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张图片
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

一次偶然的自驾游,
青岛建筑师王涛和太太、儿子
来到了云南沙溪。
这片夹在丽江与大理之间的小盆地,
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下来的千年古镇。

王涛一家被沙溪冬暖夏凉的气候、
古朴安静的气氛所打动,
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砸了200万积蓄
在沙溪租了一栋废弃的老宅做改造。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张图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张图片

面对材料、人工等问题
王涛采用“低技术”的方式造房,
却意外找到了一种“粗糙而舒适”的风格,
治愈了城市里过度精致而导致的焦虑。

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沙溪古镇,
气质与丽江、大理截然不同。
王涛认识了越来越多邻居,
从60后到90后,
他们在沙溪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
依靠网络工作,人际关系疏离,
重视自我的创造力,
对成功学的价值观保持怀疑。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张图片

在沙溪的年轻人
沙溪的外来者们偶尔会一起喝咖啡,
但更多的时候,是既不见面,也不联系。
不会有每天微信上的问候,
日常三餐也不用聚会、拍照、晒朋友圈,
闲暇时各自露营、散步、发呆。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5张图片

王涛说,
“沙溪有一种特别美妙的尺度,
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
可以狂欢,也可以孤独。
来到这儿的人并不是寻找诗与远方,
只是想过更安静、简单的日子。”

撰文&编辑  | Tango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6张图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7张图片
王涛和妻子、儿子在沙溪住宅的后院聊天

冬季的沙溪,白天气温有时会到15℃。天晴的时候,王涛穿着单衣在院子里砍柴,背脊晒得发烫。
家乡青岛那咸湿、寒冷的冬季,此刻距离王涛3000公里。他眯着眼睛看对面山上的房子,搬到这儿,仿佛连视力也变好了。“在沙溪,人们眼里只有山川和云彩。”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8张图片
白色建筑是王涛在沙溪的家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9张图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0张图片
王涛家的建筑设计充分融入自然光线


砍完柴,王涛收到快递的短信通知,他跨上三轮摩托车去镇中心去取快递。从家到镇中心的快递站要开10多分钟,会路过大片的田野。这一段美好的风景,像是生活的喘息。所以“快递不能送到家门”这件事,王涛从不抱怨。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1张图片
取快递途中的美景

到了镇上,取完快递,王涛会去熟悉的咖啡店喝一杯,沙溪的咖啡做得很地道,用的是云南本地的豆子。
沙溪镇距离最近的剑川县城也有40分钟的路程,到达沙溪,需要先飞抵丽江或大理的机场,再换乘大巴,行驶约120公里,通常需要2小时。这劝退了不少游客,维持了小镇安静与缓慢的气氛。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2张图片
沙溪古镇上的古戏台

相比青岛的家,沙溪的家对王涛来说意义更重。一砖一瓦,都是他和当地工人一起造的。“家就像人一样,你付出得越多,感情越深。”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3张图片
王涛非常享受在家的每种状态

这不是一栋精致的房子,如果按照城市的评价标准,还挺粗糙的。但建筑师王涛非常满意,“家应该像多年的爱人那样,清晨醒来,就算还没刷牙,也可以亲吻。”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4张图片
开放式的阳光房、餐厅、厨房及下沉客厅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5张图片

回想第一次到沙溪的情形,王涛都有一种“蓦然回首”的感觉。在陌生、遥远的地方,遇到一个气味相投的环境,还能扎根安家,很不可思议。

2017年暑假,王涛夫妇带着儿子去云南自驾,在丽江与大理之间的路上,偶然来到了沙溪。高速下来绕了很久的山路。“突然间豁然开朗,一个坝子出现在眼前,四面环山,太美了。”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6张图片
自驾途经的山路与河流

一家人发现沙溪格外安静,和丽江、大理相比,商业气氛淡薄,保留着淳朴的气息,不知不觉就住了5天。
某个下午,王涛在田野溜达,路过一个老乡跟他打招呼:“闲一下?”王涛愣了一下,没明白对方的意思。
听了很多次这样的招呼后,王涛才搞明白,原来“闲一下”是沙溪人的口头语,意为:放松一下、玩一会儿。“闲,是在城市最不可得的状态。”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7张图片
在沙溪,可以从早到晚“闲”着看山川和云朵

2018年,王涛一家再次来到沙溪,并带着年迈的父母一起来避暑。夏季的沙溪,白天大约是22°,如果午后来一场雨,甚至还有些冷,当地人习惯烤烤火。“对我们来说很新鲜,夏天还会穿着薄棉衣烤火。”

沙溪的降雨格外迅速,半个小时就会雨过天晴,见到彩虹的概率很大。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8张图片
雨后山谷里的草原

