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作者风蚀菌,将本文授权「专筑网」发布

首先祭出总被身边师长们黑(ai)的(de)飞(shen)起(chen)的扎哈大婶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大楼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1张图片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2张图片

外观是扎哈一贯的外星人降落炫酷风,概念上表示要打破传统大楼的空间秩序,于是问题就出来了。

设计中的很多曲面导致施工难和造价高,大量玻璃都必须定制,最后一些部分也没有按原设计使用曲面玻璃。但糟糕的事情比建成效果的折扣明显多了——漏!水!而!且!难!维!护!因为曲面和倾斜角度,玻璃和楼板等部分的衔接处防水做的并不完善(个人感觉不能完全怪施工...),加上香港的台风+强降雨天气,漏水什么的......希望不要弄湿学生们的模型啊图纸啥的。
维护难直接体现在长得实在太风骚,擦个玻璃都不容易,做整体清洁要大搭脚手架。烧钱就全程烧吧嗯。

另外一个被诟病的方面是内部空间设计,主要是来自听去过评图或者上课的老师们吐槽。建筑内外风格相当统一,大楼内部的房间大部分都是不规则的,有些甚至到了奇葩的地步。老师A表示里面有一个按原本设计应该是教室的房间,因为是个太过狭长的三角形,难以安置投影仪或者黑板,甚至只摆两排椅子都很难用作教学,一种你特么在逗我的感觉。另外,由于大楼是做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楼用的,应该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评图和展览等功能需要。设计方对此的解释是我们把这些空间放走廊上啦你们看多有利于师生公众之间的交流多有活力呀,然而这往往可以翻译成”对不起你们将就一下“...喜欢跑去理工评图的老师B表示在里面要把图纸挂起来非常蛋疼,因为内部依旧是曲面啊曲面不规则啊不规则...
哪天能自己去看一眼大概会更新一下答案。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3张图片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4张图片

贴两张平面图,其实我没找到那个狭长的小房间在哪里...


67号栖息地

其实我很喜欢这个...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5张图片

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筑师萨夫迪设计的,建于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之时,这是他的master's thesis(翻成硕士论文好像哪里不对...不懂不敢乱翻译,求指教),当时他不到24岁(学渣表示跪拜)。

原本的设计理念是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廉价但舒适的住宅,所以它是由很多小单元组合而成的,不同的数目和组合方式满足不同的居住需求,且每一户都有阳台花园。但因为造价过高(经典问题),租金居高不下,建成后的70年代经济状况也不好,67号栖息地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它设计者的理想。但67号栖息地在预制混凝土,单元装配住宅和生态住宅方面的尝试很有积极意义,它的建筑师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也一直没有脱离相关领域。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6张图片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7张图片

使用中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当时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不如现在成熟,导致混凝土部分经常需要维修,渗水现象频发。另一方面,通风并不是很好,总体环境湿度过大,霉菌在通风系统里长得很开心,所以有住户在搬进去之后得了哮喘,家里的喵星人也死掉了...

当时比较大胆的大型住宅项目往往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个与67号栖息地遥相呼应的例子是日本东京的中银胶囊塔。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8张图片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9张图片

设计感远大于实用需求性的建筑有哪些?第10张图片

概念酷得异曲同工有木有。但是...

虽然每个“胶囊”都是可以独立更换的,但整个更新系统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运作起来,反而增加了维护的难度。由于没有足够的维护,有些胶囊的部分开始剥落,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在楼的外面罩了一层网。管道系统也有过严重的腐坏,停水频发,水渗进一些胶囊里造成锈蚀和腐烂到放弃治疗的程度。至今这座大楼依旧一到下雨就漏水漏得各种愉快...

在建造的时候,每个胶囊之间都有一层3厘米厚的石棉层,但这层石棉后来影响了通风系统的运作,加上简单粗暴的大圆窗子和暴露在外的胶囊表面,胶囊里是冬寒夏热各种酸爽...

因为这些原因,胶囊塔的住客只有40人左右,很多胶囊是弃置的,近年来拆除的呼声也不少。作为日本建筑界新陈代谢主义的代表作,能不能对它好一点...


这些建筑都是一些在当时非常大胆的设计,在使用方面也许可以说是虽“败”犹荣吧。在每一个领域的前沿都有很多未知的方向,先锋作品还是容易出bug也不鲜见。建筑因为和日常使用难以割裂,所以喜闻乐见地被不断吐槽......但谁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呢?


建筑的目的有很多,实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目的。自然我们需要无数经济而耐用的建筑来满足日常需求,但有些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挑战极限或者实验新的东西,不能因为这个过程中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就否认这些尝试的意义。

也许今天我们会觉得67号栖息地和胶囊塔似乎比扎哈的作品更合理一点,但是在当时这些建筑也面临无数的争议和烧钱,不切实际,哗众取宠之类的指责。实验常常是昂贵的,但没有这些昂贵但是看起来甚至有点荒谬的建筑实验,可能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习以为常广泛使用的建筑形式(例如67号栖息地与预制混凝土构件)。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732 articles)


设计感 (6 articles)


实用 (2 articles)


扎哈•哈迪德 (59 articles)


莫什·萨夫迪 (4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