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特约建筑评论人每筑建文将本文授权「专筑网」

【每筑微评】2016年初,电影《老炮儿》火了。历史走到今天,在许多父辈眼里,先人的闲情博爱较当下的浊世喧哗已远,我们活得匆忙纷乱,急躁不堪。今天,每筑带大家看一座电影里面的传奇学校:北建工。都知道北建工毕业的人为人踏实、办事“局气”,对朋友真诚……好人有好报,北建工恰恰是这样一种慢热型的大学!赤诚的火焰不会灭,只要我们彼此将火种传递。愿薪火永相传,生生久不息。

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建工学院”
                                                                                                                                                          作者:邢正

《老炮儿》一下子火了,现在北京无论在哪,茶余饭后,四周围聊得多半是《老炮儿》,北京侃爷的精神在这部片子的观众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从“新街口”聊到“地安门”,从“二号线”说到“十号线”,什么叫“军刺”,什么又是“将校呢”,为什么刚爆的那盘儿过了三分钟就不行“肚仁儿”是什么,各种《老炮儿》里的法宝都被掘地三尺,北京本地的同学们这几天成了外埠同学的义务讲解员。咱也刨根问底一回,为解析《老炮儿》出份力。好多人不明白那个来自管导老家“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的“郑虹”同学所在的建工学院是什么梗,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所培养了天安门城楼粉刷员、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师和西直门立交桥设计者的传奇学校——建工学院。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张图片

电影片段-老炮儿截屏“建工学院”在四九城可是有一号的,全称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人叫他建工学院或者北建工,现在已经升格成了北京建筑大学。顾名思义,这所学校是一所以建筑类专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这所学校的校史其实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老佛爷西太后那会儿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民国的时候改叫北平市立土木高工。曾几何时,著名学者俞明震先生之长子俞大纯(他有个孙子叫俞正声)担任过这所学校的校长。建国后土木高工改名成为建工学院,在人民大会堂工地声名鹊起的“当代鲁班”——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就曾在此校学习。学校在文革前降为职高(当时的建工学院的土木系在降格前被调整到刚刚成立的北京工业大学)网上传的什么“建工的学生批斗过刘少奇”,那是瞎说。揪斗刘少奇的是“北京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那学校在1971年被调整到武汉,几经沿革,如今算是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吧,所以“此建工非彼建工也”。文革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复改原名,恢复为大学,成为北京市市属高校。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张图片
1936年学校校门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3张图片

2015年学生毕业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老炮儿们年轻的那个时代,文革刚刚结束,革命热度不减,武斗之风尚存。北京高校中群雄并起,其中最风起云涌的,当属当时的“四大染缸”。关于四大染缸的说法,笔者询问了几位老同志,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北工大(北京工业大学)、北建工、二外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经院(北京经济学院,现已并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还有一部分人说是“北工大、北建工、二外、广院(北京广播学院)”,还有人说是“北工大、北建工、二外、北电(北京电影学院)”,尽管版本不一,但是入围的基本就是这几所学校。北建工总是当仁不让的排第二(因为学校在人数和面积上比不过北工大,要不早超它了,但是他能稳占次席也是有缘由的,稍后分解)。话说老北京还有另一句谚语:好男不娶二外女,好女不嫁建工男。这里头的建工男,说的就是北建工的男生。这也就是称呼其他学校一般用“她”,而我在这称呼传奇的北建工时用“他”的原因……在地理位置上,“四大染缸”(指流传最广的北工大、北建工、二外和北经院)都不在海淀区这个高教区,而且此四校的校风不是浮夸风华就是勇猛彪悍,所以享有“盛誉”。而为何建工学院能在四九城独领风骚而且能让六爷这种生活在后海的老北京熟知呢?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4张图片

