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A05工作室,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友情提示:本文内容4000字,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重点阅读带颜色文字部分。

曼姐其人

曼姐何许人也?曼姐全名叫多特.曼德鲁普(Dorte Mandrup),丹麦知名女建筑师,名字有些过长,本文简称曼姐。提到曼德鲁普这个名字大多人应该并不熟悉,但是看到近几年的几个网红建筑设计,大家应该并不陌生,这些都出自曼姐之手。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张图片
曼姐的网红建筑效果图(网络图片)

北欧建筑事务所这几年可谓大红大紫,像大名鼎鼎的BIG和Snøhetta在国际市场混的风生水起,他们独特的场地和空间观念也带动了一批潮流。其他事务所诸如3XN、SHL、ALA等等也纷纷来中国抢项目,而曼姐的事务所却一直还没有进入国人眼帘。

曼姐的事务所多年前一直局限在丹麦为主的北欧范围,近几年爆发式的迈进国际建筑市场和各种展览,似乎是建筑界的新贵,但其实曼姐本人也并不年轻,出生于1961年的她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女建筑大师在国际建筑界本来就凤毛麟角,与扎哈的大量生猛海鲜和妹岛的不断清茶淡饭相比,笔者觉得曼姐的作品更像是精品私房菜,菜不多但是个个都有独家味道,偶尔还有一些新菜的小惊喜。这也是在女建筑师中笔者非常倾心曼姐设计作品的原因,所以就比较关注曼姐事务所,也一直想写点什么表达一下赞美之心。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4张图片
曼姐照片(网络图片)


破茧成蝶

曼姐之所以大器晚成,一方面跟曼姐的事务所规模可能有关,早期作品都是小型建筑,接不到可以成名的好项目;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了曼姐不断的递进成长,曼姐十年前的作品大多是下面这个样子的,典型的现代主义建构论和建筑细部材料狂,这些作品固然也很好,只不过这在北欧属于大众水平,北欧的经济基础和历史传承并不容易盖出垃圾作品。而且这些作品过于注重建筑自身的建造逻辑,使得建筑也略显冰冷,大众也很难理解这些建筑的美感,与当今的网红建筑相去甚远。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5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6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7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8张图片
曼姐早期建成作品(网络图片)

这些作品并没有体现曼姐自身的建筑理念特征,这些作品在北欧的相似度很高。虽然这些作品完成度很好,但是也并没有展现出来女性建筑师的特殊建筑理解,在笔者观点中,女性建筑师应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不很难在男性为主的高端建筑市场中立足。而曼姐逐渐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些问题,陆续也开始了一些转变尝试,一些作品体现了更多的空间和形体变化思考。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9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0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1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2张图片
曼姐转型期建成作品(网络图片)

而真正让曼姐走进国际眼帘的是2016年中标的竞赛项目——格陵兰岛的伊卢利萨特冰峡中心,这个项目展现了清晰的建筑在地性和结构逻辑性,让人眼前一亮,再加上国际渲染大神MIR的图片感染力,使得这个方案被网络和杂志竞相报道,这个项目大概也是曼姐在中国的第一次亮相,但是当时大家仍然不会记得“默默无闻”的设计者。而后曼姐犹如开挂了一样,连续参加并获胜了一些竞赛,特别是在2019年挪威鲸鱼博物馆的竞赛中,曼姐击败了BIG、Snøhetta等名手,获得竞赛第一名,鲸鱼博物馆的效果图在建筑网络中铺天盖地的报道,让曼姐彻底走向国际舞台,也让曼姐一系列作品成为了网红建筑。曼姐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在近5年彻底摆脱了早期建筑风格,犹如破茧成蝶一样进入新的模式,似乎创造力源源不断,也展现了具有标识性的自我风格。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3张图片
伊卢利萨特冰峡中心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4张图片
鲸鱼博物馆效果图(网络图片)



三板斧子

曼姐的近期建筑可以说在国际是一流水准,展现了很多对文脉和场所的敏锐思考。这些作品应该是曼姐多年沉淀的爆发,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事务所新鲜血液的加成,一些作品在网上流量很高,是有真正实力的网红。

对曼姐近期作品总结分析也有一定困难性和不准确性,毕竟曼姐被研究的较少,作品风格转换也较大。但是一定时期内的作品理念也是有迹可寻的,笔者将曼姐近5年作品进行了梳理,挖掘了三个曼姐的主要突破点,这三点可谓屡试不爽,在此戏称为“三板斧子”。

