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 MornEdu   

        本周的主题是找出我们作为建筑师【思考建筑的角度】,简单的说就是找出“你最喜欢做的事”,或者找出“你所做的事与其他设计师有什么不同”也行,然后给自己贴个标签。这种标签例子无数,比如上次活动我们提到过的坂本一成,他是通过设计来打破住宅对人生活的限制,伊东丰雄,通过在室内营造一种室外的感觉来让使用者更自由。每个设计师都有这种标签,基于这样的一个标签,结合着个人实践经验和理论的积累,逐渐就会发展出自己的建筑思想。

        今天以库哈斯为例子,先八一八【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然后探讨咱们应该怎么做。


库哈斯的童年

        这故事得从头开始说。库哈斯生在荷兰鹿特丹。荷兰我们都知道,很开放的国家,自由程度不比美国低,同性恋就不说了哈,妓女可以在大街橱窗上表演那个,毒品可以在咖啡店光明正大的尝,是个基本上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新的逻辑取代的地方,什么事情都能谈,谁都可以站出来批判。库哈斯就出生在二战快结束那会的荷兰。

        库哈斯老爹是个导演也是作家,借着跟爹爹学的手艺,十七八九岁那会就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开始打工。一开始是给《海牙邮报》和一些文化类杂志写稿子,内容主要是反映那会的时代现状,说白了就是反映战后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高中毕业之后还在好莱坞写过剧本。打工挣的钱全都花在和哥们搞的电影社团里拍电影了(图1)。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图片
图1:看着像个乐队,其实是个电影剧组。中间那个一米九,瘦长身板,鹰眼有神,招风耳,勾鼻刀嘴的是库哈斯

        毕竟是小社团,钱不多,所以剧本是库哈斯、导演是库哈斯、拍摄是库哈斯、演员也有库哈斯。积累着奋斗了好几年,在各路的支持下,出了一部院线电影,讲述时代下人与人的关系,结尾还畅想了世界末日,暗讽人的冷淡。电影找不到,据说是剧情内容和演技都很不错,但可能是库哈斯记者当的太多了,细节的描绘和背后含义的表达可能太过于深奥,而且批判的意思略微有点过,老百姓看不懂。院线商业片就这样成了一部艺术片,说白了就是没人看,播了不到两个星期就下架了。

        电影拍黄了,血本无归,家人对电影梦的支持力度不高,库哈斯就成了无业游民。现实逼迫下就想起了他爷爷,是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他就觉得,哎建筑、电影,最终表现形式不太一样,但具体的过程好像差不多嘛,都是从实际的社会情况出发开始思考,画画,拼贴各种蒙太奇,各种隐喻和暗示。一个东西一个东西,据他自己描述是就这样乐呵呵的转行到 AA学了建筑。


转行建筑的诱因

        转行学建筑其实还有个不经常被提到的诱因。1966年库哈斯被叫去做了一个关于情景主义还有CONSTANT的采访。简单介绍一下:情景主义是一个思想,同时也是一个团队,是搞批判的,一有机会就会跑出来说:
你们这帮现代主义建筑师天天网格网格,平面网格立面也网格,这相当于是在不断地声明“这片地是小明的别人不能进”,“那里是小芳的别人不能进”。硬生生的把热热闹闹的一群人割裂成一个个的小群体和个人。城市网格应该是从建筑师的群体智能里涌现而来的产物!不是主体也不是重点,是私密和公共恰到好处的得到平衡、让人们能聚集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基本上情景主义就是干这事的,简单的说就是从城市化的角度批判现代人文主义建筑的一帮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批判网格的话可以看 图2 和 图3下面的小字解释;关于群体智能和涌现这两个概念,可以回复141105,我们两年前写过这个概念。)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2张图片
图2:人的行为-空间-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第二张图和第三图就可以感受到,建筑立面的存在使得公共空间有了非常明显的界线感,公共空间看起来就没那么舒服了,有种被排斥的感觉。情景主义的思想就是:基于城市网格的设计很容易就会导致这种结果的出现。见下图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3张图片
图3:这三张图对比的是传统欧式区块、现代建筑的区块和一个没有明确网格线的区块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第一张图基于网格带来的界线感非常的强,而第二张则是由建筑体块带来了很强的界线感。最终导致公共空间有比较强的排斥感。而第三张则没有这种感觉,底层原因就是网格的界线感通过改变建筑的布局和对体块进行交错放置打破了人对界线的认知。


