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国际建筑大师似乎总有种魔力,有建筑大师存在的地方总会吸引很多国际的目光,因为他们的项目会为一个城市或区域带来不同的气息和寓意,也因为他们的设计作品体现了优良的品质、天才的想象和执着的坚持更有他们对这个区域的情感寄托。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事务所走进中国,用他们的汗水和努力共同见证着中国的成长。今天的“我”与中国有个约会,跟大家一同分享的是一些国际建筑事务所在中国生根落地的项目。
       正如《南方周末》曾刊载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外国建筑事务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同时呈现出了不同时代的特性:

1980年代:华裔和日本建筑师,投资人的伙伴

       1979年-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将中国的江南园林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嫁接,也为中国建筑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
       早期进入中国的项目,多为涉外的酒店、宾馆建筑和少量的涉外办公楼。早期的发展商大多是华裔,来自香港、东南亚,也有一些来自日本。考虑到沟通上、也有经营上的便利,投资商习惯性地与他们本国的承包商和建筑师进行合作,所以跟进的建筑事务所也大多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
       离开国际社会已经很久的中国建筑师,迎来了第一批境外建筑师,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批老师。他们努力学习和掌握着现代的建筑技术,如何做一个高标准的酒店和高标准的办公楼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高密度的建筑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外国人设计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城市中间,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质量。

标志建筑如:
北京长城饭店(美国培盖特国际建筑事务所)
北京建国饭店(美籍建筑师陈宣远)
南京金陵饭店(香港巴丹马公司)
上海华亭宾馆(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所)
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日本日建设计)
北京新东安市场(美国RTKL)
上海花园饭店(日本株式会社大林组)……

1990年代:美国人,建造超高层的商业建筑师

       1990年,昔日的中苏友好大厦对面,出现了一座由三座塔楼组成的山状建筑,这是约翰•波特曼设计的上海商城。高164.8米的上海商城不仅一跃成为上海浦西当时最高的建筑,也以其强烈的现代风格表明一种新势力的到来。
       国家大剧院开始了中国建筑对欧洲风格的碰撞与接近,“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大最都市化的城市,正建造着许多由西方建筑师设计的高楼,使20-30年代欧洲人在上海建造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新古典主义和Art Deco建筑变得如同侏儒。”这是1995年3月刊登在《建筑设计》杂志上评论。
       进入1990年代,已经掌握了国外建筑的先进技术的中国建筑师开始在大型的公共建筑竞标中崭露头角,也能够做高层建筑,包括一些从技术上来说质量不错的项目。在解决了技术层面的课题之后,中国建筑师开始面临新的难题:把一个标准的办公楼做到怎样才能让开发商满意。
       由于中国建筑师不了解建筑的商品属性,所以外国建筑师,特别是美国建筑师在这一时期相当有市场。
       土地批租政策实行之后,外商的投资开始从酒店和办公楼扩张出来,扩展到外销和内销的住宅、大型的商业设施甚至工业项目。1990年代初,国外进入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人当时最迫切要做的就是通过建筑师的产品设计,帮助他们在房地产市场上取胜。随着超高层建筑和大型项目的加紧建设,美国人成为1990年代当然的主角,商业建筑师成为进入中国的建筑师的主流。
       此外,由于建筑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各自的行家,在面对特殊类型的建筑时,境外建筑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这一阶段,比较风光的是来自美国、香港等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的建筑师,他们比较懂得如何为发展商服务,而且把这种服务概念带进市场。美国人在中国建造摩天大楼的同时,也在教会中国建筑师如何去学习市场化运作,如何从商品化上看待建筑物的属性。
       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陡然增高,建设的激情和都市的迷乱互相交织在一起,热衷于西方建筑设计的直接后果是城市空间的千篇一律。“多数建筑做得很表面化,中国人在买象征物,是经济发展的象征物。标准的象征中国发展形象的‘西方建筑’是一种30层左右高,50000平方米的大楼,这样的楼随处可见,它被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和文化进步的象征。”(《加拿大建筑师》1995.6)

