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全球知识雷锋,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作者:于洋
从文保工作者到建筑师——卒姆托的早期实践 1968-1985(一)
于洋
目前出版的所有Zumthor的作品集的前三个作品都是一成不变的:罗马遗迹保护(1985-86),第一栋自宅(1985-86),圣苯笃教堂(1985-88)。这三个作品为Zumthor赢得了国际声誉,也就是说从1985年开始,Zumthor成为了我们熟知的那个著名瑞士建筑师。
但事实上,Zumthor从1970年便开始实践,并且在1985年以前已经做了接近20个项目。这其中至少有6个作品适合发表:1.中世纪塔楼改造(Wohnturm Casti, Lumbrein, 1970),2.Caffe de Mont客栈改造(Ustria Caffe de Mont, Vella, 1970-71),3.迪劳尔住宅(Haus Dierauer, Haldenstein, 1975-76),4.库尔瓦登学校扩建(Kreisschule, Churwalden, 1979-83),5.拉斯住宅(Haus Räth, Haldenstein, 1981-83),6.马利克斯体育馆(Mehrzweckhalle, Malix, 1981-86)。但是出于各种原因,而第1,2,3个作品从未发表,而第4,5,6三个作品虽然被发表,但却未被收入作品集。
图1:Zumthor作品年表。黑字为实施项目,灰字为未实施项目,黄色为有较详细公开资料的著名项目。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Zumthor这前20年到底做了什么?
1968年前后的职业选择
Zumthor1985年以前的经历大家也不应该陌生。他在巴塞尔接受了家具细木匠(Möbelschreiner)学徒训练。然后就像所有没升入高中的瑞士人一样,他之后进入巴塞尔艺术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Basel)学习了一年包豪斯式的基础课程,另外还有一年家具和室内设计。之后Zumthor前往纽约的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工业设计,但事实上他的大部分精力却花在两篇建筑史论文之上,当时的导师是包豪斯的Nagy第二任妻子。根据Zumthor的回忆,她经常提起老熟人密斯(注1)。1968年,回国后的Zumthor开始在格劳宾登州从事建造咨询(Bauberater)和建筑调查员(Siedlungsinventarisator)的工作。1978年(注2),Zumthor结束了10年的文保工作,正式独立开业。
注1:详见
https://www.klatmagazine.com/en/ ... the-future-07/33335
注2:关于Zumthor的开业年份存在一些争议,现行版本是1979年。但是根据员工Bearth的回忆,以及Ursprung说法,Zumthor的开业年份应当是1978年。
所有这些公开的信息都不置可否,但是却又隐藏了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Zumthor正式工作的1968年在欧洲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著名的五月风暴就发生在这一年。瑞士也不例外,苏黎世发生了Globuskrawall学生们在苏大中庭里发表各种演讲,意识形态的争论导致了学校教学方向上的混乱,建筑系内面临着“建筑还是阶级斗争”的激烈争论(注3)。
注3:关于ETH校内的分歧,详见《从约恩杨森(Jörn Janssen)到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一次高校政治事件》,安格莉卡施内尔 文,张洁 译,傅圣迪校。
图2:1968年的Globuskrawall,苏黎世
图3:1968年的反越战游行,柏林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面临着审美和学理上的挑战,人们开始向传统,日常性,异域文化寻找出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伍重的那些旅行和跨文化的观察就都发生在这种大背景下。
图4:曾经给西方建筑师诸多启发的地坑院
而在真实实践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量缺乏规划的住宅建设让城乡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当时从政经和美学等角度的批评从各种出版物中便可初见端倪,比如于1972年出版的《格纳斯威尔——资本主义下的住宅建设》«Göhnerswil: Wohnungsbau im Kaptialismus»,以及1973年出版的《建造破坏环境》«Bauen als Umweltzerstörung»。
图5:Rolf Keller的《建造破坏环境》一书中描绘了一副副过度城市化的图景
