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专筑网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几百万年前人类便已在森林中与木共生,这种居住形态既是原初的,也能够看作今后理想化住宅的建筑形态;而这种理想,在当代通过建筑行为能否得到实现,形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谈“林舞鸟鸣”集合住宅
工程进度落后,一直拖在那里。我知道原因,可是也不能怎么样?我们的工地现场实在是太复杂,这是为什么进度落后的最大原因。 这个工地一定让师傅很头痛吧。我记得从一开始就不停有人抱怨:“这什么工地啊!这样怎么架鹰架?”“这样怎么作业呢?一定得砍掉树!”“这么重的工具,你要我们全都用手搬吗?” 不晓得为什么,树好像很开心地摇晃着叶子。 我图上的树,不是一个个圆形符号。 ——摘录自《恋爱中的建筑》
我拼命地去配合树。对树的这一份“心意”,为房子带来了独特的氛围。
这个基地位于东京市最贵的地段惠比寿地区。业主找中村去设计一栋高级出租公寓。没想到勘探时,发现后面斜坡长了好多15米以上的大树,这些树该怎么处理?中村不想砍掉,因为树花了好多时间才长成这么大。
最后业主同意要是绿意能为出租公寓带来附加价值,那为了保留树所失去的楼地板面积,应该可以从房租里回收。 于是中村请人来搞清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底下,树根到底盘根错节成什么样子。还用雷射测出了每根树枝的位置,把它们画在3D图上。
为了避开树根,地基只好往后退了。可是楼地板面积总是要尽量争取,所以中村让房子长在树枝跟树枝间的空隙。于是形成了这副蛇形迂回的形状。还把台风时树枝摇晃的幅度给算了进去,这样房子跟树枝都很安全。
这次的设计,好像树才是主角,可是中村从一开始就觉得,这房子将会有不一样的表情。果然,每一户都有了突出林间、小小又充满诗意的房间。每家每户都把脸伸向树林探看。
为了不尴尬地直视对面的邻房,中村将窗户往上或往下开,反而得到了迥异于日常的视野,看见了不一样的天地。居住者可以实际体会到如松鼠般亲近树木的肌肤及树叶,春天时,可以闻到花的香气,一年四季,都能听到风吹拂过林梢的声音以及小鸟的歌唱声。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给人感觉不像是身在市中心,反而宁静中透着温馨。
小鸟在房子上,也有它们的住处。(建筑朝南的一面设计成9个“巢”形突起,如积木般凹凸不平,“巢”的外部搭建了一些真正的鸟舍,吸引鸟儿到此居住。)。谢谢它们为房子增添了乐趣。所以这个案子被中村命名为“跳舞的树、歌唱的鸟”(Dancing trees,Singingbirds)。
我们建筑人总是很暴力地把基地整理得干干净净、很暴力地为每一户安排一样的格局。公共空间里,谁也不交流。可是这栋房子,每户都不一样。
有泳池的,可以邀隔壁来玩水。
有大露台的,可以一起野餐。
有书房的,或许把林荫日光斜射进来时慵懒读书的时光分享给其他住户。
彼此提供、互相交流,共拥后头一片森林。总之,室内空间相应树木的摇动可称为自然行为,也因此展开居住者生活行为的延伸。各自的活动共鸣中,人与自然生活本身逐渐的融合在一起,我们想在此反复的互动概念中让它自然产生爱的感觉。
这是高价出租的公寓,但是一定要用昂贵材料,才能展现出奢华的万种风情吗?虽然为了不伤害这些树,施工时大家都很辛苦,不能把挖掘机开进来、不能随意为了方便,把旁边挡道的树枝折掉。可是也因为这些辛苦,这房子,成了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环保商品不是免罪符,我们跟每块土地的交往方式,就是不同情人之间的恋曲,去看见情人最美、最恣意的那张脸。
中村说:“这个建筑的意义并不只是看上去好看,而是要让住在里面的人真实体会到被自然包容的感觉。把住宅放到树林里,也是希望住在里面的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中村曾把人和建筑的关系描述成“恋爱”的感觉,“人会恋上建筑,建筑也会恋上人”,虽然有人质疑“林舞鸟鸣”只是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一个“盆景”,但能住在这样的“盆景”里,对城市高压力族群而言,也是难得的惬意,就像恋爱一样,不是吗?
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建筑家/NAP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1974年出生于东京。1999年于明治大学研究生院修完理工学研究所博士前期课程。曾在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担任过主任技师,2002年设立NAP建筑设计事务所。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评论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苍洱之眼》大理风雅颂度假酒店改造设计
阿尔巴尼亚城郊,三座红塔与白“金字塔”的奇妙聚会
6个小屋的奇妙“牵手”之旅——轻井泽度假宅趣谈
从画图纸到种菜:建筑师如何用设计思维颠覆传统农业?
消失的建筑:那些被时代遗忘的记忆
首尔惊现“生物链”魔塔,就像住进“白松睡莲”里
银发经济崛起,适老化建筑设计如何成为“新蓝海”?
芝加哥Ardmore住宅卧室“跑”到一层,还会“借光”
厄瓜多尔山林间的“隐形精灵屋”是九根立柱撑起的自然梦幻之居
从“闷罐房”到阳光乐园,奇妙的中庭,解决了诸多难题
城市中的“树形”奇迹
像拼图一样建高楼,“Puzzle Tirana”多功能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
从Georgia艺术家画作中汲取灵感,19世纪Tbilisi阁楼变身“梦幻之巢”
PIXEL综合体打造阿布扎比8.5万平米像素生活新纪元
一座不需要为供暖、制冷或通风购买能源的高层空间建筑,到底有什么设计的巧妙之处?
竹韵重生——隈研吾打造仓敷防灾新地标
日本73平小户型,突破都市住宅困境,用阶梯露台重塑生活体验
日本街道的氛围感从何而来?
慵懒、自然、惬意,建筑师自己设计的家
石头地基上的再生树屋传奇
好看的房子,要和妈妈一起住,母亲和女儿两代人的家
从概念到细节,东京湾悬崖上奢华住宅体验
闪闪发光的水晶与流光溢彩的灯笼——空间与城市的互动
住宅还可以设计成“一个大房间”,是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的房子
“我们的家没有屋顶”,一家五口在家露营、烧烤、看星星...
中村拓志作品 |“透明屋”在城市空间打造出静谧森林 Optical Glass House
地标性建筑之现代婚礼堂设计
艾洛设计:大馆Daguan
黄山洲际金普顿酒店,line+以当代空间叙事回溯徽州精神
木梁撑起的天空剧场——“秋屋”怎样用光影编排生活乐章?
暗影之形:TBHNP上海限时概念空间
小身材大梦想——魁北克生态健康小屋Selenite揭秘
纽约庭院的 “拱形魔法墙”——串联功能,调和自然与城市
耗时17年!让·努维尔用2.2万块天然巨石,在安道尔造出一座“隐形”豪宅
从奶奶的菜篮子到美食综合体,70多年老菜市场改造玩出新花样!
轻重对峙,line+的两个艺术装置:砖ⁿ+斗拱新艺
时尚与建筑的跨界碰撞,Moncler与建筑大师联手打造适合高山居住者的温暖庇护所
栖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岛海边长亭
RLP Asia建筑 | 海大海灏生物创新港
卷儿叠/叠儿卷 / 众建筑
巴黎奥运彩“滑”新宠——蓬皮杜广场Zarka雕塑秀
互动环境观察器:多极星Starbu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