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由专筑网逸希编辑

你是否从未想过像“废酒瓶、废塑料桶、废玻璃、废瓦片”等“垃圾”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建筑材料,设计师们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现代、废弃与重生,通过可持续的设计手法,重新定义了材料与建筑间的关系。每一片垃圾,都是人类文明的缩影,也是环境负担的象征。这些不起眼的垃圾在设计师手中妙笔生花,通过各种几何拼接竟碰撞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同时将环保主义做到了极致。

设计还会引发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垃圾”多样化、资源化利用的思考。通过对“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及二次开发,融入呼吸性、动态的元素,挖掘出其更深层次潜在的使用价值,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得建筑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特质,以解决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


一、金属网+废旧啤酒瓶立面

曼谷的Early BKK概念咖啡厅旨在打造一座绿色、可持续性的建筑,意在向游客与邻里们宣传回收利用、绿色生态的理念及生活方式。目前城市在垃圾管理方面仍需解决诸多问题,因此,将被忽视的材料回收再利用成为该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该咖啡厅从外观上看,大约由600余个废弃的啤酒瓶被放置于金属圆环结构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立面效果,同时在室内空间生成了有趣的光影效果。室内的门、天花板、座椅等大多使用了一种100%由废旧牛奶盒碎片回收再造的“再生板”,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始终。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Spacecraft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Spacecraft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Spacecraft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Spacecraft



二、塑料冰激凌桶立面

Bima 微型图书馆立面是由2000个回收的塑料冰激凌桶组成的,设计采用二进制码来传递信息,打开的罐子代表零,封闭的罐子代表一。通过这种方式,在立面上创造了一个信息墙。可回收塑料冰激凌桶立面不仅成本较低,并且具有优良的热工性能,在让自然光通过的同时提供充足的通风,经切割后也十分稳定。

“书籍是打开世界的窗户”,信息可以从左上方读取,然后环绕整个立面循环出现。这使得立面变得十分独特,罐子如同一个个自然光灯泡,为室内创造出宜人的光线。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5张图片
图片来源:SHAU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6张图片
图片来源:SHAU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7张图片
图片来源:SHAU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8张图片
图片来源:SHAU



三、彩色“筒盖”立面

CNAD国家工艺、美术和设计中心位于佛得角共和国的明德卢市,该市的大多数产品均为装在集装箱和浮筒中从外国运来本土,浮筒也被当地人们作为多用途的容器和材料使用。

该建筑的立面设计灵感则来源于“浮筒”,设计师在方案中将原有的墙壁推倒,把庭院面向城市打开,并利用浮筒的盖子创造出一层覆盖着整个博物馆的彩色表皮,为原有的旧建筑和空间带来新的活力。一系列“筒盖”可以像百叶一般旋转,从而起到调节内部光线和气流的作用。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9张图片
图片来源:Ramos Castellano Arquitectos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0张图片
图片来源:Ramos Castellano Arquitectos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1张图片
图片来源:Ramos Castellano Arquitectos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2张图片
图片来源:Ramos Castellano Arquitectos



四、再生玻璃翡翠立面

MVRDV设计事务所通过黄铜和回收玻璃为宝格丽上海恒隆广场店带来了翡翠般的碧绿色立面,设计选取绿色、白色以及透明的可循环使用的玻璃瓶,经碾压、融化、压缩等技术再加工,形成整个半透明面板。建筑立面如同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玉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又在夜色里闪亮夺目。

可持续的再生外墙面板模仿翡翠的材质,以层层叠加的方式凝练出丰富的肌理,纹路与色泽隐约晕染,在光影中迷醉;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被赋予玉石般晶莹澄澈的质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使墙面极具雕塑感,金色黄铜饰边则为外墙的雅致再增添一笔华色。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3张图片
图片来源:MVRDV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4张图片
图片来源:MVRDV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5张图片
图片来源:MVRDV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6张图片
图片来源:MVRDV



五、回收陶瓦立面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不断增加的人口使越南当地的居住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很多过去的一层瓦片屋顶住宅被拆掉或者迁出,而原先屋顶所用的瓦片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再使用的建筑垃圾。

Ngói空间受此启发,决定重新利用这些充满记忆的陶片,设计将回收的陶瓦作为幕墙使用,促进未来建筑和城市朝着更加循环的方向发展,从回溯过去的角度来认识和重新发现原有空间的核心和隐藏价值,并利用这些价值来创造未来的空间,造就出现代而优雅的美学,这种美学在可持续的方式中融合了传统与创新。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7张图片
图片来源:H&P Architects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8张图片
图片来源:H&P Architects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19张图片
图片来源:H&P Architects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20张图片
图片来源:H&P Architects

可持续建筑:用“垃圾”雕刻出的废墟美学第21张图片
图片来源:H&P Architects


设计师们以自己的力量发声,让绿色、环保、可持续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使人类、建筑与自然间的关系持久可续。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880 articles)


建筑材料 (63 articles)


可持续建筑 (43 articles)


塑料 (68 articles)


玻璃 (2347 articles)


瓦片 (20 articles)


废墟 (21 articles)


垃圾 (4 articles)


设计案例 (119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