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张图片

本文整理自2021年6月26日在西单更新场芭莎艺术空间举办的“Infrastructure: Visible & Invisible”(基础设施:显形 VS 隐形)主题系列讲座活动。本次推送基于CallisonRTKL董事刘晓光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中国学生会(ChinaGSD)的现场交流,在口述记录基础上作了修订增补,全长约1万字。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张图片
主题讲座现场


01
对基础设施的认知


QUESTION:

基础设施在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在不断被丰富其含义,您对于基础设施是如何定义与理解的?在设计师的立场上,我们又如何思考并面对如今城市中新旧基础设施带来的挑战?

基础设施不仅是一个事物的功能和类别,也是对这个事物的定位和认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一个基本而稳定的概念,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所谓基础是相对而言,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应用和定义。一些关键词可能是共同的,包括公共项目(public works),底层基础(underlying foundation),基本服务(basic services),政府建设(governmental-built),公共所有(publicly owned)等等。我们更感兴趣的不是词条考据,而是通过对基础功能的理解,在变化中认识事物之间的基本关联。基础设施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自身,而是为了成就另外一个系统,为其提供基础性的支持与保障。因为其公共性,我们往往理所当然认为基础设施是政府行为,实际上公私结合的公共设施和城市营造已经非常普遍了。

基础设施并不仅是构筑物。Essential(基本的和必需的)是一个关键指标。同学们如果参加美国注册建筑师考试,有一道题目会问什么是Essential Buildings。这些建筑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为社会生活提供最基础、最核心的功能保障,比如医院、电站、机场等,今天还可能包括数据中心。对于基础设施,实用性和功能性绝对优先。

对于“基础设施”的理解和观察需要放在特定的语境里。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划分。上下之类的相对性概念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社会进步和需求升级,以及大众化、扁平化的走向,都导致“底层”和“基础”概念内涵外延的不断升级和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和上层甚至可能发生反转,这也是城市更新中的一个典型题目。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今天讨论基础设施,重点是把它作为一种认知角度,在纷繁快速的变化之中,回溯城市和建筑的功能本源,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更新一些基础认知,调整一些基本方法。


02
对商业建筑的认知


QUESTION:

您认为商业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与意义?它与我们今天的主题基础设施之间是否有着特殊的联系?

我们提到基础设施为社会生活提供最基础、最必要的服务。和我们的设计工作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商业建筑是不是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是不是基础设施?商业空间是不是公共空间?

首先我想指出的是,对商业建筑缺乏完整准确的认知是行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无论大家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接受建筑教育,在传统的学术系统里面,这部分内容都是相对缺失、甚至是被排斥在外的。商业建筑设计实践既没有得到有效的学术引导,也没有反馈应有的学术价值。

今天关于基础设施的讨论包含一个可见与不可见性的主题(Infrastructure: Visible & Invisible)。传统商业建筑非常倚重可见性,往往占据着城市空间的显著位置。然而在学术领域里它似乎又是隐而不见的。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也包括在座的同学,商业建筑不属于严肃的建筑,白马非马。在这个意义上,商业建筑的缺席,是我们选择对其视而不见。商业建筑(Commercial Buildings)和所谓文化建筑(Institutional Architecture)的对立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从话不投机到画地为牢。

这个现象不分中西,在中文语境中尤甚。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固然存在高下之分(High Architecture vs Low Architecture),但也隐含傲慢与偏见。在此之上当然还有基本的价值观问题。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5张图片

对于职业建筑师,价值立场和专业能力同样重要,二者不能相互取代。在商业性(Commercial)和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商业文化和商业化的文化之间,应该有自己的辨别和判断。如果我们抛开成见进行专业剖析,可以看到商业建筑不仅是一种基础性的建筑类型,同时还含有规划设计基础理念及方法论的价值,值得所有的建筑师学习。我甚至认为商业建筑是职业建筑师的一门基础课。

商业建筑是否可以被看作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这个问题也是理解当代城市的一个视点。商业和城市共生和同步,商业空间在为城市提供基础生活服务的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社会行为的载体和公共空间的化身,同时也跨出传统界限,融入工作场所等其它领域,衍生出新的混合空间,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生产和场所营造。商业空间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律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的一个底层逻辑。理解商业空间是讨论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要理解当代城市,就不能不理解当代商业。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6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7张图片


03
商业建筑&城市基础设施


QUESTION:

大型综合类商业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建筑师讨论“现代性”的前沿阵地,也是提供市民消费、娱乐和交友空间的基础设施。请问您怎么看待大型商业空间的呢?

