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建筑技艺杂志,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工厂改造教育建筑策略解读
——温州道尔顿小学——
刘磊
中法营造学社  


1 在地设计

温州道尔顿小学是在一座印刷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这也是FAX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方晨光继“米房创意园”(温州面粉厂)的成功改造后第二个较大规模的改造项目。方晨光2009年从法国留学归来曾经犹豫过是否要在上海这个“遍地是黄金”、到处是商机的魔都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他选择回到故乡温州经营他的设计梦想。回国之前,他设计了温州望江路原港务局“Loft Bar”餐厅,以法式简约的欧洲现代主义风格空降至温州城。在回到温州的这十年,他摸爬滚打,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几十平方米的小餐厅改造逐渐到几百平方米的美术馆项目,从乡间的石头屋民宿到城市中心的商业综合体,一点一滴地做自己。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张图片
入口大门

方晨光的建筑设计是根植于温州本土的,他熟悉这片土地、这里的街巷,他与业主称兄道弟,他深谙温州城市里每一寸土地背后隐藏的商机,他了解温州人的精明与魄力,知道如何戳中他们的“痛点”并说服他们跟随自己的设计逻辑。简而言之,方晨光已经让自己的建筑设计融入到了温州的整个商业生态之中,他与业主和其他相关的人和事达到了共生的状态,这一点是身在北上广深而业务在地方省市的很多建筑师无法做到的,建筑界推崇的“在地设计”大概就应该是这样。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张图片
改造后建筑西南立面

道尔顿学校的前身是一座颇为“后现代”的卷烟包装印刷厂,工厂的主楼呈椭圆形,前后居然用四个圆柱形楼梯间模拟了四只香烟,还是“过滤嘴儿”的,而主楼俨然就是一个“烟灰缸”。最初他给我呈现这一世界工厂的场景时,我真是打不起精神,而他却非常兴奋,一定是看到了其中蕴藏的空间和美妙建筑的“素胚”。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3张图片
改造前工厂外立面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4张图片
改造前工厂内院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5张图片
改造前三层室内


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我曾为他提出的低造价策略担心,害怕建筑立面最后不太能上镜。然而方晨光的设计特点是方案阶段亮点不明显,建筑落地后惊艳四座。因为他以前做过大量室内设计,对材料、色泽、身体性都非常敏感,这些是效果图所不能充分表达的。在设计之初,他就有很强的情境感知意识,能自信地感受到其设计策略产生的最终效果,而这需要他有足够的说服力让业主在感受不到最终效果时给予他充分的信任。


2 工厂改造策略

工厂由五六个建筑体量组成,包括椭圆形的主楼、厂区东区两排多层厂房、西区临路的一座办公楼,以及椭圆办公楼与多层厂房之间的一座方形单层楼。在这次改造中,方晨光运用了一系列的建筑操作,最终完成了精彩的答卷,这些操作可以概括为“连”“拆与添”“围”“穿”。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6张图片
改造分析

2.1 连

工厂的各个建筑体量大小不一,相互之间关系松散,如何将这些散落的形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是设计的关键。建筑师很敏锐地捕捉到了一条贯穿各个形体的弧形动势,于是他设计了一条两层的曲线天街将前述体量连接起来。天街不仅是交通元素,也是操场、教室的延伸;是看风景的桥,也是被看的风景。天街具有很强的城市意象,它仿佛是一条通向天边的高速公路,两侧的风景匆匆划过,报告厅、教室、办公楼、宿舍楼圆方各异、大小不同、五颜六色,就像一座抽象的城市缩影,天桥下一条条田径跑道更加强了城市道路的意象。课余时间学生们能够站在不同层的天街上跑跑跳跳、东张西望、上下观瞧,仿佛漫步街头,可以放松自己,也可以短暂地忘却课程的烦恼。而当江南漫长的雨季来临时,学生穿梭在食堂、教室之间的天街下,免除了打伞的累赘。天街弧曲的形态仿佛臂膀环抱着椭圆形的田径场,非常契合。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7张图片
操场

2.2 拆与添

原先在椭圆形办公楼和多层厂房之间的厂区入口一侧有一个小体量的建筑。建筑师为了创造更宽阔的校园入口,决定将原先的小建筑拆除。这样一来,入口虽然明显了,但场地内的椭圆形办公楼与厂房巨大的体量之间空隙过大,两者之间形成的“场”比较弱,会影响整个小区体量的完整性。因此,建筑师除了保证底层架空的小院入口之外,还在其上方添加了一个小的椭圆形报告厅,如同围棋棋子一样,让大椭圆和多层厂房之间有了张力,使整个场的能量级跃升。报告厅的底部设计了一个椭圆形的天幕显示屏,下面对应着一个圆形广场,即入口广场,一条螺旋状的楼梯盘旋上升至二层天街和报告厅。这样的设计让我想起柯布西耶设计的库克住宅——住宅的所有功能都在二、三层,而一层只有一步楼梯像悬舱一样连接土地和住宅。与库克住宅相似,这所学校并非从前后进入,而是从下面进入。这样的流线组织和空间布局正是传承自法国的现代主义思想。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8张图片
总平面图

