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特约建筑评论人每筑建文将本文授权「专筑网」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张图片
自然之歌 数字、星空、音乐、物体, 这些自然物都具有比例,来构成它们的形式,并被人类的精神比例所测量,这就是世界的逻辑。 广州东站亚运后改造, 2017年摄

广州东站改造项目始于2009年,以广州市新中轴线整体城市设计为背景,火车东站功能需求为基础,建立一个人性化、高效的城市门户区。2017年,新一轮的改造启动,为了缩小空间尺度,设计加入了相对人性尺度的建筑元素,越来越多的公共活动开始出现,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公共场所,广东东站在发挥城市运输工作的同时,成为了充满活力的公共景观。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2张图片
广州东站亚运后改造, 2017年摄

设计师主创建筑师孙一民是中国知名的建筑师,曾率领团队完成了2008北京奥运羽毛球馆、摔跤馆、2010广州亚运3项场馆以及1项深圳世界大运会体育建筑工程。孙一民善于在大跨度建筑中表现自身的玲珑剔透,对自然的一点通透奠定了他在空间结构上的实力和设计风格。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3张图片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4张图片
广州东站亚运改造 ,2010年摄

建筑成长的过程按孙一民的说法,这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开始的契机,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申办,它的开头,是以一个问题写下的: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景观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5张图片
广州东站亚运改造 ,2010年摄

这也是一个写作时间比较长的故事,在亚运会举办6年后,广州东站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造。在这么一个长的时间段里,留给设计师一个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学习,在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在对这个城市的探究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广州东站去作为故事开头的回应:
它处于人与城市之间的一个连接,整合了功能性、舒适性、气候条件、公共空间……最终,变成城市整体景观的一部分。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6张图片
广州东站亚运后改造, 2017年摄

交流在建筑中的落地原来的广州火车东站建于九十年代中期,坐落在城市轴线北端终点之上,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北望首都,下接深港澳。随着中国的发展,原来的建筑作为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来说,在流线、通风、采光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大量的人流和车流的入口被安排在首层,被挤压在一块黑暗的混凝土楼板之下。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7张图片
采光通风改造情况

而这个火车站来来往往的人们来自中国不同的地方,他们身上带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在车站进行交流汇通,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这里冲撞碰头,这要求火车站能提供一个优秀的生态环境,能让这些信息文化产生良好的互动。而这,设计师通过结构的设计和对光线的运用达成了目的。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8张图片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9张图片
风环境的改善

主入口从首层也被转移到了二层,打开楼板开口,通过一道“光的天幕”来覆盖,这个弧形的玻璃屋面不仅能遮风挡雨,还将自然光引入进空间内。而在第二期的改造中,在天幕玻璃之下垂挂金属遮阳帘,提升遮阳系统的效率,并使自然光变得柔和起来,给人们一个触摸天空的体验。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0张图片
剖轴测图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1张图片
改造前后对比

建筑的支撑结构布局由原有轴线向上延伸而成,整个不规则的建筑形态采用理性的参数化模拟生成。这种不规则体现在了设计师独具匠心的大跨度结构的运用。无论是屋顶,还是起到支撑作用的柱子,基本采用了树柱的结构,在顶端形成树杈,这不仅使支柱更好的承担起整个建筑的重力,而且使得这些裸露的钢结构体现出了自然生命的感觉,传递出了一种自然力量的美,而非我们平常在钢铁上所感知到的冷峻。让人们在物理空间内亲近自然,变得有活力。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2张图片
广州东站亚运后改造, 2017年摄

与城市契合的公共景观这个项目南接东站广场天河飘绢瀑布,东西侧分别以林和中路、林和西路为界,其本身就是一个公共景观。作为公共空间,原来拥有的是已经被废弃的广场,巨大的尺度,空旷的场所,缺乏其本身应有的质量。设计采用人工景观修复的方式优化环境,从而逐步改善城市的公共空间。比如用一个环形的半开放环亭,容纳未来的灵活和可移动的商业设施、以及天幕玻璃之下垂挂的金属遮阳帘等等,这些设施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活动,逐步恢复了这个场所的公共性。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3张图片
广州东站亚运后改造, 2017年摄

但主要的还是设计师对于结构和光线的运用对外部环境也产生了影响。无论是这个建筑的镂空,还是曲面,通过顶上的光膜,外部光线和内部光线形成了配合,特别是在傍晚的时候,这里成为了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让其回归到它作为一个公共建筑的标地性。另一方面,树柱的结构延伸到了车站外部,让内部的自然概念与周围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富有自然生长气息的生态环境,打造出与周遭环境和谐的城市景观建筑。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4张图片
广州东站亚运后改造, 2017年摄

工程档案项目名称:广州东站改造项目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项目时间:包含两个时期的创作和实施。一期于2009年12月签订设计合同,于2010年4月提交施工图,2010年9月28日施工完成。二期于2016年4月开始设计,2016年12月施工完成。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13.7公顷一期工程以火车东站天幕广场改造为主体工程(分区A),屋顶花园(分区B)和现状建筑立面改造(分区C)为周边工程。二期工程集中在天幕广场分区内。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天幕改造(分区A)指标:基地面积:1.74公顷天幕投影面积:8269.5平方米天幕建筑面积:4134.75平方米创作团队:孙一民、夏晟、邓芳、冷天翔、刘潇、宋刚、钟冠球
圣人有法天象地,君子可仿道而行。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5张图片
设计师将自己对自然结构的理解,表现在了对大跨度结构,光线等空间处理上,让疲惫的人们在火车站中捕捉到了自然的生命气息,就像被晚霞笼罩的广东东站。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6张图片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7张图片
主创建筑师:孙一民

孙一民,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完成2008北京奥运羽毛球馆、摔跤馆、2010广州亚运3项场馆以及1项深圳世界大运会体育建筑工程。负责和主持多项城市设计项目,并担任广州重点地区城市总设计师。作为中国前五名建筑学院的院长,致力于建筑教育并努力推动中国建筑教育与实践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夏晟,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关注公共空间相关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完成历史地段、河口地区、工业区、中心区、特殊功能区等多项城市设计项目,现阶段主要研究设计控制的方法与实施。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8张图片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19张图片
邓芳,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创建筑师。主要从事以体育建筑设计、医院建筑设计为主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研究。

每筑建文-90后中国设计人调查报告   盛大开启!
2017,每筑建文平台继续邀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话题讨论。
1.你最初学习设计的梦想来自于哪里?
2.你最喜欢哪位设计师的作品?
3.你喜欢怎样的老师或者领导?
4.你希望将来自己的合作伙伴们是什么样?或者希望得到什么样工作氛围?
5.毕业后打算去大公司上班,还是出来自己创业呢?
6.当代中国的设计师创业者,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7.你认为未来的设计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
8.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你认为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9.当代设计师的创作,你认为艺术性和实用性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10.如果大学毕业后就不好找工作,是选择继续读书,还是找设计之外的其他工作呢?为什么?
11.你认为在让设计师成功的各种条件中,是机遇重要还是个人努力重要?或者还有什么比这两点更加重要的呢?
12.在未来,批判一个设计好与坏的标准是什么呢?
可以选择上面五道问题回答,我们将择优把大家的答案发布在每筑建文各个网站的平台上,入选者还会得到每筑建文亲自送出的奖品。(先暂时保密)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20张图片

孙一民丨自然的比例——广州东站改造第21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90 articles)


每筑建文 (141 articles)


交通建筑 (348 articles)


中国 (3564 articles)


广州市 (4 articles)


改造 (117 articles)


火车站 (68 articles)


火车站改造 (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