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张图片
▲建筑外观 摄影:Fabian Ong

SPARK以对新加坡克拉码头和升喜廊的建筑创新设计改造而闻名。GRiD是一个全新的篇章,项目位于新加坡实利基艺术区,是一个以年轻人为目标客群的商业和教育中心。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张图片
▲建筑与周边环境 摄影:Fabian Ong

夹在邻近的SOTA艺术学院和几个传统的购物中心之间,GRiD是对现有建筑进行充满活力改造的一个很好例子,它通过积极的再利用而不是大规模的拆除和重建来延续其在社区中所承担的功能。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张图片
▲建筑转角屋顶 摄影:Fabian Ong

SPARK擅长于为项目创造丰富的价值。通过改造,GRiD在城市街角变身为吸引人的“灯塔”, 改造后新增的可租赁餐饮空间创造了更高的租金回报,而“灯塔”也是对当地夜市文化的“呼应”。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张图片
▲人们经过天桥前往GRiD 摄影:Fabian Ong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5张图片
▲街角变身为吸引人的“灯塔”  摄影:Fabian Ong


新引入的“社交楼梯”毗邻周边的SOTA艺术院校,是这个活力新角落的关键部分,是一个与朋友在长椅上放松休憩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观看屏幕上的节目或GRiD的艺术租户提供的现场表演。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6张图片
▲沿主干道的建筑立面 摄影:Fabian Ong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7张图片
▲社交楼梯 摄影:Fabian Ong


街角的商铺立面和社交楼梯有效地将乏味的空间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对数字社交友好的“网红”画布,成为内容创作者和尝试新鲜产品体验的消费者的打卡地。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8张图片
▲夜景照片 摄影:Fabian Ong

通过精心的设计,GRiD从其周边的建筑中脱颖而出。外部的城市能量辐射到内部,以霓虹灯为载体的超大实用主义图形散发出后工业美学。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9张图片
▲GRiD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 摄影:Studio Zeros

GRiD坐落于新加坡艺术区的中心,处于SOTA艺术院校和Park Lane 及Peace Centre这2个新加坡老一代购物中心之间。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0张图片
▲GRiD区位图 © SPARK

GRiD项目是将一个落魄的旧建筑转变为以社区为中心的青年零售和教育中心的极佳典范。提升改造工作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社区互动、增加可达性和提升项目和社区形象来提高资产价值。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1张图片
▲GRiD改造前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2张图片
▲GRiD改造后 摄影:Fabian Ong



1. 立面改造

本项目主要的设计原则是对建筑的转角位置进行改造,它是连接街道的关键位置和商业入口。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3张图片
▲概念图:改造提升的理念 © SPARK

新的转角造型成为建筑具有吸力的“视觉地标”,有效地将乏味的空间改造为充满活力的、对数字社交友好的“网红”画布,成为内容创作者和尝试新鲜产品体验的消费者的打卡地。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4张图片
▲概念图:改造提升的理念 © SPARK

通过将建筑内部较深处且低租金的商铺面积转移到建筑的转角标志位置,增加了数层更易到达的临街高租金商铺面积。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5张图片
▲建筑外观日景 摄影:Fabian Ong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6张图片
▲建筑外观夜景 摄影:Fabian Ong


低价值的商铺被“置换”出来所形成的空间,创造出从一楼到地下室的双层开放效果。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7张图片
▲沿主干道立面夜景 摄影:Fabian Ong


2. 符合客户目标的业态组合

原先位于内部比较隐蔽位置的“餐饮市集”,改造后位于建筑的转角位置,这里原本是没有使用功能的4层中庭空间,这个重要改造提升了建筑物对外和对内的视野可达性。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8张图片
▲概念图:改造前的4层中庭空间 © SPARK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19张图片
▲概念图:改造后提升了建筑物的视野可达性 © SPARK


通过沿主干道建筑立面的不同楼层设置户外用餐区,增加项目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0张图片
▲概念图:将内部低租金商铺面积转换至临街高租金商铺面积 © SPARK

可出租面积增加的关键数据:
· 转角位置商铺面积增加:50%
· 沿主干道商铺面积增加:35%


3. 社交楼梯

新引入的“社交楼梯”毗邻周边的SOTA艺术院校,是这个活力新角落的关键部分。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1张图片
▲概念图:社交楼梯位置的建筑剖面图 © SPARK

它是一个与朋友在长椅上放松休憩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观看屏幕上的节目或现场表演,这个室外休闲空间将成为这个城市艺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2张图片
▲社交楼梯 摄影:Studio Zeros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3张图片
▲社交台阶与地下一层入口 摄影:Studio Zeros


社交楼梯同时形成了一个新的出入口,人们可以直接通往位于地下一层的美食街,享用其他具有吸引力的设施如“社交洗手间”。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4张图片
▲地下一层入口 摄影:Fabian Ong


4. 社交洗手间

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激发了SPARK将实用空间设计成更积极的社交空间,让人们在购物、学习或工作之余,可在这里会面、聊天和进行拍照创作。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5张图片
▲概念图:社交走道 © SPARK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6张图片
▲概念图:通往洗手间的社交走道 © SPARK