北展- 城市中国网首先得说建工学院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城区。建工学院的地址是西城区展览馆路一号,就在动物园批发市场南边儿。人家学校离动物园、北京展览馆走着也就七八分钟就到了。所以这算是离城里最近的市属高校了。好多本地孩子都报这个地方,直到现在这所学校的北京气息还是很浓,学生也是局气大方,招人喜欢。这个地方坐电车十分钟就能到后海,二十分钟就能到景山公园。可想而知,这样的地理位置,能让很多老北京人认识他。再有,北京展览馆前面的大广场是茬架宝地,特别是那种盘盘道就说和了的那种“场面架”。那时候大院儿子弟说和完了讲究去北展馆的“老莫”搓一顿算是不打不相识一笑泯恩仇了。老莫是爱称,那是有名的俄国菜馆,人家大名叫莫斯科餐厅,北京人习惯叫它“老莫儿”,那时候留苏的人很多,这地方俄国菜很正宗,很多高干子弟和有过留苏经历的人会来这吃。所以说,建工学院那时候的风格和那一片儿的风格是相辅相成的。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5张图片

莫斯科餐厅-百度图片其次,那就不能不说这所学校赢得四大染缸第二把交椅的实力了——太能打架。因为建工学院是工科院校,所以本来男生就多,人家大学的专业班级简称都是什么历史几几几、财经几几几,国贸几几几,建工学院的专业班级简称都是什么土几几几(土木工程)、水几几几(给排水)、暖几几几(暖通)、车几几几(车辆工程)……很接地气有木有!!再加上那个时候一听说干建筑行的,那基本都是下工地,都是体力活儿,既辛苦又不体面,所以很多人不惜得干这个。男生有劲没处使外加心理上的郁闷,校风也就彪悍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了。当然如今是鸟枪换炮了,搞建筑的和过去的下工地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房地产啊!!全是大款T T!!那时候彪悍的建工学院学生有三大特点:第一,打架(甚至打群架,武斗),第二,打麻将,(据说工地上没啥可干的,也就这个消遣消遣),第三,披着破旧的军大衣,下工地……这头一条,那可真是出了名儿了。曾经有人说“板儿砖打人不算凶器”这句话可能就是从这出来的。关键是,我们在实习的时候,学院给大家发的工地上用的安全帽,就看见实习科的老师拎出一堆酒红色的安全帽,上面用白色仿宋字印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我当时瞧见这个一下就心潮澎湃,翻江倒海,激动之余,脑海中浮现着师兄们戴着建工学院的红色安全帽穿着绿色军大衣如民工开饭一般山呼海啸地挥舞着锤子木棍板砖冲向敌阵的场景……太震撼了!虽然当年可能不是这样,但是当年建工学院的小伙子们创造的传奇历史也足以让建工学院在北京城声名远扬……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6张图片

邢正和他的建工安全帽但是这部影片里提到建工学院,是从一个在街边儿乞讨的女生的嘴里带出来的,六爷拿起那张学生证,她说“叔叔,这是我在建工学院的学生证”(其实建工学院的学生证真不那样)为了让她回家,六爷给了姑娘二百块钱,姑娘留下了六爷的地址。在影片在铺陈六爷找法子救晓波时候遇到的种种窘境让人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在影片的尾声,一封来自建工学院学生郑虹的挂号信,把人带回到人性的本初,从信封里掉落的两张百元大钞,让所有人长舒一口气:“世上还是好人多。”世态炎凉也罢,人情冷暖也好,总之是人人都不易,还是要盼着这个社会好,还是要相信这个社会是正义的多。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7张图片
新老校徽-BJ金隅社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8张图片
新老学生证-BJ金隅社