特定的空间形态对应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体现着特定阶段的生产关系。伴随社会文明整体世俗化的进程,商业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替补或蚕食了宗教场所和市民中心等传统的公共空间。这些烟火气的城市生活空间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精神和文化空间,但更具有基层的活力和市场的敏感。与其说新商业空间是建筑设计创新的结果,不如说是新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催化剂和试验场。很多概念和词汇更直接来自商业建筑领域。

以大型城市综合体(Mixed-use)为例,与单一功能的建筑相比,它是多种城市和商业功能混合杂交(Hybrid)的产物,内容高度复合,建筑尺度超大,本质上是一座微缩的城市(miniature city)。其要旨在于建立不同功能之间的协同关联,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集合。其中最重要的是“之间”(In-between)的空间。这种计白当黑的文化是我们所熟悉的,而不那么熟悉的是其中的功能机制。综合体里的“之间”往往就是商业空间,或者说公共空间化的商业空间,再具体说就是内部的城市空间系统。这种融合的类型创新也为其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参照和认识视角。比如,作为一种模式和原理,综合体在不同的建筑类型里可以有广泛的应用;作为对比和参照,城市综合体的经验和问题可以反哺综合城市空间的理解和研究。

耐人寻味的是,包括城市综合体在内的大型商业空间并不自带城市的名义,也不是天生反城市(Anti-Urban), 而是“后城市”(Post-Urban)的,准确说是“后古典城市”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一直没有放弃理想和停止努力,希望把这些片段式的空间重新纳入城市。而城市的有机性是否能够被“设计”出来,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

再以“场景”为例 ,看看场所观念的演变。从房屋到建筑,由实体而空间,再从抽象的空间转向特定的场所,我们对建筑的认识是渐进的,每次都向我们所认为的本质进一步靠拢,人的主体因素更凸显一些。长期以来,场所营造似乎都是一个建筑设计的理论终点,而场景的出现又把它推进了半步,却也可能是真理再向前了一步。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8张图片

场景在今天是一个商业化再生的词汇,广泛出现在各类设计之中,在建筑设计中也俨然成为场所的替代和升级。场所与场景一字之差,但内涵不同。场所与场所精神相关联,强调原真和特殊性,关乎记忆,历久弥新。场景则是行为与场合的关联。如果用传统的空间表述,场所如同剧场,场景则是舞台上的情景互动。实景剧把场所和场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如果用流行的商业表述,是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通过场景发现需求,创造场景满足需求,进而再繁衍新的需求和价值。

场所贵在连续,场景重在出新。场所营造与场景营造,一静一动,一慢一快,可以相辅相成。提出“快场景、慢场所”即是基于这个认知。加入场景思考的场所营造不再静态和抽象,植根场所的场景营造也有真实的文脉加持。移动互联时代的空间赋能,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叠加互动,为场所和场景的共同营造打开广阔的空间。面对几乎无限的未来可能性,实体场所的进化显得非常滞后,但这未必不好,可能恰是建筑的价值所在。

城市空间内各种事物之间关联不断被重新建构,边缘渐趋模糊,建筑师工作内容的演变也同步于这个趋势。从以往依靠明确的任务书(Program),到参与项目策划(Programming),再到融入运营策略(Operation),直至提出价值创意(Value Proposal),从静态的建造设计转向动态的事件运营,从抽象的物理空间转向具体的体验叙事,所谓跨界设计实践更像是向建筑师原始角色的回归,其中很多内容都来自于商业建筑设计实践。

不同于追求永恒和经典的传统建筑观念,对于商业建筑来说,变化是常态。一个好的商业建筑应该是一个韧性空间,要保持生命力就要适应乃至主动迎接和引导变化,这要求建筑具有基本的合理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是一个“健康的”建筑。这也意味着它具有被改造和更新的潜力和基础,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更具有可持续性。归根到底,这应该是一个尊重常识的建筑,而不仅仅是一个消费奇观。


