迷于建筑,生活中充满建筑思考的同学发出的一条警告。他说,这样的学生会面临另外一种危机,他们会变得语境非常狭窄,就像一群即将走入死胡同的人却茫然不知。其实,建筑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很放松的状态。首先,建筑学习应该把建筑的构造、结构形式、历史……都全面掌握。但另一方面,生活本身是轻松的,很多建筑的使用者不希望在建筑里面有那么多思考,不是每个人都会希望拥有路易康的建筑,或者那些宗教主义的建筑,很多使用者不会思考建筑师真正在想什么。而作为建筑师,你必须思考普通大众对生活经历的体验,要回到一种很轻松的状态,就是要做到举重若轻。穆威把成熟的建筑师比作武林高手,将那些对设计的理解和功力都隐藏在自己能接受的范畴内,用一种大家很乐意接受的方式,轻松地呈现出来。他说:“我见过一些学生,他们的设计看起来充满了复仇感,里面包含着很多富有仪式感的空间,建筑则是喃喃自语的样子,说着一些别人不在乎,但是却很有建筑学价值的话。这就是建筑设计的另一个极端,我认为这是走火入魔。”

穆威的实践

第一次看到“穆威”的名字,是在2010年。他曾参与了上海世博会挪威馆的设计,那一年,他的预制胶合木建筑在这次盛会上成了亮点。回国后,他用这个富有发展潜力的环保材料搭建了两所特殊的建筑——天空之城和石榴居,两个项目完全是他作为设计师主导完成。石榴居项目,是穆威作为设计师,他的学生们参加了建造过程的工程实践,并以此项目作为建筑教学的一部分。“天空之城”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穆威说:“我和拉图尔自然生活的创始人王晨风合作,共同策划了这个项目。朋友认为中国的小孩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不让孩子们摸泥土、干活,而他非常主张要学习德国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多参与盖房子,做手工等等劳动。我们就萌发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让小孩们盖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从建筑教育的角度,我也想尝试能不能把建筑学的训练下放到青少年甚至幼儿阶段。我们一拍即合。最后我们组织了一个36个小孩(最小的5岁,最大的12岁)参加的工作营,他们完全像建筑学的学生一样,需要前期画草图,做模型,讲方案……我们把大家的奇思妙想整合到一起,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房子盖出来。”

这两个项目都属于带有高度参与性的、预制类生态建筑。穆威之所以致力投入到这样的工程项目中,跟他在海外的经历有关。他在挪威的时候就深深地被当地的木建筑吸引,并考取了相关设计执照。他很清楚木结构建筑的优点。穆威说:“回国之后,我也注意到一些现象,比如中国每年建设的房子,有80%是没有建筑师参与的。那些有建筑师参与的工程大多分布在城市,农民自建房、城乡结合部的房子都没有人为之做设计。一些建造方法很不安全,比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暴漏了不少建筑防震安全的问题。在中国,自建房倒塌的新闻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城中村成为城市中最尴尬、最诡异的建筑,没有设计师为它们服务。我的设计理想是服务于这些人,我想建立一种规模服务的建筑体系。后来我想到要让建筑设计的如宜家的家居一样,成为一套可拼装的体系。我想让建筑的材料具有亲和力,同时它们是预制的,如果在产品中附带一套图纸,你就可以把自家的建筑拼装起来。”

另外,穆威发现在中国如果想做预制建筑,混凝土因为不太生态环保,而钢结构由于价格过高,两者都是不可取的。挪威的生活,让穆威对于竹木结构情有独钟。在中国,木材是稀缺的,在建筑上面使用的很多木材都需要从海外进口,木建筑很昂贵。一次偶然的机会,穆威在林科院了解到他们有一种技术可以把竹子做成竹席,再通过热压的方式,成为竹预制材料,类似于混凝土浇筑用的竹模板。但这种材料的密度和强度经过测试,它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建筑需求,甚至比木结构的强度还高2-3倍。穆威表达了他的愿望:“中国的竹子产量丰富,储备充足,而且它是速生材料,所以我想能不能把竹子通过工业化的生产,变成可以拼装的、套装式房子的配件,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建造。”

穆威想为那些没钱找建筑师设计,又不得不自己盖房子的人做点事情。他说,这样做的前提是,建筑师的前期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把所有的节点都考虑周详,才能降低建造的复杂性。因为不仅施工人员能看懂你的图纸,更要让一般的民众都能照着说明盖房子。

