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由专筑网曹逸希编辑

城市发展史就是人类对未来城市持续追求的历史,为应对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人们在城市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探索着“未来城市”,那将是一个充满科技和创新的智能化低碳世界。许多知名的设计师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很多有关未来城市的畅想,这期间不乏有放到如今仍非常新颖的观点及想法,包含有矶崎新的“空中城市”、菊竹清训的“海上城市”、彼得库克的“插件城市”、罗恩·赫伦的“行走城市”等。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张图片
矶崎新的“空中城市”

矶崎新“空中城市”的核心理念在于城市并非不断创造新的建筑,以乌托邦的方式不断地发展,而是一个轮回的过程,从建成到毁灭,从毁灭再到重建,废墟则是城市的未来,而未来就是废墟本身。

“空中城市”是一个个单元组成的复合体,通过核心筒相互连接,进行互动,核心筒承载着市民的基础设施,它们共同组成了建筑的“树干”。在天空中,水平的“枝”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具有城市规模的网络。它还可以作为新城市被架空放置于已有的城市中,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城市密度。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张图片
菊竹清训的“海上城市”

菊竹清训的“海上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内部秩序系统,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并且有垃圾处理系统。包含五个概念,即浮动的柱身、浮动的网络、浮动的地基、浮动的平台、浮动的建筑,他将同心圆作为空间结构,内侧以一圈高层单元组成中心区域,外侧用海洋展览会会场的空间包围。人们可以自由的在海上迁徙,以应对海平面上升。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3张图片
彼得库克的“插件城市”

彼得库克的“插件城市”为线性的,它可以不断地建造和重建自己,大部分城市中的元素是可消耗的,并可以在未来被替换。“插件城市”是通过应用包含通路和基础服务的大规模网络结构来建立的,网络可以适应任何地形,其中的单元也可以满足任何需要。这些单元可被淘汰,可以移动,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使用期限。该提案则是对传统静态城市结构的挑战。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4张图片
罗恩·赫伦的“行走城市”

罗恩·赫伦的“行走城市”设计核心理念为城市由静态的、固定的转变为动态的、可移动的。它可以自行步行到各个区域,也可以与其他步行舱结合,形成更大的社区,或者,它甚至可以加入一个更大的城市;该理念着重于强调建筑不应被限制于单一的资源中。

作为21世纪的今天,各种矛盾对立与冲突频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以及人类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认识,可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着未来,设计师们也从未停止过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关于未来城市的设想计划已悄然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各式各样的智慧城市涌现出来,有镜面之城、天空之城、漂浮之城、森林城市、零碳城市等。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代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以及能否在其中找到上个世纪设计师关于未来城市畅想的“影子”吧。


一、“The line”镜面之城 / NEOM

“The Line”镜面之城长1.7km,宽200米。拟建包括一系列无汽车无道路的可步行社区,可供100万人居住。城市的基本生活设施定位均在住宅的五分钟生活圈内。未来这座超级城市将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通过消除汽车、马路等碳密集型基础设施,成为零碳排放城市,同时也将在包括工业运营等的城市运营方面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城市外侧由镜面幕墙包裹,内部构筑各种建筑、公园、学校、住宅及工作场所等,镜面感使其“消隐”于自然环境之中,更微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5张图片
图片来源:NEOM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6张图片
图片来源:NEOM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7张图片
图片来源:NEOM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8张图片
图片来源:NEOM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9张图片
图片来源:NEOM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0张图片
图片来源:NEOM



二、天空之城 / 藤本壮介

“天空之城”旨在探索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可能性,其以“塔”为设计理念,打造具有雕塑般美感与轻盈的动态建筑,塔高268米,由99个独立的塔状元素组成,中央配备一个观景平台,同时作为三维展览空间,配套布置一间餐厅兼咖啡厅。99座塔在上部透过一个圆环连接成强大的水平面,可以通过上升和下降来不断调整高度,随着海平面上升也可逐步“消失”。该提案同时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屋顶设置蓄水池以收集雨水、过滤后用于灌溉和道路清洁,外墙独特的材质和布局则能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天空之城”既是一座倒立的金字塔,也是多个塔的集合,传递出设计师对未来城市的构想,同时也象征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1张图片
图片来源:藤本壮介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2张图片
图片来源:藤本壮介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3张图片
图片来源:藤本壮介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4张图片
图片来源:藤本壮介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5张图片
图片来源:藤本壮介



三、漂浮之城 / BIG

漂浮之城旨在打造一个弹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主要由六边形的模块化单元重复组合而成,可无限拓展,容纳多达10万名居民。设计将能源、水源、食物与废弃物循环流动,通过整合零废物回收系统、闭环水系统、食品、净零能源、创新流动性和沿海栖息地再生区等互联系统,使其运行的能量全部来源于单元内自发产生的,以实现能源、食品和淡水的自给自足。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6张图片
图片来源:BIG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7张图片
图片来源:BIG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8张图片
图片来源:BIG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19张图片
图片来源:BIG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0张图片
图片来源:BIG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1张图片
图片来源:BIG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2张图片
图片来源:BIG



四、森林城市 / Sasaki

森林城市以弹性理念作为核心设计原则,海岸边界的设计能够消减日益增大的风暴影响,台阶式的地形不仅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还可以容纳上升的海水,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规划方案致力于在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中建立一种和平共生关系。

森林城市利用了海草保护区,在其周围建立了一个拥有互补性滨水景观的邻近网络,模仿沿海生态系统,在创建海洋栖息地的同时支持渔业的发展。设计同时建立高效的交通系统来打造适宜步行的城市环境,高密度和公共使用的功能被安排在交通中心周围,以确保开发区内80%以上的范围都能在10分钟内步行到达公共交通设施。连续的屋顶景观不仅将所有的发展地块串联在一起,亦可容纳雨水、重建栖息地、过滤雨水径流等,空中花园和建筑群连接为一个整体,使人与自然和谐融合。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3张图片
图片来源:Sasaki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4张图片
图片来源:Sasaki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5张图片
图片来源:Sasaki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6张图片
图片来源:Sasaki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7张图片
图片来源:Sasaki



五、零碳城市 / URB

零碳城市旨在促进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即高标准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的生活方式。其总体规划通过优化密度、绿地率和设施分布,创建绿色交通系统和专用自行车道,以创造出适宜步行的城市。

该城市旨在打造可修复景观,提供野生动物栖息、雨水收集和蓄滞洪水的场地,通过整合各种环境,使城市恢复韧性。同时提倡循环经济,结合多种耕作方法,如社区花园、生物穹顶、鱼菜共生、垂直农场和生物碱农业等,为居民提供食品和能源安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数字工具进行优化,缓解气温上升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效率,塑造“零碳城市”。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8张图片
图片来源:URB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29张图片
图片来源:URB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30张图片
图片来源:URB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31张图片
图片来源:URB

能上天、能入地,还能下海,未来城市“无所不能”?!第32张图片
图片来源:URB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731 articles)


未来城市 (14 articles)


矶崎新 (15 articles)


藤本壮介 (44 articles)


BIG事务所 (87 articles)


Sasaki Associates (10 articles)


设计案例 (1169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