文保工作与建筑设计
在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1968年Zumthor进入文物保护部门的选择就非常耐人寻味。虽然很难从主观角度揣测,但是从客观角度来看,当时的文保部门(Bündner Heimatschutz)是一个有独立经费的非盈利机构。其不仅负责当地古建的调查和测绘,资助历史建筑修复,还提供免费的改造和咨询服务。在这样资金,立项,实施高度结合的部门,Zumthor实际上拥有比在事务所工作更大的自由度。由于职位安排,Zumthor从1968年起开始调查民居和古村落。1971年,他甚至还和一群由地质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当地学生和艺术家一起,自发的研究了Bergaglia峡谷的400余栋传统民居,这其中包括Castasegna,Soglio,Stampa等著名古村落。
图6:Lumbrein的中世纪塔楼建于1316至1317年间,是当地贵族的住宅。Zumthor将其翻新为上下两间独立住宅:下层(图中黄色)的结构被保留和局部加固,室内经过重新划分(Ausbau)。而上层住宅则采用井干(Stirckbau)工法复原,木质部分均为新建。红色为住宅用楼梯,粉色为通往储藏室的楼梯,蓝色为储藏室。
图7:下层住宅的生活区被按照传统民宅厨房(Bauernstube)的形制布置,即以两组弧形座椅为室内核心,同时衔接厨房和其他室内部分。两组座椅交界处有一根圆柱作为额外结构加固。
图8:从厨房望向客厅。窗户为平面中A。室内材料为白色抹灰,厨房采用黑色瓷砖,木质固定圆桌为卒姆托设计。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Zumthor于1970年完成了Lumbrein中世纪塔楼的改造。在这个项目中,人们可以清晰的看到Zumthor对于民居“建造”和“类型”两方面的深入了解。与此同时,Zumthor也以独立建筑师的身份工作,并且完成了Caffe de Mont客栈改造(1970-71)。在这个项目里的极具雕塑感的立面凸显了Zumthor的造型能力。
图9:Caffe de Mont客栈改造主要在背立面(平面中红色部分)。Zumthor在首层延伸了室内空间和弧形座椅。在外立面上,弧形体量表现在外,弯曲的楼梯延续了动感的空间。Rudolf Olgiati的影响显而易见
从1975年开始,Zumthor开始担任建筑调查部门(Siedlungsinventar)的负责人。此后,Zumthor系统性地发展了古建调查方法。其调查内容在之前的建筑类型,功能,城镇形态的基础上,增加了地形与路网,基础设施(比如公共喷泉),房屋类型(比如两合屋Maiensäss,三合屋Dreisässen等),结构类型,装饰,室内陈设等内容。这部分工作后来因资金问题而推迟,但是Zumthor团队仍然完成了包括Avers,Bergün,Val Calanca,Filisur,Soglio,Vrin,Fläsch在内的古村落调查。1981年,Zumthor的专著《格劳宾登州的建筑调查》«Siedlungs-Inventarisation in Graubünden»出版。该书可视为Zumthor对其10年文保工作的总结。
图10:1994年改革后已经较为完善的建筑调查图:不同等级的保护建筑,乡村发展沿革,重要立面,花园,界墙,建筑类型,公共建筑等信息都被一一记录。
与此同时,1975年调研方法上的转变也反映在Zumthor在这一时期的建成作品里。在迪劳尔住宅(1975-76)中,Zumthor就摆脱了在1970年代乡村风格中对于传统建筑的具象模仿,转而用坡屋顶等传统建筑元素来实现当代建筑构成,这使建筑看起来更加现代。其实无独有偶,Heinrich Tessenow等建筑师在20世纪早期的作品也面临着同样的话题。同时Zumthor也从这个项目开始更多展现出作为建筑师的工作方法。
图11:迪劳尔住宅位于Haldenstein村,离Zumthor的住所仅几十米距离。该建筑复杂体量被三块屋顶覆盖。屋顶的交接方式是造型重点。
图12:迪劳尔住宅的平面呈现出有机形态。在水平方向上,四个主要房间围绕一个大厅布置。在竖直方向上,建筑分为高低两个标高,二者通过中间的楼梯相连。
但是可能真正体现Zumthor建筑设计中文保底色的恐怕是他在1986年加入瑞士建筑师联盟(BSA)后代表新会员所做的一次演讲。在这次名为“格劳宾登的窗”(Bündner Fenster)的演讲中,Zumthor列举了11扇窗,并简要描述了设计特色。这些描述展现了建筑调查员才能有的海量积累,同时也显示出了惊人的设计敏感:那些窗户的深度,与墙体的齐平关系,散水的方式,让阳光进入的方式,以及固定玻璃的方式,全都通过类比而变得不言自明。与此同时,这种观察事物的细腻度也一点一滴的体现在Zumthor的施工图里。(言行一致,不过如此。)
图13:11扇窗的设计师分别为Olgiati,Menn,Obrist,Bandi,Brügger,Brosi,Liesch,Giacometti,Behles,Zoelly,以及Zumthor(右下角)。
图14:1985年Zumthor自宅西侧细部。
文化政治方面的努力