        CONSTANT 就是这里团队里的一人,叫库哈斯去采访那会是 CONSTANT刚完成 The Covered City不久。The Covered City是个设计概念(图4),也是对城市网格的批判。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4张图片
图4:左:The Covered City, 平面理念
         右:The Covered City 剖面。可以看到地面切线上有很多小东西,那些是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树,参照可知 The Covered City 这巨构的尺度。同时也可以看到这方案是把一个城市当做一个建筑整体来考虑空间,与传统上城市作为 N 个建筑排排站是两个路子


        The Covered City是直接保留场地原有的样子,首层架空,在高处架设一个巨大的迷宫一样的空间群,空间连空间,在空间上面再造新的空间。这样一来,整个城市就是一个纯粹由空间的堆积形成的复杂体系。从平面上也会看到一些网格,但这些网格在界限和归属权方面含义很弱,所以不会把人群割裂成无数个个体。同时首层架空使得城市的范围也变得模糊,当一个人站在架空的城市底下的时候,他到底是在城市里还是不在城市里呢?城市的边界变得暧昧,城里人和外来人口的芥蒂就弱化了。

        库哈斯平时不太提到CONSTANT 和情景主义。但流言碎语的也总有人分析:你看情景主义搞的是赤裸裸的批判。库哈斯呢,当了这么多年记者,批判人际关系冷漠的事也没少干。拍电影这么多年,画画也不差,老爷子又是搞建筑的,建筑方面不说很厉害也是很熟的。所以情景主义的事情确实很适合库哈斯。再加上成名后库哈斯的个性和思想主张,和情景主义的批判风格也挺类似,所以很多人也都认为 CONSTANT 对于促成库哈斯学建筑这事助力很大。


成名前,库哈斯的建筑思考

        转行建筑后,库哈斯的第一个完整作品应该是他的毕业设计,起源是对柏林墙的调研。柏林墙我们都知道,反法西斯防卫墙,并列的两堵城墙,中间有层夹缝空间。是为了阻止东西柏林之间人员自由往来的界线,表面上和前面提到的城市网格是同一种东西。但那么老高的墙,除了墙只能看到天,再加上战争和冷战背景,老百姓多少都会有墙的对面是美好的伊甸园这种幻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柏林墙虽然是界限却没有对人们产生太多的排斥力,这和城市网格就又不太一样。(图5)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5张图片
图5:柏林墙作为两个区域之间的强硬界线,带来的感觉却和情景主义对界线的批判不太一样。库哈斯对这种界线很感兴趣,直接应用到了毕业设计当中。

        库哈斯的毕业设计探讨的就是柏林墙的这个特性。场地是伦敦,沿用柏林墙两层城墙的形式,但是放大 N 倍,在两层城墙中间幻想一个美好的伊甸园。这样一来,伦敦城就会被这样的一个城墙巨构划分为南北两大片,加上伦敦的生活压力其实很大,南北的人自然都会觉得墙的对面很不错,对美好生活的畅想会促使南北的人向两层城墙中间的巨构空间聚集。(图6-图8)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6张图片
图6:毕设中对柏林墙的借鉴,并列的两堵墙中间安置各种空间。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7张图片
图7:应用柏林墙这种界线带来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上图中的两堵高墙就会有促使周边的人开始往高墙内部聚集。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8张图片
图8:伦敦城区因此而被分割成南北两大片。两堵墙中间创造的空间被定义为好的地方,南北伦敦城区则是烂地方。好的地方人越来越多,烂的地方逐渐荒弃。


        你看南北伦敦的人向巨构伊甸园聚集,南北原有的城市就会逐渐被荒弃。这样一来城市原有的网格、界限还有生活状态就会完全被打破,这可以直接理解为是一种对城市现有网格的直接无视。另一方面,伦敦城区的界限范围也变得很暧昧,伦敦到底指的是在地图上圈出来的区域,还是那个巨构体块?如果伦敦所指的是体块,那伦敦的界限就是那两堵高墙,但这种高墙却不会给人芥蒂和排斥感,反而是一种对另一侧美好世界的向往。库哈斯把这样的理念命名为:INCLUSION & EXCLUSION,简单的说就是空间边界的模糊性,以及边界内外的反差对比关系。

