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建筑师的非建筑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张图片

广州市区的华南植物园里,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湖边小亭,这个1965年建成的水榭,曾是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接待过很多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都曾在这里种过树。水榭是已故岭南建筑大师郑祖良的代表作,它将现代风格与传统庭园的乡土建筑相融合,是50年前标杆性的杰作,也是1986年评选的“羊城八景”之一。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2张图片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3张图片

60年代中期,中国建筑界是迷茫的,因为中苏关系破裂,原有的苏式社会主义形式的建筑不能继续了。现代建筑和传统的庭园乡土建筑的融合,逐渐引起了建筑师们的重视。

水榭,就是那个历史背景下,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4张图片

水榭,位于广州的华南植物园,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当时因为广交会,非常多的人来到广州,因为这种需求,推动了一批现代建筑的诞生。同时,为了接待重要的高官,广州也需要一个规格比较高的贵宾接待室。这个任务,就交给了郑祖良(1914-1994),他是岭南近现代重要的建筑活动家、岭南现代园林设计与建设的核心人物,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流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等几十座园林的设计者。设计水榭时,郑祖良已经52岁,却依然能做出如此空灵、轻逸的建筑。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5张图片

水榭位于植物园里景色最好的地方。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6张图片

华南植物园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水系,水榭就建在这个水系一个很特殊的位置上。它刚好是三种不同形状的水面交汇的地方,一个景观精华所在的地方。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7张图片

水榭,从入口到临水,有21米进深,有着9处空间转折、3个方形天井,每转一次身,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8张图片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9张图片

入口时,你是不太看得到水面的。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0张图片

然后经过几次转折以后,隔着一个花格窗,第一次看到了一个深远的水景。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1张图片

接着,沿着对角线的视线望过去,我们就进入了一个被覆盖的、但是开敞的空间。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2张图片

再往右转,转到一个平台的时候,看到的是两处水景。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3张图片

一处是蜿蜒的河。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4张图片

一处是最深远的那个水面。

在方寸之间,给人空间无尽之感。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5张图片

来到最后一个平台的时候,视线被完全的打开。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6张图片

这个21米的路程,是从人工走向自然,从封闭走向开阔的过程。最后的平台,甚至连栏杆都没有,能感觉到天水一色的瞬间。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7张图片

从岭南建筑本身的特征来讲,它体现得非常好的,除了对空间流动性的追求以外,还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一个就是它非常通透,两面没有窗户,从水面掠过来的风可以完全地穿过整个水榭,烈日暴晒的时候能为游人提供阴凉。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8张图片

另外一个就是在形式上,它没有用任何传统的瓦屋顶,而是采用了细柱和薄檐。整个水榭,只用了3根细细的柱子,顶着平展的板,很能展现纤细和精致的感觉。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19张图片

传统建筑的柱子都很粗,而这个只有25厘米直径的柱子,是在这么大跨度下所能做到的最细的了。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20张图片

岭南人对丰富的季节变化不是特别敏感,而水榭,是观察各种气象变化的最佳地点。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21张图片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22张图片

华南植物园本身集中了非常多有特点的植物,水榭还会有更多不同季节的开花乔木,比如紫荆啊什么,所以这里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23张图片

令人惋惜的是,后期修缮的一些做法不是很妥当。比如墙面都贴上了瓷砖,还有,室内原本有两面是完全敞开的,可能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后期封上了玻璃。而原来窗户是很讲究的,都分上下两档,每两个错开,可以呈现不同视角的画框。
如今,这样的美感就没了……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24张图片

今天的水榭,已经被列为广州市历史建筑。之前整修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希望之后的修缮者,能够遵循历史建筑的准则,还经典以原貌。


全广州最高级的贵宾接待室第25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58 articles)


建筑师的非建筑 (36 articles)


商业建筑 (691 articles)


接待室 (3 articles)


广州 (176 articles)


传统建筑 (3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