在这里,公共学习、工作区域、自动售货机、储藏柜等元素被汇集在一起,将原本的实用属性区域转变为社区里具有功能及社交属性的空间。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7张图片
▲社交洗手间平面图:改造前后  © SPARK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8张图片
▲社交洗手台 摄影:Studio Zeros


社交卫生间定制的后工业风的洗手台和厕所隔间被设计为“照相亭”背景,带有丰富有趣的图形,从而吸引人们在这 里拍照打卡。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29张图片
▲概念图: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 SPARK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0张图片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1张图片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2张图片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3张图片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5. 品牌设计

GRiD位于城市的枢纽位置,这里人来人往充满了活力和能量,新转角位置的餐厅和建筑内部形成了积极的社交空间,同时其立面形象也具有自我表达的作用。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4张图片
▲GRiD的Logo 摄影:Fabian Ong

GRiD的Logo采用了极具个性和图形化的设计,带有老虎机风格,其中字母“i”代表“自我”。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5张图片
▲GRiD标识设计  © SPARK x TRIPPLE

GRiD作为最终的品牌名称,设计团队将其运用在整个项目的设计中,包括外立面、入口处、内部导视系统,以及天地墙和灯光照明的设计中。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6张图片
▲入口处的GRiD品牌名称 摄影:Studio Zeros


6. 以图形设计和标识设计的方式来搭建室内舞台

项目使用工业材质和肌理,体现了朋克摇滚精神和自由的表达方式,其明亮的霓虹灯色彩,旨在激发好奇心,让GRiD从周边建筑中脱颖而出,并与街对面色彩缤纷的商铺产生共鸣。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7张图片
▲GRiD与街对面色彩缤纷的商铺产生共鸣 摄影:Fabian Ong

色彩鲜艳的超大品牌Logo以图形和霓虹灯色彩为灵感,强化了运动活力的概念,犹如进入GRiD川流不息的人流一般。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8张图片
▲建筑外立面上色彩鲜艳的超大品牌Logo 摄影:Fabian Ong

地面和天花的图案包含了抽象的、超大的街道方向标志和道路标记。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39张图片
▲概念图:地面图案与材质布局 © SPARK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0张图片
▲概念图:天花上霓虹灯色的LED灯定制标识设计  © SPARK & BPI

图形设计主题引导人们从街道前往地下室,通过自动扶梯和电梯大堂到达位于建筑上部楼层的餐厅、商店和教育学院。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1张图片
▲中庭 摄影:Studio Zeros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2张图片
▲从社交楼梯前往地下一层 摄影:Fabian Ong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3张图片
▲地下一层自动扶梯下的中庭 摄影:Studio Zeros


内部引入的灵活组装的快闪店、共享办公和学习空间以及社交共享空间,以此鼓励更多的社区活动、公共互动及空间共享。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4张图片
▲社交共享空间 摄影:Studio Zeros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5张图片
▲社交共享空间 摄影:Studio Zeros


天花上的方向标志引导人们前往GRiD内部具有吸引力的关键社交设施和租赁区域,图形图标的设计符合年轻人漫不经心的心态和行动方式。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6张图片
▲具有吸引力的标识图形设计 © SPARK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7张图片
▲室内的图形和标识 摄影:Studio Zeros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8张图片
▲室内的图形和标识 摄影:Studio Zeros


SPARK将一个旧式购物中心改造提升成一个全新的场所,是对现有校园学习、工作、社交、购物、餐饮功能的延伸,和与当地艺术社区的连接。

新加坡GRiD 商业改造,后工业美学的“自我”个性表达第49张图片
▲建筑及周边环境 摄影:Fabian Ong

它是一个标志性的目的地,是一个非传统的本土化的社交、体验和休闲中心。


项目数据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1,800平方米(改造区域面积:10,000平方米)

设计信息
建筑、室内、图形、标识和品牌设计:SPARK
团队成员:斯蒂芬. 平博里,林雯慧, Carlo Joson ,梁仲文,William Nguyen Van Thanh Ha, Andriani Wira Atmadja, Javier Campoy, Mark Mancenido, Michael Halagao, Maribelle Lapizar, Syazana Paudzi, Regina Kartika, Joei Wee, Lili Saputri, Aye Yu Mon, Arissa Rashid, Zhen Xiao Yang
品牌、标识设计和营销顾问:TRIPPLE
客户:GAW Capital Partners, Manful Wings Pte Ltd
项目管理:Arcadis Pte Ltd
结构+机电顾问:ARUP
灯光顾问:Brandston Partnership Inc.  
施工监理:Arcadis Singapore
施工方:Gennal Industries Pte Ltd


来源:本文由SPARK思邦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SPARK思邦所有。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86 articles)


商业建筑 (691 articles)


零售休闲设施 (12 articles)


教育中心 (22 articles)


新加坡 (179 articles)


SPARK思邦 (1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