2.3 围

厂区东侧原有的两排多层厂房相互平行,仅在东边由加建的单层建筑相联系,它们之间形成的空间比较消极。建筑师利用天街的体量在东侧加高了单层的建筑体量,并与两侧厂房体量形成合围之势,打造了一处开放的庭院,从而将其转变为积极空间。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9张图片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0张图片
内庭院

南面的一排多层厂房安排教室的主体,北侧多层厂房容纳了更多的体育活动场馆和音美教室。这两者之间的半开放长条形室外庭院以平坦场地为主,其中略施草木,打造孩子们的活动场地;两侧楼宇底层架空,很多地方设计了台阶看台,供学生们晨读坐憩,让他们自己发现有趣的空间;看台下面则顺势设计了储藏空间和自行车棚。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1张图片
学校门厅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2张图片
一楼架空层运动场


2.4 穿

庭院南侧厂房进深非常大,若改造为教室,虽然可以布置两排教学空间,但是两排教室中间的空间将特别幽暗,是非常消极的空间。于是建筑师将南侧教学楼中间的一跨逐层凿去楼板,开创出上下贯通、拥有玻璃天顶的中庭,既解决了采光问题,又能产生拔风效应,有利于被动节能,中央空间也成为了积极的空间,而且本来南北采光不均的教室改造后都采光良好。中庭内有一部楼梯联系各层,雕塑般的体量成为其视觉中心。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3张图片
教学楼四层空间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4张图片
教学楼采光中庭


3 功能布局

3.1 教室

原有厂房为框架式结构,为教室的改造提供了空间的灵活性。南侧教学楼一层的层高较高,建筑师在此设计了跃层的一年级教室,教学空间在一层,夹层作为休息室。难能可贵的是建筑师在两层之间设计了挑空吹拔,让休息空间和教学空间连通,丰富了孩子们的空间体验,也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孩子们的活动和休息情况。二至四层的小学教室外墙从厂房原有立面后退出一条外廊,一来减少了太阳的直晒,二来增加了教室外私密阳台的面积,孩子们可以在此玩乐、晒太阳;教室另一侧是围绕大中庭的环廊,教室左右都有走廊,一内一外、一阴一阳,兼顾了交通疏散与游乐休息。北侧教学楼容纳了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室,相对南侧教学楼的“静区”算是“动区”,实现了动静分区。北侧教学楼的一层也全面架空,设置了很多小型球场,这样的运动空间不受风雨打扰,补充了本已不足的体育场地;教学楼上层则利用厂房的屋顶向“天”要空间,加建了室内体育馆。在这样一个工厂改造的教育建筑里,建筑师闪转腾挪,向天向地索要空间,为学校争取了更为全面的功能。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5张图片
一年级教室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6张图片
舞蹈教室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7张图片
多功能厅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8张图片
篮球馆


3.2 食宿楼与综合楼

与公立学校充足的投资、广茂的用地、宽敞的馆舍不同,民营教育机构只能精打细算、灵活使用,这些主要体现在道尔顿小学食宿楼的设计上。梯形平面的6层楼房原为工厂的职工宿舍,现在改造为集食堂与教工宿舍为一体的食宿楼。在这次改造设计中,一层为厨房,二至四层为学生食堂,五层是教工餐厅,六层是教工宿舍,所有功能通过曲线的天街与教室、办公综合楼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条件像公立学校那样设计独立的食堂,分层设立食堂也算是权宜之策了。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19张图片
一层平面图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0张图片
二层平面图


原来作为办公楼的椭圆楼也采用了相似的改造策略。作为对外的窗口,一层布置家长委员会空间和校园文化展示厅;夹层、二层、三层布置图书馆、咖啡厅、交流区以及舞蹈室、广播站等作为学生学习的拓展区域,并通过天街与教师密切联系;四层为学校的管理层办公区域。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1张图片
三层平面图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2张图片
四层平面图


3.3 体育设施

学校应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活动场地。民营学校受限于有限的用地面积,只能见缝插针地布置体育空间。建筑师设计了尽量规整的75m跑道田径场,并且只有短边与教室的山墙相接,使教室避免了操场噪音的干扰。除了这个正规的体育场,建筑师还在教室底层架空部分布置篮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场地,同时在教室屋顶增建了室内体育馆,在“上下求索”中完成了诸多活动场地的设计。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3张图片
从操场看向教学楼