在石榴居的设计里,穆威尝试着把主体建筑的连接手段简化为拧螺丝的单一方法。这样他的学生们就都可以参与建造。他事先把图纸节点,还有预制连接件的钢片都做好,学生们只要按照图纸对位,把螺栓拧好,再把一榀榀的桁架都连接起来,房子就盖好了。这符合穆威的初衷,他希望建造过程可以融合更多人的参与,这样施工队的劳动强度也可以大大地降低。穆威说:“实际上,竹木结构的产品是非常舒适的,而且它属于轻质结构,结构的整体重量比砖混、混凝土结构大约轻三分之二,而且这种竹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可回收性能还会更好。”  

穆威告诉我,竹木建筑在建造周期上优势明显。它比现在常见的混凝土建筑更节省时间和人工。以天空之城为例,工程的建设周期只有一个月,所有材料加工的时间算起来只有一个礼拜,安装就更快了。而混凝土建筑养护通常需要等待,周期比较长。此外,木建筑在国际上已经可以盖到九层、十层的高度。依他个人的观点,竹建筑在四层以下比钢结构有它的优势,但如果盖到四层以上,随着结构抗剪要求的提高,竹材在用量上就将大大增加,反而变得浪费了。

80后的互联网工具

谈到自己出生的1980年代,穆威说,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特质与风貌,80后建筑师有很多不同于前辈建筑师们的地方。80后们在童年时代的生活很接近70后,物质匮乏,服装统一,大家听着同样的歌曲;大学时代,赶上互联网时代的爆发式到来,青年建筑师们的手绘功夫还不成熟,就要同时适应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因此,80后依靠过纸质媒体、互联网,他们的学习经历逐渐变成一种很开放的模式,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状态。80后的建筑师更容易在年轻时就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利用互联网的工具疯狂地把很多具体的工作做出来。

网络化,国际化的双重洗礼,让80后建筑师对建筑的反思比前辈们更早。建筑师周榕曾经评价80后是‘小清新’——他们不关心宏大叙事,也不关心中国现代建筑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更容易关心自己的兴趣点。比如,有人偏爱砌砖头,有人喜欢做混凝土。‘清’是指信息化时代学习的密度,可以让他们思考的问题很容易在小范围内变得清晰,‘新’是指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会更强。穆威正是这样一个年少早熟,勤于思考,充满朝气的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个人主要作品:

1.天空之城
建筑师:穆威、左颂玟(Sam Cho)、余辉
地点:中国武汉
责任建筑师:余辉
结构:原竹
建造:拉图尔自然生活39个家庭和先进建筑实验室学生志愿者
面积:100平方米
年份:2013
摄影:李晓,蒋蒋等
本次儿童建造活动由拉图尔自然生活组织,36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参与了为期三个月的周末建造工作营。“天空之城”是一个实验建筑,或者说尝试用这样的一次建造来探索建筑的边界在何处,在我们三十岁的时候。
很难说“天空之城”是一个房子或者建筑,因为在我眼中它是一座属于儿童的城市;很难说“天空之城”是建筑师设计的,因为39个小小建筑师用草图和模型勾勒了他们心目当中的设计;我甚至很难把它称作完全的人造物,因为鲜活的竹子是建筑一部分,让漂浮的城市有着生长的可能。
2012年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混凝土,消耗了全球42%的铝材,越来越少的建筑师懂得钢筋混混凝土之外的建造方式,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也让孩子的童年被更多的培训课程充斥,“天空之城”以建筑为主题,通过让孩子亲自参与建造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房子,让孩子们更真切地了解自然、工具、建造甚至生活本身。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3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4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5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6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7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8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9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0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1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2张图片