04
商业建筑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


QUESTION:


商业类型建筑设计过程中您认为最需要关注的环节与最可能出现的挑战能举例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商业建筑有着与其商业诉求相对应的一套设计逻辑和方法,按图索骥的结果往往得不到大家心目中好的设计作品,但绝不要因此忽视其中的价值。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仿照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生成一个合理的商业建筑空间,反之亦然。但是这未必适用于其它建筑类型。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建筑和城市有天然的互通性,很多原理和逻辑是孪生的,并在一起演化。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9张图片

需要大家认识到的,是商业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的内在逻辑和理性特征,这可能不同于一些非专业的观感。文化建筑的设计关注设计理念和空间的意义,而商业建筑设计更强调场所的性能和空间的价值,业态布局和动线组织的重要性可能远大于建筑形式。艺术空间的形式本身可能就是内容,而商业建筑以外部形式传达内容,这种内外两分降低了形式价值,但突出了工具理性。如果单纯从审美的角度理解和评价商业建筑,看不到它所有的意义。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0张图片

依靠关系图(Diagram)的设计方法具有代表性,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动线,聚焦在联接和流动,这也是商业建筑最接近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地方。相对于商业地产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的三大法则,商业建筑设计的传统法宝是Diagram, Diagram, Diagram,关注的都是基本关系,形式问题并不在优先考虑之列。新生的商业生态可能带来不同的认识,但遵从商业逻辑和行为规律、保证结构合理仍然是底层的设计原则。

商业建筑设计的目的可以归结为构建人与空间、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的关联,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空间设计规定和引导人的行为。被称为Mall的这个空间结构可以被抽象提炼为Diagram,表达最基本的功能关系和动线组织,可以归纳为基本的几种,不仅对商业建筑是基础性的,对其它类型的建筑空间组织也具有广泛的借鉴和应用价值。解决大型和复杂的设计问题,尤其需要清晰、简明的结构和方法。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1张图片

“You see the mall, you see them all”这句行话当年听自一个老建筑师,至今记忆犹新。揶揄的是购物中心的千篇一律和设计的套路化,但同时也说明其中有明确而稳定的规律可循,可以举一反三。究其原因,除了商业模式一样,还因为基本空间结构的一致和通用。如果我们扩大一些视野,深入到形式之下观察,会发现不管在商业建筑还是文化、工作、交通、教育、医疗建筑,是城市空间还是内部场所,Mall作为一种基本的空间组织形式广泛存在,虽然具体的应用和呈现可能千变万化。本质上是一种通用的城市性公共空间系统。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2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3张图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面通过几个以往的设计案例,简单看一下基本的商业空间模式是怎样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得以运用的。

中国科技馆(下图)是一个体量简单、以封闭展厅为主的建筑,但在低层贯通了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廊道,汇集了电影娱乐、餐饮休闲、文创购物等商业性的公共服务功能 。相对于把一个寓教于乐的科普机构扩展成为主题城市生活场所的目标,这些内容不是附属性的,而是基础性的。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4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5张图片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下图),同样可以看到一个附带多种娱乐和商业功能的开放空间系统,贯通并激活封闭的内部空间,为其注入城市的活力。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6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7张图片

以上两个项目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化建筑,自身都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大众化和商业属性。从另一面说,传统美术馆和艺术馆能不能更具有公共性和大众性,甚至商业性,也是我很感兴趣的题目。这其实也不是新的话题。

深圳文学艺术中心(下图)可以被看作一个文化艺术综合体。商业综合体通常是商场、居住、办公和酒店等多种不同功能的组合。虽然内容不同,原理相通。这个项目只不过是把不同的文学艺术门类组合一起,空间组织和动线设置方式和商业综合体其实非常类似,都是在构建关系和引导行为,其中也确实潜在着商业性转换的机会。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8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19张图片

莆田三馆(下图)由图书馆、科技馆和少年宫等三个小的公共建筑组成。三个建筑里的公共部分被整合在一起,在底层以mall的形式结成一个连接三馆的城市空间,达到资源共享及创造公共城市场所的目的。这个城市空间基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基础设施。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0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1张图片

