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果子建筑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1张图片

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以下简称ICA)是这个城市近百年来第一座新建博物馆。而其设计者-来自纽约的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务所(以下简称DS+C)-也第一次实现了在美国本土的建筑实践。在竟赛初期的入围名单中,除DS+C外,还有瑞士的Peter Zumthor, 波士顿的Office dA,冰岛的Studio Granda;这些事务所的共同特点是均未在美国实现过任何重要工程。ICA想要进行新尝试的胆量与野心为造就一个与众不同的当代博物馆提供了契机。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2张图片

DS+R是一间跨越建筑设计、表演设计以及视觉艺术的多学科工作室。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用设计和教学对现有的社会、文化、建筑、艺术进行批判性的对话,DS+R是所谓的“纸上建筑师”。自1979年工作室成立起,在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们的建成建筑作品只有在日本的Slither Housing(2000)以及在密斯设计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中的一个餐馆的室内设计。其更多作品是具探索性的舞台、装置及概念设计,挑战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构建。最负盛名的当数2002年瑞士世博会中在纳沙泰尔湖(Lake Neuchatel)构筑的“模糊建筑” (Blur Building)。在湖中的一个300英尺宽、200英尺深、75英尺高(约91米宽、61米深、23米高)的轻型构架上,由计算机控制的35,000个高压喷头将汲取的湖水以雾气的方式释放出,形成一栋无形式、无深度、无尺度、无体量、无表面、无维度的“建筑”,挑战人们对于空间的感知与体验。在ICA的设计中,DS+R的探索精神依旧延续着。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3张图片

如同许多当代博物馆一样,ICA需要谐调两个彼此矛盾的要求。其一是为市民和社会活动提供动态的公共空间;其二是为欣赏现代艺术提供安静的冥想空间。在ICA的设计中,“公共”部分是自地面向上而建,“艺术”空间则自上而下。如同设计师所说,“博物馆想要内向,而基地想要让建筑外向。这栋建筑必须有双重视景。”因此最终的建筑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想要被看的物体“,同时也是一架“看的机器”。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4张图片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5张图片

ICA的基地、位于波士顿港口的Fan Pier原是一个工业区,政府拟将其改建成一个高密度的综合开发项目。作为这里建成的第一个重要文化建筑,ICA是新的地标,也是该区域发展的催化剂。47英里(约75公里)长的滨水步道Harborwalk限定了基地西侧与北侧的边界。由于周边城市文脉尚未形成,基地靠城市一侧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ICA的设计重点放在了建筑与水滨的关系上。滨水步道的木质表皮被作为重要的建筑元素延伸至博物馆内部,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界线,同时也成为分隔/联系“公共”与“艺术”空间的界面。该界面先是从滨水步道向上折起,形成面向水面的大台阶,接着延伸至博物馆室内,形成多功能剧场的地面及座椅,接着往上折回形成剧场的天花,再继续延伸到室外,为坐在室外台阶上的人们遮阳挡雨。而在这一折面之上是一个巨大悬挑的展览空间。建筑的西侧立面如同剖面,清晰地反应出建筑用项(program)间的关系。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6张图片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7张图片

这种通过连续绵延的带状界面将两种不同功能用项分开的方式在DS+R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例如2002年在纽约设计的Eyebeam Museum of Art and Technology,通过一个连续的带状界面不断从地面上升成墙面再转化为天花又再折回成地面,循环往复,将该建筑的两个主要功能-博物馆与实验室-分隔开。同时这一带状界面上的开口及错置又在两者间建立起丰富的视觉和交通联系。在ICA的设计中,带状界面将更具开放的公共空间性质的用项-室外大台阶和室内剧场-与大厅、接待处、商店、展厅等基本博物馆用项分隔开。不过不同于Eyebeam Museum两种功能空间之间的多重联系,在ICA中朝向海滨一侧的“公共”空间与朝向城市一侧的“艺术”空间之间的联系甚少,只有居于中心位置的大玻璃电梯能够在竖向穿越两种空间。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8张图片

作为“被看的物体”,ICA令人乍舌的巨大悬挑无疑使其备受瞩目。ICA设计任务书中最首要的要求是将所有18,000平方英尺(约1,672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放置在一层,但其基地所允许的基底面积仅为16,000平方英尺(约1,486平方米)。为解决这一矛盾,建筑师尝试了若干种可能性,包括建一个可以游离于博物馆之外的水上展厅等等。最终他们说服了波士顿重建局(Bosto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将底层退后,并提供面向水面的室外台阶作为市民公共活动空间,以换取顶层展览空间的出挑。这也造就了ICA体量上最突出的造型-80英尺长(约24米)的悬挑结构。在悬挑下方伸出一个楔形空间,如同飞船下伸出的舷梯,角度与室外大台阶平行。这是博物馆的媒体中心,其内配备了用来观看数码艺术的电脑,成为传统展厅空间的延伸。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9张图片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10张图片

作为一台“看的机器”,一方面,欣赏艺术是其最首要的功能。 ICA着重于展出大型当代艺术作品,空间的灵活性是最重要的功能元素之一。高16英尺的展览空间内完全无柱,由中央交通核分成东西两个展厅,可根据展览要求完全开放,或分隔成小型空间。为此DS+R设计了一套系统,平行布置的技术轨道间是纤维顶棚,内有灯具、电、空调、喷淋、安全、数据系统以及结构悬挂结点。而地面上则有与之对应的网格,设有电及结构结点,能够让临时性或半永久性的不同高度的墙体毫不费力地被安装。展厅内的光线来自一系列北向天窗,并由一个自动遮阳系统控制,产生出均质、分散的柔和光线,可根据展览要求调节不同角度的光线或者完全屏蔽光线。而在夜间,室内的光线通过玻璃板墙透射出来,在几英里之外都能看到,成为波士顿港湾的新“灯塔”。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11张图片

另一方面,对水景的观看被建筑师以多种方式来呈现。在入口大厅内的是对水景的惊鸿一瞥,而玻璃电梯则让人们垂直地扫描,在多功能剧场中整个海港成为舞台的布景。在顶层东西展厅中水景被完全摒除在外,而在北侧展厅-即悬挑空间的端头-则形成壮观的全景。最后在媒体中心处则通过控制玻璃的角度使得人们只看到局部水面,欣赏非常抽象的水波纹理。

工程信息:
面积:                          65,000平方英尺
建成时间:                   2006年
造价:                          四千一百万美元
建筑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合作设计:                   Perry Dean Rogers Associates,Boston



双重视景-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第12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52 articles)


果子建筑 (2 articles)


文化建筑 (1401 articles)


博物馆 (697 articles)


波士顿 (24 articles)


公共空间 (214 articles)


冥想空间 (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