        第一个基于这个思想的设计阿纳姆监狱改造。是个圆形监狱,周围一圈是牢房,中间是工作区域和水塔。库哈斯把中间的水塔干掉之后,挖了一个十字架形状的沟,一直延伸到监狱外面,在沟里安置了各种商业和公共空间,原有的监狱作为历史遗迹保留。图9-图11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9张图片
图9:左:空间分布,周边是牢房,中间是空地和水塔,这样一来只需要很少的几个人站在中间的水塔上面就可以对整个监狱的所有牢房进行监视。右:平面、立面、剖面对比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10张图片
图10:从内部看大致是这个样子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11张图片
图11:库哈斯的方案。挖了个十字架形状的坑道,一直延伸到监狱外面。 对监狱的圆形也做了一点体块上的丰富。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12张图片
图12:从场地外面往里看的效果


        这么一来原有的监狱那种内外完全分割开的两个世界就被联系在了一起,地上和地下空间也成了另一种界限内外的对比。而问题其实就出在这个地上和地下的关系,大家可以看一下图12。基于这样的处理,连把空间界限理解为是一种三维体块也做不到了。人对空间界限的认知出现了失衡,当场地内外的界限变得暧昧难以区分,场地就会变得更为开放,这相当于把公共空间的质量直接提升了一个八度。


疯狂的纽约

        这种暧昧不清的关系在后来和老婆一起对曼哈顿搞城市分析的时候得到了更充分的验证。他们尝试去挖掘城市沿革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些界面,用建筑师的方法以记者的视角对曼哈顿地区进行一次大采访。画了很多隐喻性很强的拼贴画和插图,随便找一张我个人很喜欢的放在这里,图13。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13张图片
图13:城市在海底的光缆中得到延伸(网络打破了城市生活的边界)

        估计也是闲的蛋疼,库哈斯夫妇对很多案例进行对比,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思考,最后提出的核心的观点有两个:

        第一个观点说:曼哈顿这个地方虽然是基于严密的网格涌现而来的城市,但这里的网格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而且是一个忽略了功能分布、直奔公共私密之间平衡关系的网格体系。这就使得建筑师们其实是围绕着一个已定的公共空间,通过建造和完善等等任何形式的创造,来对已有公共生活和空间质量进行组织和提升,是一种由有序产生的自由,NOISE FROM ODER。在曼哈顿公共属性是最优先的,这与当时欧洲的那种由自由产生的杂乱和公共质量低到无法被保证完全相反的情况。

        第二个观点是边界内外的对比。在曼哈顿的情况之下,大多数建筑本质上都是功能空间按照某种逻辑冲着某个具体的目的彼此叠加堆积之后的产物,建筑的造型和外立面其实只是一层表皮。这就导致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人们看到外表皮后,会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内部空间进行想象,但当走进去之后却发现完全是另外一种天地,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表演区域可以有纽伦堡、伦敦或者威尼斯之类的各种风格的主题;汤普生的剧场可以成为一艘宇宙飞船;穆雷的罗马花园本来是个学校,却可以再现古罗马的奢靡生活…… 这种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的迥然反差使得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生活变得更有激情,更加丰富。同时这种情况还有助于使城市居民逐渐逐渐的放弃掉脑子里固化了的行为模式,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融入和体会现代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这相比欧洲人文主义建筑那种外观反映室内,室内应和外观的直来直去的道德关联要好得多,人们的生活也轻松自由许多。

        两个观点说的都是城市里空间的界线这个东西,理论和情景主义差不多,但阐释的角度完全不同。结合着与这两个观点相关的所有思考,配上当时的各种插图,1972年库哈斯出版了《疯狂的纽约》这本书,一举成名。1975年和艾利娅·曾格荷里斯、还有扎哈·哈迪德一起成立了大都会事务所,也就是 OMA,再之后的事情网上说的就很多了。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从哪来?

        回过头来咱们看整个故事,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来的?是学来的么?可能吧,毕竟CONSTANT 的思想对库哈斯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只有库哈斯自己知道。但充其量我想也只能说是一点借鉴,起核心作用的应该是他从小开始的对于人情冷漠的持续关注。你看从当记者进行披露报导,到拍电影进行艺术化表达,到建筑设计里进行的尝试和探索,到从整个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彻底的反思和深入的调研.... 从写稿拍电影反应人情冷漠,到做建筑研究探讨如何通过边界解决时代的人情冷漠....整个过程不难看到人情冷漠这个始终不变的点,即是库哈斯生来就开始有所体会的时代特性,同时也是他不太喜欢的现象。也是因为二战后的这种冷漠有害库哈斯的心理卫生,所以库爸爸就搬家到了印尼,库哈斯是12岁之后才回到鹿特丹的。所以与其说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学来的,我觉得倒不如说是他持续几十年对人类的时代毛病进行批判和抗争,之后出来的。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找到无数种方式给库哈斯贴个标签,比如对抗人情冷漠,比如空间边界的打破....翻看各种对库哈斯的评论,我觉得伊东丰雄说的最棒,他说:

        库哈斯是一个将作为社会现象的建筑转变成令人反感的事件的记者,是世界上惟一的这种类型的建筑师。

        相比赫尔佐格、里伯斯金、彼得·卒姆托等等,库哈斯对于空间、建构这类东西的关注一点也不多,多数建筑师做的都是对空间的美学和价值的营造,而库哈斯则是面向时代以他做记者的方式展开对应。所以库哈斯的作品是作为时代社会现象的建筑。

        库哈斯所看到的现象是各种边界界线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一种源自空间界限的排斥。在这样的排斥下与其说人变得冷漠,不如说当代人在社会中受着各种无必要的限制,最终变得封闭、保守、排外,变得不开放,从荷兰的文化角度来说,这一点也不自由。就像他常说的:我选择建筑师职业不是为了让自已自由,而是让别人自由。


        库哈斯为时代提供了自由,所以他伟大。但就像上次公开课提到的观点,只要是人就会无意识的追求安逸,就有极强的规避损失的意愿。而且会把对现状的改变直接理解为是一种损失。库哈斯所提供的自由改变了时代,所以他越伟大,越令人反感。

        觉得伊东丰雄的定论赞,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把伊老爷爷的话精简一下,取个主干,其实只是在说库哈斯与大多数的建筑师思考建筑的角度不一样,而对于作品、对于能力直接是封口不谈。当然这也许是同为天涯人彼此留面子的一种矜持,但如果看一看建筑师们的对谈和专访,就会发现这种矜持是不是太过于普遍?印象里真没见谁是拿能力说事的。所以这种现象真的仅是一种矜持么,还是说思考的角度本身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当代的现象

        记得有个媒体做采访,当主持人询问库哈斯对中国设计师的看法时,库哈斯曾对中国建筑行业有过表面上很高的评价。他说:

        中国的年轻建筑师非常有才华,他们的设计非常含蓄、有力,充满想象力,水平和欧洲没有明显差距。

        我总觉得他老爷子其实还有后半句没说:“技术和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借助这些技术设计师要做什么样的事情”。而当今的现象就是太多设计师过分的追求技术和水平的提升,说到根本这是一种对自己权利和力量的渴望,是一种为让自己更自由的欲望。他们看的是房子,考虑如何做出一个好房子,一个自由的房子,却忘记了基本的时代、基本的文化、基本的当代人类的行为,最终一个优秀的好房子却没能给使用者真正的带来什么,没能让使用者更幸福、更自由、更....

        当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体会到这样的问题后,就开始重视文化、重视历史、重视当下人的生活方式。为了快速的弥补以前的空缺,他们选择从热点和趋势话题展开追索与思考。可热点和趋势本身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匮乏性,而且在一段时间内,热点和趋势也会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这就又导致产出的各种方案只是外观不同,但稍加追索就会发现全是同一个东西,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自此建筑沦落为了商品,成了一种满足审美与身份的谈资,却忽视了建筑的本质,忘记了建筑是一个被尊重、受欢迎,而且对城市周围有着直接影响的工具。(建筑的本质可以有无数种理解和解释,每个建筑师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

        前前后后说到底,其实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现象:以前,很多建筑师没有自己考虑建筑的角度。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们依然没有自己考虑建筑的角度。于是永远也无法理解建筑的本质,也无法产出自己的理论。

        一位记者采访建筑师的时候问:    对于准备将一生献给建筑事业的你来说,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呢?建筑师答:    建筑的本质是空间。记者又问:    那空间是干什么用的呢?建筑师思索了一阵,说:    给建筑用的.....记者:    #¥%……&*(&……¥#........... 你耍我

或许这只是个笑话,但请问:在你眼中建筑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第14张图片

                    

2eb5aecc127273057f6cbd0dacb4b830.jpg (61.75 KB, 下载次数: 945)

2eb5aecc127273057f6cbd0dacb4b830.jpg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62 articles)


建筑 (13756 articles)


建筑大师 (234 articles)


库哈斯 (14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