4 立面与色彩


改造后的多层教室临街一侧外立面采用了精致考究的白色穿孔铝板,在山墙一侧却大胆使用深浅不一的绿色条带,仿佛白色材料被切割之后流线的疮面。宿舍楼内外两侧运用了建筑师最擅长的法式乱窗,像平面构成一样的布局令立面活泼灵动,颇受师生喜爱,而宿舍楼靠近椭圆楼一侧的山墙依然是彩色条纹断面。建筑师认为,既然立面的装饰是附加上去的,而非同一材质所建,那么不妨更大胆明确地表达出其表皮的“肤浅”。这是一种坦率,也是一种当代的态度。报告厅的立面处理更为单纯,全身覆盖了橙黄色等多种色阶并像素化,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光怪陆离和快节奏。整体观之,翠绿的条纹与凸窗、橙黄的立面像素、白色的穿孔铝板搭配红色的跑道与绿色的足球场,活泼灵动,令人赏心悦目。除了这些着重表现的立面之外,建筑师也考虑了造价问题,采用低调而实用的白色涂料抹灰墙体,室内空间也主要以白色涂料为基底,只重点装饰了门斗的内凹空间,每层分别为翠绿、粉红、蔚蓝、橙黄,让孩子们能够以颜色判断所处楼层,实为点睛之笔。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4张图片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5张图片
室外立面细部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6张图片
教学楼室内细部


5 启示与反思

通过分析方晨光的道尔顿小学,可以看出厂房改造成学校的优势和局限。厂房,尤其是多层厂房,由于多采用框架结构,其柱网宽阔、层高较高、立面通透,易于与教室的空间匹配,立面改造的余地也比较大,而且能够满足大股人流的疏散,只要增建足够的楼梯和垂直交通元素就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建筑和消防疏散的规范。不足之处是厂房往往进深较大、内部采光不足,而道尔顿小学采取的中央主跨凿空以引进自然光的做法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创造了空间亮点,使之成为一处惬意的交流空间。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7张图片
教学楼三层室内场景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8张图片
教学楼二层室内场景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29张图片
教学楼一层室内场景


此外,工厂建筑群一般都设有办公楼、宿舍、食堂等后勤设施,非常适合直接转化为学校需要的行政办公、食堂餐厅、师生宿舍等功能。当然工厂的生产功能和物流要求决定了工厂用地的紧凑使用,因而体育活动需要的露天场地比较难以满足,这就需要在改造中大刀阔斧地拆除一些楼宇以保证体育场这种比较规整宽阔的场地,道尔顿小学正是通过拆除几座小的仓库厂房才得到目前的大操场。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30张图片
东西向剖面图

6 结语

由于当今人们对教育多元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试图以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创造富有独特个性、鼓励教育创新的教育设施。而受限于教育用地的有限资源,民营教育机构只能在存量市场找寻机会,而工厂这种建筑群组成的园区最为适合学校这种室内外空间结合的空间类型,所以像道尔顿小学这种工厂改造成学校的实践案例将会越来越多,相信更多的建筑师会因此找到建筑创新的舞台,也为孩子们设计出激发创造力的学校。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31张图片
教学楼三层露台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32张图片
教学楼采光天井仰视



———— / END / ————

项目信息

业主:温州道尔顿小学
建设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建筑设计:FAX建筑事务所
联合设计:浙江华越建筑设计院
景观设计:浙江绿建设计院
项目负责人:方晨光(中法营造学社会员)
设计团队:陶文市、王庭梁、周蕾蕾、王盈盈、张心谷、包诗枫、谷铖钰、林学冉
总建筑面积:28 089.32m2
建成时间:2017
摄影:隋思聪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33张图片

刘磊

中法营造学社中国分会会长,北京行者匠意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主创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34张图片

方晨光

FAX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温州道尔顿小学主创建筑师。法国建筑师文凭(DESA)。曾先后在联合室内设计工作室、法国Chartier-Corbasson建筑事务所和Jakobmacfarlan建筑事务所工作。2008年法国专业建筑学院(Ecole Special d' Architectue) 硕士毕业后,创办FAX 建筑事务所。


建筑师妙手回春——废弃印刷厂变身小学第35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50 articles)


《建筑技艺》杂志 (25 articles)


建筑设计 (1739 articles)


教育建筑 (903 articles)


学校 (306 articles)


改造项目 (180 articles)


中国 (3562 articles)


浙江 (222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