Zumthor在1979年12月的文保协会年会上被选为格劳宾登州文保部门主席团成员(Vorstandsmitglied),而这可能只是对Zumthor长期文化政治工作的一个肯定。为了保育老建筑,使其继续发挥功能,Zumthor于1974年参与建立了Pro Vita Comuna基金会。该基金会鼓励对老建筑维护翻新后进行出租,从而抑制户主由于资金问题而拆除老建筑。因为即使在瑞士,协会明令的保护建筑也会因为资金和老化问题而被拆除,最痛心的例子可能就是1989年被户主强拆的名作Villa Böhler。另外Zumthor也积极参与建筑审批决策,积极反对破坏当地城乡秩序的大型项目,比如在格劳宾登州交界的大型高速公路休息站“海蒂之家”,比如Landquart的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反迪斯尼化,反高速公路文化)。另外Zumthor也曾积极拓展文保协会的资助范围,比如正是因为文保协会的资助,Zumthor的圣苯笃教堂才在暂停一年后最终得以建成。这也是文保协会资助的第一个新建项目(以往均为修复和翻新)。这些例子可能只是格劳宾登州文化政治工作的冰山一角,Zumthor更大的贡献是让文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深入到山区:教堂出了问题,老房子出了问题,山民会首先想到文保协会(Bündner Heimatschutz)。
图15:拆除前的Villa Böhler
1978年Zumthor与Rudolf Fontana共同组建了瑞士制造联盟(Schweizerische Werkbund SWB,以下简称“制联”)的格劳宾登州分会(SWB-Ortsgruppe Graubünden,以下简称“格联”)。如果说文保协会是Zumthor为在保护建筑领域的阵地,那“格联”就是Zumthor在新建建筑领域的阵地。当时的“建盟BSA”与“建协SIA”在瑞士推行着主流的晚期现代主义建筑,而新成立的“格联”则试图推行一种当代地域风格(Regionalism)以取代业已过时的乡土风格(Heimatschutzstil)。于是在1980年初期,“格联”推动了一系列学术活动,比如“瑞士新建筑”论坛。该论坛邀请了一系列瑞士新锐建筑师来格劳宾登讲座,其中包括Herzog de Meuron,Roger Diener,Arthur Rüegg,Rudolf Olgiati,Fritz Haller,Daniel Marques等建筑师。不仅如此,Zumthor还以“格联”为平台设立了旨在鼓励当地地域风格的建筑奖(Gute Bauten Graubünden),并于1987年第一次提名了11座优秀建筑。也正是从这一年前起,经过10年漫长的推动,格劳宾登州终于形成了一种能够广泛传播的地域主义设计风格。
图16:格联海报
图17:2017年第五届Gute Bauten Graubünden建筑奖的海报
Zumthor的文化政治工作有众多同志支持,这其中不仅包括建筑师,也包括与Zumthor持有相似审美趣味和价值观的工程师。1986年那张著名的合影在某种成都市就是当时格劳宾登洲建筑文化图景的一个缩影。
图18:(从左至右):Walter Bieler(工程师), Rudolf Fontana, Annalisa Zumthor, Peter Calonder, Peter Zumthor, Hans Jörg Ruch, Valentin Bearth, Hannes Gruber
而这个团体当中显然也包括在Zumthor事务所工作过的著名的工程师Jürg Conzett,以及另一位类似的工程师Walter Bieler。后面将会详细提到,这批受Zumthor影响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改变了山区桥梁,挡土墙,河堤等基础设施的设计文化。
但这里可能最不应当忘记的是与Zumthor合作了绝大部分重要项目的(御用)工程师Jürg Buchli。1971年 Zumthor和Buchli合伙在Haldenstein村里买了一栋房,从此便一直是邻居。Buchli老人家默默无闻地帮Zumthor解决了大部分技术问题,同时也在山区主导一些根本无人问津的地下管道改造工程。2016年,年仅66岁的Buchli去世,Zumthor随后在瑞士最权威的会刊上发表了亲自撰写的悼文。
图19:2016年Tec21会刊上的悼文
山区地域主义风格的形成
1978年,退出一线文保工作的Zumthor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论研究和建筑设计中。再一次,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点,因为就在一年之前的1977年,Luigi Snozzi提出了著名的Monte Carasso城镇空间规划方案。该方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推翻了当地政府在老城之外另建新城的主张。Snozzi首先将原先的城镇中心的老修道院修复,并作为城镇中心投入使用。其次在Snozzi的规划主张通过与老城一致的建筑类型来拓展城市。最后对于高密度的现代集合住宅,Snozzi的做法是将其作为空间上的边界用以限定居住用地的领域。
