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重视国家文物,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张图片
▲鸟瞰图 @三棱镜

三峡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水资源,便利的交通,奠定了三峡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乱世纷争,加大了民族间的融合,避灾祈福,滋生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数千年的更迭,三峡先民的生活习俗被历史遗存物承载,或蛰伏在峡江沿岸地下,或矗立于平台坡地的地面,它们记录着历史面貌,见证着历史现象,成为了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张图片
▲璀璨三峡

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需要,将淹没非常广阔的峡江沿岸地区,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兴起了规模浩大的文物保护工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揭开了长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为长江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新样本,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张图片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自1997 年始至2010 年结束,重庆库区完成了774 处文物的保护,出土文物13万件套。由于整个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仍然有大量的文物,未经过科学的保护修复就入藏文物库房。于多年的岁月侵袭,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堪忧,文物病害劣化严重,健康状况岌岌可危。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显得极其的紧要和急迫。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张图片
▲三峡文物保护成果

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则是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重要延续。项目位于重庆南坪,用地面积8400㎡,建筑面积约1.8万㎡,可以作为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示、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的重要场所,是建筑师以独特的设计和创造,向伟大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5张图片
▲鸟瞰图  @三棱镜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

在设计之初,项目就紧紧围绕两条关键线索展开,一个是建筑形态,一个是建筑功能。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6张图片

建筑形态方面,设计以“峡之演绎、石之灵魂”为主线。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7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8张图片
▲设计生成

建筑位于三峡,建设始于三峡,建筑师希望建筑能够讲述三峡故事。源道建筑最初的设计思路,是以三峡夔门为原型,将建筑流线化布置,营峡谷之势,迎合 “峡之演义”的理念。项目入口处,映入眼帘的便是气势恢宏的白色建筑,以及流畅优美的曲线和曲面,建筑外形模仿岩石层层叠叠的肌理,如果在空中俯瞰,整个造型宛如白色峡谷,而当你走进内部大厅,室内空间也有游走在狭长谷壑、“两岸高山相对出”的既视感。流线性平面、峡谷性空间、韵律感肌理,构成了整栋建筑的扣人心扉的初印象。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9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0张图片
▲主入口  @三棱镜

建筑功能方面,充分满足“保护中心、文物库房、展示中心、开放式教学、办公”五大需求。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1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2张图片
▲功能分析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3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4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5张图片
▲实景图  @三棱镜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一栋简单的多层建筑,那就太小看重庆这座魔幻城市。由于山地地形的影响,场地虽然极其狭小,但高差竟然能达到15m,于是整个场地从最底点到最高点形成了一层一层的台地,最后整个建筑也设计出了几层不同的城市阳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充分地融合,是典型的山地建筑利用地形高差玩的一个“魔术”。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6张图片
▲利用坡道解决高差  @罗斌

大多数公共建筑,尤其是文化建筑,能够将屋顶开放给市民是对城市空间的良好延伸,同时也是对外的展示窗口。所以项目最大的“魔术”,就是屋顶花园的打造。设计采用地景的手法,用长长的坡道接通了马路街边和建筑屋顶,市民可沿坡道来到屋顶散步,屋顶开放为市民公共空间,有咖啡厅和景观视野良好的城市阳台,通过城市阳台可以观看整个公园,眺望远处壮阔的长江,和繁华的城市彼岸。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7张图片
▲城市阳台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8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19张图片
▲屋顶花园  @三棱镜


建筑不再冰冷和崇高
而是更有人文性和亲和力


和传统科研基地相比,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有了颠覆和改变。一个是让建筑不再冰冷,更有温度;二是改变大家对科研机构沉闷呆板的印象,为工作人员营造人性化的办公环境。

对于参观者来说,游览时间长了需要有休息的地方,在这个项目的前区公园,人性化地为预留了遮阳挡雨的灰空间。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0张图片
▲街景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1张图片
▲主入口灰空间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2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3张图片
▲办公入口灰空间  @三棱镜


进入展厅之后,参观者所登上的缓缓的台阶,连接二层展厅空间。加上天窗呼应台阶的巧妙设计,阳光好的时候,天光会直接从天窗上撒到台阶上,有一种沐浴天光的美好体验。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4张图片
@南岸文旅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5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6张图片
▲入口大厅@三棱镜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每一层办公区都提供了很多露台和花园,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阳光边庭设计又有更多交流互动的可能性,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光明敞亮的一个工作环境。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7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8张图片
▲中庭花园@三棱镜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29张图片
▲阳光边庭@三棱镜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0张图片
▲剖透视


尊重场所精神
是建筑最大的生命力


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的项目,体现出建筑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三个尊重。

首先,整个建筑实体和“峡”的概念非常吻合,自始至终一直都在贯彻这样的设计概念,这是对三峡文化的呼应与尊重;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1张图片
@三棱镜

其次,是对城市的尊重,很多公共建筑对市民来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只能当作一种精神崇拜,这个项目让市民觉得更有亲和力,甚至有很多市民生活都可以参与到项目里来;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2张图片
@三棱镜

第三,是对整个重庆山地地形的尊重,不是简单地把建筑场所当作一个平地,拔地而起,仅仅盖几栋楼,这是一种对场所精神的亵渎和抹杀。

建筑是有故事的,和我们的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尊重场所精神,讲好建筑与文化、建筑与人、建筑与地域的故事,就是整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和最大的生命力。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3张图片
▲U型玻璃节点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4张图片
▲遮阳百叶节点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5张图片
▲金属板节点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6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7张图片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8张图片
▲建造过程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39张图片
▲设计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0张图片
▲总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1张图片
▲1F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2张图片
▲-1F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3张图片
▲1F夹层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4张图片
▲2F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5张图片
▲3F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6张图片
▲4F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7张图片
▲5F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8张图片
▲屋顶平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49张图片
▲剖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50张图片
▲剖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51张图片
▲立面图

山地之上的“白色峡谷”——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第52张图片
▲立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
业主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建筑面积:18000㎡
设计单位: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罗斌
设计团队:兰京、李娟、徐伟、谭怡、余嘉琦、赖志生、田楚生、周燕、周健、张勇、穆伟杰
BIM 团队: 张健、乔森、孙大为、刘超
室内设计:贵州省建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成都椽空间平面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贵州省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摄影:三棱镜、
部分摄影:罗斌、南岸文旅


来源:本文由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所有。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79 articles)


文化建筑 (1400 articles)


博物馆 (697 articles)


重庆 (100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