那一年夏日的度假,让全家人流连忘返。但回到青岛后,妻子因为突发性疾病入院,几乎在鬼门关转了一圈。

2019年,妻子病愈后,王涛问她:希望在沙溪安一个家,每年能来长住。但小镇的医疗条件远不如青岛……没想到,妻子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
于是,王涛再次前往沙溪,这一次他的目标明确:租地造房。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19张图片
2019年夏季,王涛带着病愈后的妻子来到沙溪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0张图片

看了几十栋当地的房子后,王涛在距离镇中心2公里的村子里,租下了一栋空置的老宅。作为建筑师,王涛自己也做了不少外地项目,但这一次改造却仍然充满挑战。

材料运输、工人缺乏是乡村造房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沙溪的抗震等级是8度c,和汶川在一个级别,这要求房子造得更坚固,完全符合抗震要求。
综合考虑成本、时间之后,王涛采取了“低技术”( low-technology)策略。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1张图片
王涛的手绘图和手作过程记录

“低技术”指在成本、工期受到限制时,用一些手工技术来替代高新技术,回归自然和传统。在国内外,许多乡村自建房、城市公租房都会使用这种方式。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2张图片

整体建筑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的结构,成本比预算超了3倍,但是可以完全满足抗震级别。

用材和工艺都选用了沙溪当地的传统方式,例如内外墙涂抹了一种叫做“牛皮灰”的材料,由生石灰加水充分熟化,加上山草秸秆后压在墙体上。

“牛皮灰”墙体的吸水性很好,雨季家里也不会潮湿,也有杀菌作用,不容易出现霉斑。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3张图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4张图片

整栋房子长约20米,宽约10米。王涛把空间划分成一个个3mX5m的网格模块,15㎡为一个单位。这让设计更加高效和精准。

例如,门厅和楼梯、餐厅、阳光房、起居室、厨房各占1个模块,分别是15㎡;卧室占2个模块,即30㎡。

相比城市里的公寓,这栋房子每一个功能区的面积大了20%,是乡间住宅最合适的尺度。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5张图片
关于采光朝向的设计手绘图、建筑外墙

每一个模块的朝向都有最大程度的采光,“沙溪的阳光是天然的财富。”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6张图片

沙溪的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烤火,火炉也兼具了茶台的功能。闲暇时,王涛就会带着儿子一起砍柴,作为一种日常的锻炼。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7张图片

一层以一张大餐桌为中心展开,因为王涛一家特别喜欢围着餐桌聊天。王涛的妻子喜欢烹饪和美食,所以厨房的台面高度都是根据她量身定制的。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8张图片
三个院子

原本的大庭院被划分成3个花园,各司其职,方便打理养护不同的绿植。

肉眼所及的每块地方,都有王涛的手作。横梁、柱子、隔断墙、楼梯、移门、家具、灯、花架……甚至后院的屋檐,都是王涛带着工人徒手做出来的,是手作程度极高的一栋私宅。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29张图片
常被设计师用来“炫技”的楼梯,这一次非常朴实

在有限条件下,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这种久违的成就感让王涛特别满足。他成了手作达人,给太太做一块砧板,给自己心爱的斧头做一个皮套子,或者随心所欲地打磨木头。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0张图片

后院改造时,因为种种原因,屋檐始终不能搭建起来,最后选择了弯曲的方式“耷拉”着,看久了感觉是一道“刘海”,也是一种不完美的美。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1张图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2张图片

手作给了王涛极大的身心治愈,也激发了他更多创造力,在二楼的书房,他花了300元在网上买了大货车常用的橘色收紧带、松木板、五金件,做了一个很时髦的墙面架,稳稳地摆放了1200斤重的书籍和饰品,大牌感十足。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3张图片

放弃了复杂的设计,杜绝高难度的施工,不需要额外的技术支持,这些妥协,反而成就了沙溪的改建。

在沙溪生活久了,动手能力都会提高。山路遥远,生活里遇到什么问题,找人来修得等半个月,所以逼的人想办法自己解决。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工具房,摆满了各种生活、劳动用具。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4张图片
家里一直挂着各种手作工具

“在城里的时候,建筑师通常都是完美主义者。”王涛说,”如果盖一栋房子满分是10分,大家都会绞尽脑汁拿满10分。”而在沙溪,一切都不同了:最后他发现自己只拿了4~5分,就也可以悠哉、安全地躺平。

这让王涛开始反思,苛刻地追求 “10分”真的有必要吗?城市里“必须极致”所带来的焦虑,在沙溪得到了松弛。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5张图片

“我花了200万,相当于做了一个人居环境的实验,小白鼠是我和我的家人。这个家并不完美,有不少瑕疵,但都无伤大雅,不影响我们在沙溪闪闪发光的日子。”

王涛还认真地整理了一份“自建房进行指南”,使用普通人也能看得懂的文字撰写,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帮到更多想在乡间安家的人。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6张图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7张图片