图20:Monte Carasso平面图与Snozzi项目
图21:1977年版的修道院平面图
图22:1977年版的修道院模型
这里之所以花笔墨介绍Monte Carasso是因为,Luigi Snozzi的做法以及背后的城市思想引起了Zumthor的乃至整个瑞士建筑界的高度关注。Zumthor在之后的几个项目中相当程度上受到了Snozzi的影响。比如在库尔瓦登学校扩建(1979-83)项目中,Zumthor复制了现存教室的体量和形制,并且强化了学校向自然延伸的空间格局。在Vicosoprano乡村扩建研究(1980)中,Zumthor一方面试图通过与古村落一致的住宅类型来设计新的住宅组团,另一方面鼓励集中新建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包括1985年的Bener住区设计竞赛,Zumthor用住宅体量定义老城边界的做法完全符合提契诺学派的主张。但是仅就设计语言而言,Zumthor采用的是流行的后现代主义。
图23:1979年Churwalden竞标时的模型和总平
图24:1980年的Vicosoprano乡村扩建研究
图25:1985年Chur的住区竞赛总平
1981年,当库尔瓦登学校扩建项目进行到后期时,Zumthor获得了下一阶段的两个重要项目:拉斯住宅(Haus Räth, Haldenstein, 1981-83)和马利克斯体育馆(Mehrzweckhalle, Malix, 1981-86)。在这两个项目中,Zumthor明显已经放弃了之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即放弃了对于建筑构件的符号化引用,而仅仅保留了在格劳宾登州大部分地区所要求的坡屋顶。值得注意的是,在1981-1982年间,Roger Diener,Herzog & de Meuron等著名建筑师也放弃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这实际上是那个年代瑞士先锋建筑师的共同选择。但Zumthor并没有直接回到“零度”(注4)的建筑创作状态,而是采用了隐喻的手法继续与古代建筑原型发生关系。比如拉斯住宅的形制与库尔当地马车行(alte Fuhrhalterei)一致,在内院则用柱廊强化别墅(Villa)的气质。而马利克斯体育馆的空间组合则与当地三分式农宅(Dreisässhaus)如出一辙,而外部的立面三段式划分则强化了宫殿(Palazzo)的气质。但所有这些隐喻的做法都被Zumthor用建造语言充分合理化了,也就是说建筑里不存在没有建造依据的空间,符号和装饰。但不得不说,“建造”(Tectonic)作为一种建筑语言,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依然是隐匿在形式语言背后的,它并没有被主动表现。
注4:罗兰巴特提出了“零度写作”的概念,指的是挖掘写作的基本状态而抛弃风格化的辞藻。与之相似,设计中零度的状态指的是探索建筑中的基本关系而抛弃个人化合风格化的标签。
图26:Haus Räth的内院格局(当地实际上没有内院居住类型)
图27:Alte Fuhrhalterei的内院格局
图28:Malix体育馆与山地及当地民居的关系
图29:Malix体育馆正面的三段式构图,外立面采用预制混凝土建造,与石材建造意向一致。
到1985年的两个主要作品,Zumthor依然在使用一套基于类型的形式策略。其中自宅(1985-86)可以被视为农舍(Bauernhof)与别墅的结合体,其中住宅与花园依然保持着严谨的几何关系。而罗马遗迹保护(1985-86)依然可以视为用屋形构架对原来罗马别墅的隐喻,尤其是窗口对遗迹入口的提示,以及微微隆起的对称山花。但尽管如此,这些形式语言已经隐匿在建造语言之后。具体而言:所有的构件尺寸都减到最小,包括柱子,雨水管,门框,木棍等。另外用超细尺寸的材料对建筑进行大面积“包裹”产生了艺术效果。通过这些处理,构件的具象性(figurative)被弱化,材料的表现性和抽象性被强化,于是人们对于建筑的阅读就从具体的形式和符号,转变为材料带来的直觉感知。而这在设计策略层面与Herzog & de Meuron所说的“表达材料就要用简单形式”是如出一辙的。至此,Zumthor终于得到了一套区别于以往的个人建筑语言。
但是到今天大家已经熟知Zumthor诗意的材料和建造之时,这里恰恰是要提醒人们:Zumthor在1985年的这两个作品中依然有非常强烈的形式和符号指向。只不过它们退到了材料和构造的表现性效果之后。如果再对比一下Zumthor在1981年的两个项目,这种符号和材料上的此消彼长更是跃然纸上。
图30:Atelier Zumthor,在早期发表的照片中,Zumthor没有避讳对称
图31:Atelier Zumthor,在早期发表的图纸中,强烈的秩序感没有被淡化
图32:罗马遗迹中仍然存在对称,山花等元素,落水管被精心的引到立面中间。
但为什么说这套强调材料的建筑语言是地域主义的,是真正“在地”的?它究竟如何区别于那种用来“伪装”现代主义建筑的地域风情贴皮?Zumthor是不是仅凭一系列所谓地域主义作品就获得如此高的评价?Zumthor做的这些到底算不算瑞士乡建?
|
|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