——慢行屋面

“慢行屋面”这个词是笔者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北欧事务所开始倾销这种可从地面大面积上人的景观屋面系统,可能是北欧冬季太需要阳光和太缺少户外活动空间吧。BIG和Snøhetta就是这方面的老手,甚至把这种理念不断的往中国城市中植入。笔者没办法简单的用覆土建筑和上人屋面来称呼这种体系,故此发明了“慢屋面”一词,感觉还算比较贴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5张图片
BIG设计的瑞士钟表博物馆照片(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6张图片
Snøhetta设计的上海大歌剧院效果图(网络图片)


曼姐估计也是受到了北欧老乡们的影响,“投机取巧”的开始尝试“慢行屋面”。当然每家事务所都有自己独到的慢行方法,曼姐的慢行还是不同于Snøhetta的慢行的,正所谓同样的备料,一个人炒出来的菜一个味。用曼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看与被看的关系”和“360度的观景”。曼姐从2016年的格陵兰冰峡中心中标方案,到2019年基辅巴彼伊亚尔大屠杀纪念馆竞赛方案延续,再到鲸鱼博物馆达到高峰,甚至近期在荷兰海边设计的瓦登海世界遗产中心的屋面也在疯狂慢行,慢行屋面一发而不可收。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7张图片
伊卢利萨特冰峡中心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8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19张图片
基辅大屠杀纪念馆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0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1张图片
鲸鱼博物馆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2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3张图片
瓦登海世界遗产中心效果图(网络图片)


曼姐运用慢行屋面的一些项目很大程度丰富了建筑的界面和形体,也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是建筑创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曼姐的慢行设计往往不拖泥带水,体现了建筑与景观清晰的整体性。但是这一斧子很多时候也有竞赛博眼球的意味,因为这些成名项目都是竞赛作品,竞赛作品要求理念更清晰和特点更鲜明,也会牺牲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例如北欧和乌克兰都是冬季较长的国家,特别是北欧近半年的时间都是冰雪覆盖,鲸鱼博物馆冬季屋顶上人的几率非常小。而且一些设计的屋面过于理想化,譬如基辅大屠杀纪念馆的屋面设计坡度太陡,即使建成估计也不敢开放上人,会把人摔个半死。

——互动空间

曼姐早期的设计还是体现在空间构成和材料塑造上,但是单纯玩玩空间游戏和新鲜材料从建筑学大体系来讲有点小家子气了。曼姐近五年成功晋级到了宗师境地,还是很大程度更多关注了城市、自然和人等要素,将建筑与这几大要素有机融合。上文所谈的慢行屋面其实也是支持这几大要素的手段。

空间仍然是现代建筑以来创作的核心点,与国内一些设计单位画画平面和立面的设计思维不同,曼姐的当下设计是从空间突破性来入手的。首先曼姐的设计非常注重城市层面的空间互动,这些互动主要体现在新老建筑的互动、建筑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说简单点就是非常注重建筑在城市中的生成态度,而并不是一味地突出建筑自我。以曼姐的另一层名作——2018年的瑞典卡尔斯克鲁纳文化中心竞赛一等奖方案为例,很大程度取胜原因就是新老建筑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随后在2020年的柏林流亡者博物馆设计中,曼姐又故伎重演,理所当然的又中标了。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4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5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6张图片
卡尔斯克鲁纳文化中心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7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8张图片
柏林流亡者博物馆效果图(网络图片)


城市层面之外,曼姐也特别重视建筑之身的空间互动关系,在外部体量上进行切削,在内部楼层间进行联动,形成丰富的立体建筑空间状态,2019年的曼姐参与的洛杉矶布雷亚沥青坑竞赛方案就是体现了立体互动空间的代表作。而近期在瑞典哥德堡设计的城市综合体kaj16更近一层楼,这是曼姐接触不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因此在城市和建筑层面都做足了空间互动性的思考,形成了小型立体城市。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29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0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1张图片
洛杉矶布雷亚沥青坑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2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3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4张图片
哥德堡kaj16效果图(网络图片)


曼姐这一斧子,砍出了新高度。这些理念其实并不新颖,一些先锋事务所也玩了多年,但曼姐有多年的前期不成名项目积累,使得这些理念更加有落地性和现实性,而且也都是有理有据分析来的,并不是为了互动而瞎互动。只不过这些项目还停留在竞赛获胜层面,并没有实际建成,为了效果图中的建筑纯粹性,曼姐也进行了一些结构瘦身和结构省略,这些项目的建成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认证。