近10年来,沙溪的外来者在增加,仅王涛相熟的就有6、7个家庭,有的单身,有的带孩子,年龄从60后到90后都有。但相比丽江、大理,这里仍然安静得多。

沙溪的地理状态特别能“稀释人群”:79个自然村,其中有4~5个村子有商业属性。游客往往在景点汇聚一会儿,就立刻分流去了各个小村子,看不到排队观光的景象。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8张图片
沙溪日常生活中的静谧感

离王涛家50米的另一个外来者是猴子,一条曾在2018年报道过他的故事。这一次采访王涛时,他也乐呵呵地过来帮忙一起拍摄。这已经是他移居沙溪的第9个年头了。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39张图片
王涛的邻居猴子

猴子出生在农村,尽管在大城市上大学,但一直不太适应城市的生活,毕业后他游玩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来到沙溪的乡村生活。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0张图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1张图片
猴子的家

2013年刚到沙溪的时候,猴子和妻子开了一家手工艺店,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电商的日益发达,他们已经可以依赖网上销售生活,而古镇中心的店其实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二维码”,对游客来说是一个广告牌。他们通过门店认识猴子,离开沙溪后,持续通过微信联络,购买产品。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2张图片
猴子和太太在自家小店门口

疫情之后,来沙溪的年轻人突然变多了,猴子开始了一个名为《沙溪的年轻人》的摄影系列创作。
他们几乎都是90后,带着对远方的期待而来,最终,也几乎都遭遇了理想碰壁现实的残酷。虽然沙溪不是有名的景区,但创业和生活成本仍然不低。一间10㎡的铺子,一年的租金大约要6、7万,最极端的有20万。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3张图片
叶子,来自新疆,在沙溪开着一家只有一张桌子的小餐厅,每日提供不同的定食选择。

沙溪没有超市,物流不便,肉蛋奶的价格会高于大城市。王涛曾观察过集市的商人,他们带着货品到附近的每一个坝子摆摊,价格都差不多,唯独到了沙溪,价格总会上涨20%左右,因为他们知道,沙溪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来了不少城里人常住。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4张图片
崔崔,小哲,来自甘肃,小两口经营的渡鸦咖啡是沙溪镇上最早的咖啡店之一。

王涛和猴子都认为:最适合留在沙溪生活的,是能够靠“创造力”赚钱的人,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自由职业者。依靠写稿、设计、拍摄等形式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业余的时间,还可以尝试“斜杠”,在朋友圈卖特产,带游客玩小众路线。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5张图片

也有不少本地的年轻人,不愿再继续外出打工,回到了沙溪。他们受到外来者的影响,发现了家乡的价值,于是想回来创业。
猴子房东的女儿就是其中之一,她本想回家开个小卖部,在猴子的建议下,她利用自己在大城市学做咖啡的手艺,开了村里第一家咖啡店,现在成了沙溪必打卡的小景点,旺季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能有数千元。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6张图片

王涛的儿子是更年轻的00后外来者,在他眼中,爸爸为全家找的第二故乡太值得探索了。他特别喜欢在沙溪摄影、运动。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7张图片
每次露营,王涛的儿子都会注意清理垃圾

2021年暑期,王涛尝试在网上开放出家里的一个房间作为民宿,并让儿子全权打理,从预定、接待、到客人离去后整理清洁房间,儿子全都一力承担,并且会琢磨怎么为游客设计游玩线路。

在城市里,孩子们放假了常常在打游戏,到了沙溪,却能激发一个青少年对生活、环境的探索,让王涛十分意外和惊喜,“人的内驱力是最重要的,逼着他学习,家长累,孩子也更容易叛逆。”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8张图片
王涛的儿子在猴子家玩平衡板

今年,王涛的儿子考上了青岛的公办高中,开始住校,这意味着王涛和妻子有更长的时间可以居住在沙溪。因为工作、父母的关系,他们可能还将持续较长时间的“双城”生活,但住在沙溪的每一天,都踏实、笃定,不急不躁。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49张图片

这个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小镇,提供了一种当代社会难得的生活方式:体面、舒适地沉浸孤独,与时代、人群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我们对自己的内心更敏锐,生活在沙溪,不是找到了诗与远方,而是找到了自己。”
在沙溪生活,“人情”从不会成为负担。最终能留下的外来者,往往是享受孤独,有意识回避社交,保持清醒的人。

青岛夫妻在云南:一次花掉200万积蓄的移居实验第50张图片
猴子和太太带着爱犬和邻家的孩子玩耍

很多人好奇定居沙溪的生活,猴子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了回答——
“无数次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沙溪,
我已经无心再说沙溪有多美,
我只会说:十年后,不论我还在不在沙溪,
你问起我最美好的时光在哪里,我都会回答:
沙溪的那些年,太美了。”



本文由Tango授权发布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85 articles)


居住建筑 (3889 articles)


老宅 (9 articles)


改造项目 (180 articles)


中国 (3562 articles)


青岛 (48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