标志建筑如:
上海商城(美国波特曼设计事务所)
上海新金桥大厦(香港何涛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法国巴黎基础公司设计部)
新上海国际大厦(加拿大B+H建筑事务所)
上海大剧院(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浦东金茂大厦(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

新世纪:欧洲人,难以捉摸的导师

       进入新世纪,就是过了又一道分水岭。外国建筑师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号召力的大牌建筑师越来越多。他们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建筑市场,来分享这块大蛋糕。从大型公共建筑,到小型的社区开发,都会看到洋建筑师的身影。与前不同的是,这次登陆的多数是欧洲人。从规划到建筑,包括重大的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到了欧洲建筑师手中。大量欧洲建筑师的进入,是因为人们注意到了建筑的多样性,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表达建筑的各种可能。
       当人们开始把建筑看作文化的时候,建筑标准的惟一性消失了。后来居上的欧洲人在文化和历史上的优势显露无遗,他们正在成为新的导师。欧洲漫长的历史,造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文化,从而形成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曾经被高度、宽度等技术特征征服,被外国建筑师的职业化、商业化所征服的中国建筑师,开始拜欧洲人为师了,变得习惯于接受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
       从199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建筑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城市面貌正被注入新的形象和新的语言。里程碑式的建筑和有着巨大争议的超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出现,其中尤以保罗。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和库哈斯的CCTV最为突出,抛开项目本身的设计,中国人更看重的是这些如此重大的项目已引进外国设计师。
       同时,更多的规划设计师开始出现,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全面进入。从1980年代只是盖一幢幢房子,到现在开始规划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从2000年开始,上海以成百平方公里的规模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

标志建筑如:
国家大剧院(法国保罗。安德鲁)
上海科技馆(美国RTKL)
广州新体育馆(法国保罗。安德鲁)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美国NEB设计集团公司)
广州发展中心大厦(德国gmp)
中国电影博物馆(美国RTKL)
深圳会展中心(德国gmp)
上海环球金融大厦(美国KPF设计事务所、日本清水建筑株式会社)……

1.        北京长城饭店(美国培盖特国际建筑事务所)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张图片
2.        北京建国饭店(美籍建筑师陈宣远)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2张图片
3.        南京金陵饭店(香港巴丹马公司)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3张图片
4.        上海华亭宾馆(香港王董建筑师事务所)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4张图片
5.        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日本日建设计)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5张图片
6.        北京新东安市场(美国RTKL)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6张图片
7.        上海花园饭店(日本株式会社大林组)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7张图片
8.        上海商城(美国波特曼设计事务所)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8张图片
9.        上海新金桥大厦(香港何涛建筑设计事务所)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9张图片
10.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法国巴黎基础公司设计部)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0张图片
11.        新上海国际大厦(加拿大B+H建筑事务所)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1张图片
12.        上海大剧院(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2张图片
13.        上海浦东金茂大厦(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3张图片
14.        国家大剧院(法国保罗•安德鲁)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4张图片
15.        上海科技馆(美国RTKL)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5张图片
16.        广州新体育馆(法国保罗•安德鲁)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6张图片
17.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美国NEB设计集团公司)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7张图片
18.        广州发展中心大厦(德国gmp)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8张图片
19.        中国电影博物馆(美国RTKL)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19张图片
20.        深圳会展中心(德国gmp)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20张图片
21.        上海环球金融大厦(美国KPF设计事务所、日本清水建筑株式会社)
“我”与中国有个约会(二)第21张图片
---完---

* 本文由专筑网编辑沈晓欣编撰,版权归专筑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孙铭浩
  • 2014.02.14 12:09
    感谢楼主辛苦了
    • 0
  • 向我开炮
  • 2014.01.23 14:24
    环球真心难看 陆家嘴的三幢超高层 就数金茂最耐看 百看不厌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94 articles)


    酒店建筑 (602 articles)


    香山饭店 (2 articles)


    中国 (3567 articles)


    北京 (742 articles)


    2010 (147 articles)


    贝聿铭 (32 articles)


    钢材 (1105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