2.丝房
建筑师:穆威、万谦
合作团队:王晨风(拉图尔自然生活)盖念学社(IaL)(蒋博尧王晶石周延方芳杜恬冯梓原葛碧苑郭豪胡彬岩李航李昊李婳王南薰)
“丝房”是和拉图尔自然生活继“天空之城”之后的第二次儿童自然建造活动。这次我们选择了一片樟树林作为场地,40个6-12岁的孩子和家庭共同参与和建造。从三月到六月的每个周末,我们将家长和孩子聚集在建筑学院,从场地认知开始,每个孩子都需要提交草图和草模,并在建筑师指导下进行尺度和基本建筑知识的培训,五月份开始我们开始在树林里搭建真正的丝房。
“丝房”是一个在樟树林见被树木定义的建筑,樟树是环境,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师通过和孩子们反复进行的材料实验,用钢丝形成的空间结构作为丝房的主体结构,白色麻绳作为维护结构来定义建筑的外观。建筑没有图纸,而是用孩子的眼睛在树林里发掘隐形的建筑,建筑师提供在树林间编制空间的方式,因为孩子这个特殊群体的加入,“建筑”更像是一个硕大的林间玩具,实验性的构造,被树木定义的外观,童趣塑造的内部流线: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建筑,因为丝房没有基础,没有柱子和横梁,甚至没有任何一个杆件的存在。但丝房重新诠释了了建筑的可能性,拓展了建筑学的边界,建筑学这个古老的学科,存在的四个问题在拉图尔儿童自然工坊之中被注入了新的答案:谁来设计?谁来建造?用怎样的结构?谁来使用?孩子是建造行为的主体,家长是孩子思想的放大器,建筑师提供了建造的基本方式,树林提供了建筑的隐形形态。丝房是儿童自然建造的又一次尝试,可以随时终止,更可以无边界的继续下去。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3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4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5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6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7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8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19张图片

3.石榴居
建筑师:穆威、周超、余辉
建造地点: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
设计时间:2011.04
建造时间:2012.10
占地面积:100m2
建筑面积:60m2
结构形式:胶合竹门式钢架
建筑层数:地上1层
主要用材:胶合竹材,木材,方钢,镀锌铁皮
建造团队:4名工人,志愿者团队30人
合作单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石榴居是一次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实验,坐落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内,并与建筑系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石榴居”的所有构件都在工厂预制,并现场装配而成,整个建造过程由20余名学生志愿者和少量工人在25天内完成。石榴居采用胶合竹作为结构材料,整体预制。主体结构采用30mm*600mm的门式钢架体系,建筑结构在室内直接暴露并成为可使用的家居和储物空间。我们相信这是一个被放大化的竹制家具,轻型的预制体系只需要点式桩基,全部主体构件和次级结构件均来自工厂,现场工人只需要进行对位装配,建造速度快,而且其中85%的主体构件可以被拆解,重复建造。作为竹木建筑体系,材料本身的优良热工性能,竹材在内饰的亲和力以及通过构造解决的保温隔热防水等问题,让石榴居并不是一个临时建筑。石榴居宽6m,长10m,门式钢架最高点6m,空间充沛,造价和混凝土结构持平。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0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1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2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3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4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5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6张图片

4 舞蹈之树
该项目为受邀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设计的一个装置,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活动空间。我们尝试将“树”作为数字技术的操作对象,将设计过程设定为:选择树形;树形扫描;基于数字模型将树“解剖”,进行展示空间设计;将数字模型传输给数控切割机对树进行塑形;将预切割的树进行现场安装。数字技术的应用让建筑获得最佳的空间舒适度,使建筑以场地内的现存树木来营造院落空间,辅助建筑师用最小的立面面积获得最大的院落面积,这是传统建筑设计方法无法做到的。依托三维全尺寸扫描技术和数控切割技术,选择自然物体作为建筑材料成为可能。设计完成后,我们反思设计似乎有技术使用过度的嫌疑,但不可否认设计过程中技术带来的对于材料形态和空间多维潜能挖掘的快感令人欲罢不能。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7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8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29张图片
注:
1.本文原载于ikuku建筑网《每筑建文》专栏,写于2014年。
2. 穆威,1982年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固化学院,挪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员,先后在西班牙和挪威从事建筑教育和实践,2010年回国,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AaL)主持人,华科优建(武汉)工程信息发展有限公司(ACID)总建筑师,同时在西班牙、挪威、英国等多所建筑学院兼任客座教师。
3.赵敏,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清华大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特约副主编、《建筑知识(a+a)》特约评论人、Ikuku建筑网特约评论人、非常设计师网特邀资深设计评论人、专筑网特约建筑评论人,独立撰稿人。
每筑建文发布宗旨忠实记录当代华人建筑领域的事件、人物、作品和声音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思潮汇聚中华建筑智慧
更多内容详见
中国建筑纪实网官方网站:http://www.archi-nonfiction.com
投稿请发特定邮箱:meizhujianwen@163.com,或者mzjwikuku@163.com
新浪微博:@每筑建文
新浪微博话题:#每筑建文#
参与讨论微信平台:微信加MEI-ZHU-JIAN-WEN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十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穆威第30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780 articles)


每筑建文 (141 articles)


建筑师 (858 articles)


建筑设计 (1741 articles)


建筑学院 (49 articles)


建筑实践 (6 articles)


建筑教育 (8 articles)


城市规划 (242 articles)


建筑结构 (2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