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特约建筑评论人每筑建文将本文授权「专筑网」                                                                                             

                                                                                                                                                                       作者:赵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21世纪以来,全球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大地震、地质灾害多发的时期。在中国,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的爆发,造成了特别严重的人员伤亡。中国建筑师积极帮助灾区快速重建,并以此为题材,在西部地区留下了一批关注地域特点与精神信仰的佳作。关系民生的医疗建筑和教育建筑,是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温暖工程”。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建筑不仅开始追索人文关怀,更注意将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与建筑设计缝合在一起。

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玉树是藏区极其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这一价值主要来自新寨的嘉那嘛呢石堆,它经历300余年的来自各方信徒的堆放,目前有25亿块嘛呢石,规模为世界之最。玉树近40%的人口以雕刻嘛呢石为生。嘉那嘛呢石堆在玉树人心中占据着不可比拟的地位。在地震之后,玉树人在修复自家住宅之前首先修复的就是嘛呢石堆。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一方面通过展示空间与观景平台对嘉那嘛呢历史文化进行价值诠释,服务于到访信徒与游客;另一方面集中营造邮局、诊所、嘛呢石研究及公共卫生间等,服务于玉树本地社区。地方材料与建造工法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到访中心与嘉那嘛呢历史文化时空的连接。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5张图片

新北川中学2008年“5·12”汶川地震,北川县城是受灾最重的地区,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灾后作为唯一一座整体迁移的学校,它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新北川中学的总体规划结合周围地形,把每栋教学楼结合室外坡地的地形标高安置,美丽的云盘河穿过校园,成为校园中心的风景带。建筑师选用便宜的面砖和涂料,以白、灰两色作为外墙的基调,里面点缀着苹果绿、淡紫、鹅黄等等明快的色彩,感觉非常清新、活泼。浮桥、栏杆、花架等小品考虑得十分到位,使整个校园的设计显得系统化,非常完整。国家级建筑大师柴裴义评价说,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都很难找到这样漂亮的校园,更不要说它是设计师历经四百多个日夜的努力,边设计、边施工的地震援建工程。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6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7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8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9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0张图片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建在地震灾后一块废墟的坡地上,建筑本身融入山体环境。建筑的形态被弱化了,仿佛从山里长出的一块黑色岩石,建筑的纪念性便油然而生。它总体表现的不但有震后的悲哀与追思,而且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追求新生活。它是一个现代建筑,同时也结合了地方建筑的要素。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的理论,成为这个建筑有力的支撑体系。建筑营造相应的空间范围和场所精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使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空间下沉、上升、开、合、收、放的节奏,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1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2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3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4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5张图片

德阳特殊教育学校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慈善类教育机构,招收智障和聋哑儿童。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德阳特校设计以“家”为原型,体量划分为小尺度的坡屋顶建筑,围绕着中央庭院,构成一座微型村庄。每一栋建筑里的房间围绕着入口处的天井,依照房间——天井——庭院的层级关系,创造出从私密到公共的多层次交往空间,尊重了残障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6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7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8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19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0张图片

卧龙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为世界首个为熊猫服务的医疗建筑,是四川“5·12”汶川地震灾后香港特区援建项目,主要承担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职能,同时兼顾公共教育需要。方案总体布局萃取川西“林盘”空间格局,强调融入自然而非冲突性的设计。建筑单体设计通过对传统川西民居穿斗结构、青砖墙等核心美学元素的抽象提炼,以现代设计手法和创新的语言,表达原生态和地域化的建筑意象。景观设计以减少扰动原生态环境为宗旨,只做师法自然的融入式调整设计。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1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2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3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4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5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6张图片

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唐大明宫丹凤门作为盛唐皇宫的正门,又是今天西安火车站广场的对景。卓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现实的区位,决定了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应该是一座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向人们提供沟通历史与现代、唐风浓郁的现代化标志性建筑。设计首先根据遗址的形制和尺寸进行唐丹凤门的推理设计,寻求比较贴近历史建筑原貌的形象。然后通过保护与展示两方面思路相结合,制定出最终的设计方案。为了实现建筑的现代性和可逆性,设计采用了大跨度全钢结构,这也是当代建筑轻型化的根本技术。建筑外观近似于黄土的色彩,用高度抽象的手法赋予这座遗址保护展示建筑明显的现代感,犹如一座巨型雕塑。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7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8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29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0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1张图片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这个工程在保证医疗功能高效、安全的同时,结合海南炎热气候条件进行适应于本土化的绿色医院设计尝试,十分有现实意义。
围:面向海滨,围而不和的椭圆形布局;通: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交通构架;遮:融汇于建筑形象的遮阳体系;引:贯通内外空间的自然通风系统。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2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3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4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5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6张图片

玉树州地震遗址纪念馆在面对这个以“记录灾难事件,体现藏地生死关”为命题的设计任务时,建筑师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如何深刻理解藏地信仰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对于深处藏地的玉树人来说,信仰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仪式化的生活中;当这种仪式化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必然深刻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哲学真谛的理解。基地位于结古镇的南入口格萨尔王宾馆遗址旁边,成为进出玉树的必经之路。方案保留格萨尔王宾馆遗址为展示主体,纪念馆主体隐于地下,新旧建筑“一隐一显”,通过控制地面体量,尽可能突出遗址本身的视觉震撼力和纪念意义。贯穿场地的折线形“裂痕”作为采光缝限定出遗址保护范围,同时建立起遗址与地下展厅的视觉联系。极简的直线形纪念长墙以青色毛石制成,直至结古寺。不仅隐含着内在精神寓意,同时作为遗址的背景,沿着墙体设计85个转经筒,成为人们进入玉树及转经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7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8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39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0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1张图片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北川文化中心是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中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由图书馆、文化馆、羌族民俗博物馆三部分组成。设计构思源自与山势紧密结合的羌寨部落。起伏的地形宛若山坡,成为城市与东侧山峦的巧妙过渡,建筑成为一种大地奇观,也将三个独立的建筑功能整合到一起。突出于屋顶的大小高低各异的方楼,在其中营造了如传统羌寨迷宫般丰富的聚落空间,碉楼、坡顶、屋架梁等羌族传统建筑元素,经过重构组合,成为建筑内外空间组织的主题。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2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3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4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5张图片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6张图片


注:
1.本文为2014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馆部分项目建筑评论综述,系连载,第3/5篇
2.赵敏,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建筑评论人,《a+a建筑知识》特约评论员,ikuku建筑网特约评论人。
3.特别鸣谢: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北京凯欣城市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的大力支持!===============================================
每筑建文发布宗旨忠实记录当代华人建筑领域的事件、人物、作品和声音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思潮汇聚中华建筑智慧================================================
更多内容详见
中国建筑纪实网官方网站:http://www.archi-nonfiction.com
投稿请发特定邮箱:meizhujianwen@163.com
新浪微博:@每筑建文
新浪微博话题:#每筑建文#
参与讨论微信平台:微信加MEI-ZHU-JIAN-WEN
意向中的21世纪中国建筑(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第47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94 articles)


每筑建文 (141 articles)


文化建筑 (1401 articles)


建筑师 (858 articles)


宗教建筑 (255 articles)


教育建筑 (903 articles)


纪念馆 (39 articles)


医疗建筑 (154 articles)


遗址公园 (9 articles)


历史遗址 (5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