——装饰表皮

前文忘了介绍曼姐的教育经历。半个世纪以前丹麦的女性开始对建筑感兴趣,曼姐属于丹麦的第一代独立女建筑师,但在学习建筑之前,她有过短暂的珠宝设计专业大学经历,而后转攻建筑专业,求学于丹麦奥尔胡斯建筑学院。这段珠宝设计教育经历对曼姐当下的设计是有反馈和帮助的,珠宝设计不同于二维绘画,还是属于三维立体的思维模式,也会培养设计师的敏锐性和时尚性。

如果只是在场所和空间上做文章,曼姐的设计还是不一定能脱颖而出,毕竟像丹麦后起之秀BIG等等这方面玩得很溜儿。而曼姐还要表达建筑的气质,和大多简单粗暴的男性建筑作品相比,曼姐近几年的设计会给人一种优雅和神秘的感觉,这可能会得益于曼姐早年的珠宝设计教育经历。而在具体设计上,曼姐更多通过装饰性的表皮界面来实现这一气质,这让曼姐的作品逐渐展现了女性建筑的设计魅力。

在卡尔斯克鲁纳文化中心、基辅巴彼伊亚尔大屠杀纪念馆和柏林流亡者博物馆等竞赛中,曼姐都是采用了自己独特的典雅装饰表皮,使建筑展现了历史和纪念氛围,升华了建筑的城市立面。当然竞赛嘛,毕竟时间紧任务急,补偿费用可能也有限,像西亚和中国的部分城市人傻钱多的给天价标底费还是少数,所以曼姐在基辅和柏林的装饰手法上采取了一稿多投的情况。自己抄袭自己,其他大事务所也常用,多少可以理解!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5张图片
卡尔斯克鲁纳文化中心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6张图片
基辅大屠杀纪念馆效果图(网络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7张图片
柏林流亡者博物馆效果图(网络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曼姐在2020年入围了美国阿肯色大学设计与材料创新中心竞赛,虽然最后作品负于了该年普奖获得者爱尔兰的两位老年女性组合,但是曼姐的设计确实又让人眼前一亮,在网络上曝光度最高,又一次成为了网络赢家。这一次曼姐大胆的结合木构造,塑造了有别于传统玻璃幕墙的玻璃装饰表皮,也是曼姐新的突破。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8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39张图片
阿肯色大学设计与材料创新中心效果图(网络图片)


曼姐展望

曼姐这几年的名声鹊起得益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设计竞赛,虽然名气大的机构竞赛入围机会多一些,但欧美的公开竞赛也不少,大多竞赛还是给很多不那么成名的事务所一些机会的,这一点还需要国内的竞赛环境改善和提高。提到曼姐设计竞赛不得不说同样来自北欧的MIR,挪威的MIR作为效果图界的标杆,属于神一样的存在。曼姐近5年的重要作品大多都是和MIR合作的,虽然MIR是天价制作费用,但是对曼姐在竞赛中的获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曼姐不惜下血本关注效果表达的一面。不过曼姐应该也知道高额的前期投入不是长久之计,近期也在尝试自己事务所来完成一些效果表达,估计很多网友也期待曼姐和MIR合作的下一个网红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40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41张图片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42张图片
曼姐与MIR的多次合作(网络图片)

曼姐的早期作品和一些老牌建筑大师比,高度还是有限,而近期的牛掰网红建筑还没有真正建成,对曼姐的总体评价还是要假以一定时日。但是曼姐如果在有生之年拿出几个惊艳的建成作品,在国际建筑界、特别是女性建筑师界还是会名垂青史的。如果曼姐的职业寿命够长,笔者觉得曼姐的未来还是不可限量的。

从曼姐的经历似乎能看出建筑师是一个老年人的职业,实践经验和坚持思考至关重要,而不断地否定和提高自己更加难能可贵。很多成名较早的大师往往固步自封的较多,也限制自身的高度,吃老本吃二三十年的也不在少数,曼姐的“越老越妖”也给国内建筑师的发展树立了楷模。

丹麦曼姐的网红建筑三板斧第43张图片
乘风破浪的曼姐(网络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65 articles)


A05工作室 (9 articles)


建筑师 (858 articles)


女建筑师 (13 articles)


Dorte Mandrup Arkitekter (9 articles)


丹麦 (225 articles)


设计案例 (1175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