有的人说这部影片全是流氓文化,全是混混儿文化,不应该有这么多的掌声,但我不敢苟同。谁都曾经犯过错,难道还不给人改的机会了?老来窘困,六爷依然用江湖的道义在解决事情,有人说这是不懂法治,是思维落后,完全是流氓习气。可是有谁真的能像六爷那忍住内心的怒火冷静的想过,如果报官,那几个孩子进了局子,他们的人生怎么办?你是出气了,可是那几个孩子呢?一个电话,直接报警,给那几个年轻气盛的孩子留下一辈子抹不下去的前科,真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么?对几个孩子来说这样真的好么?六爷也年轻过,他知道进去的滋味,他知道进去一次对人这一辈子的打击,更何况这事儿一开始的起因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嗅人家的蜜,说出去跌份。所以,为了孩子,为了这些孩子,他选择的是“按规矩来”。当然,至于后来给中纪委检举,那是另一回事。人心似铁假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这就是北京爷们,这就是江湖,贪官污吏,硕鼠蛀虫,就应该伏法。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一码归一码。年轻的时候年少轻狂,老来因为孩子奔波,也算是对老炮儿的一种惩戒了吧,最后野湖殒命,也算是一种赎罪了吧。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建工学院都改名叫建筑大学了。建工的姑娘还知道借了钱给人家专门用挂号信给人家寄回去呢,那帮老炮儿们,也不是就会打架的混混儿了吧?往前看,给人个机会,过去的事,该翻篇,就翻篇吧。我爱建工学院。

这位邢同学只说了前头故事的开头,却没有讲故事的结尾呢。哈哈!每筑建文要告诉大家,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捷径?!建工学院的学子们当年靠不上响当当的学校名气,就只有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默默付出了。都知道北建工毕业的人为人踏实、办事“局气”,对朋友真诚……好人有好报,北建工恰恰是这样一种慢热型的大学!赤诚的火焰不会灭,只要我们彼此将火种传递。愿薪火永相传,生生久不息。所以,请大家睁大眼睛看看现在的北京建筑大学(北建工是它的的前身)新校区吧~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9张图片
气派的南门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0张图片
开阔的日晷广场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1张图片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2张图片
国内一流的图书馆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3张图片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4张图片
开放新潮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5张图片
设施完备的学术报告厅

从北建大走出的大师们是这样滴嘛~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6张图片

1979级道桥专业校友,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桥梁专业总工程师秦大航,是2015年三元桥大修工程设计单位的技术总工(左一)

北京三元桥大修延时摄影还有这样滴~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7张图片
包琦玮-1982年毕业于道路与桥梁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8张图片
高士国-1957年毕业于给排水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19张图片
胡越-1986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0张图片
刘桂生-1984年毕业于道路与桥梁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1张图片
罗玲-1958年考入道路与桥梁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2张图片
马岩松-1999年毕业于建筑系-首位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中国建筑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3张图片
沈小克-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4张图片
袁炳麟-1952年毕业于结构工程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5张图片
张宇-1987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6张图片
张在明-1960年考入工民建专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注:
1.北京建筑大学原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的建筑类高等学校,以工为主,工、管、理、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大学。肇始于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历经高工建专、中专和大学三个发展阶段。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学位培养项目,2013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
2.作者邢正,北京建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132班-2013两期SK状元榜的冠军得主、2014年7月获第一届中国成语大会亚军。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7张图片
3.特别鸣谢:北京建筑大学校友会、北京建筑大学招生办公室、BJ金隅社,以及李雪华、沈茜、胡德俊、杨洁华、赵伟仑等朋友提供照片及相关资料。附上北京建筑大学招生电话:010-68322507 010-68332396

每筑建文发布宗旨忠实记录当代华人建筑领域的事件、人物、作品和声音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思潮汇聚中华建筑智慧更多内容详见中国建筑纪实网官方网站:http://www.archi-nonfiction.com投稿请发特定邮箱:meizhujianwen@163.com, 或者mzjwikuku@163.com新浪微博:@每筑建文新浪微博话题:#每筑建文# 参与讨论微信平台:微信加MEI-ZHU-JIAN-WEN或长按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京味儿十足的大学、老炮儿里没人扒的彩蛋——北建工第28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密斯009
  • 2017.02.12 11:09
    楼主说的我不敢苟同    有些错误 犯了就要承担责任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405 articles)


    建筑学院 (48 articles)


    每筑建文 (141 articles)


    建筑师 (856 articles)


    建筑设计 (1738 articles)


    建筑学报 (11 articles)


    建筑学专业 (18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