联想总部北京园区(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办公空间,但是没有采用通常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形式,而是利用其水平展开的空间特征,围绕众多广场和院落构成一个贯穿内外的公共空间系统,赋予每个节点空间不同的内容和场景,植入服务功能,对城市和公众开放,以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回应、带动工作场所的转型。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2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3张图片

这种公共空间营造并不局限于水平空间。在vivo全球研发中心(下图)这个案例中,主体是高层建筑,设计同样强调建筑与城市的融合,以及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形态的引入。除了以我们常用的贯通式城市廊道,打开场地,联通内外空间,同时在近地区域 “沉积” 大量公共功能和开放空间,并向空中和地下延展,构成一个立体公共空间系统。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4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5张图片


05
商业建筑与建筑师的职业性


QUESTION:

建筑师在一个大型商业项目中有多少话语权或影响力?在有限的范围里建筑师应该坚守什么样的 “职业道德”?

在商业模式比较成熟固定的项目中,建筑设计所能带来的价值被认为是有限的,创意空间也不大。建筑师更多是提供现实而务实的基本设计服务,但并非无可做为,也不意味否定个性价值。在城市和商业、业主和客户之间寻找共同语言和利益结合点,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这更考验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价值取向。需要警惕的是因此可能导致走向设计的表面化。

秉持公共立场和理想主义应该是建筑师的天职和本性。但是,无论希望在城市商业空间中做出什么样的坚持和改变,都需要理解一些商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才谈得上打破规则。不破不立,但也不能无知者无畏。

我们经常在商业建筑设计中谈及城市场所营造。商业建筑需要依托于城市空间,也往往以城市空间的形式出现,但是两者分别出于公共和商业利益,矛盾冲突在所难免。举例来说,两者都提倡开放和联通,城市空间行使公共职能,可以超脱功利考量,提供自由选择;而商业空间设计有明确的商业动机,动线和出入口设置为的是导引客流,有一定之规。传统商业中心封闭和内向性有商业上的逻辑,但并一定不符合城市的空间和路网格局,体量庞大的商业目的地常常如同城市空间的黑洞。针对这个问题,有建筑师希望商业中心能够更加开放,化整为零,多一些四通八达的入口和通道,使城市和商业空间更好地融合。这些建议的初衷是良好的,空间设想也丰富多彩,但未必能被商业运营者所接受。空间的曲折弥散和多向选择通常被认为不利经营,而商业的失败最终牺牲的是城市空间品质。这些道理并不复杂,也不是绝对的教条,需要的是设计者设身处地,基于专业常识理解具体和真实的问题。设计者一厢情愿的设想可能造成城市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

城市空间和商业空间共同在场时,没有哪一方可以孤立存在,独立达成目标。实现共生双赢需要规则和博弈,每个项目都是此时此地的一次动态平衡。

面对类似的两难矛盾,即要“解决问题”,也要“谈些主义”;一方面要精进技能,增强解题能力,反过来也迫使思考,如何不被成熟的既有模式“锁死”?答案的启示往往存在于矛盾的对立面。

商业建筑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一方面需要出新,一方面又依赖经验;一方面理性务实,一方面又诉诸感官;一方面要迎合物质性需求,一方面要营造超越性体验。面对这种复杂的二元性,传统的设计理念势必要经历一场灵魂考验。

形式和功能是建筑里最基础的一对矛盾关系,广为接受的原则是形式服从功能。商业建筑可能最符合、也最不符合这个教条。一方面,空间格局完全依据商业功能。另一方面,建筑形式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内容的归内容,形式的归形式,二者并不需要“强关联”。商业场所喜新厌旧,内容和样式需要频繁更新换代,这种内外脱钩、表里不一虽然不符合传统的建筑设计原则,但背后有功能的逻辑。进一步看,不追求纯粹和永恒,而以信息的传播和流动理解场所,把建筑作为一种符号和媒介,既是务实的商业设计策略,也推动审美和设计理论的发展。“虚假的”建筑,“真实的”信息,当年启发了文丘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同样也出现在数字时代和虚拟空间里。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6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筑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是个古老问题,商业建筑提供了一个对立面的视点,从商业逻辑看文脉的恒常连续与迭代更新,场所的真实品质与虚构体验,建筑的永恒经典与短暂事件,空间的独特专属与弹性通用,可供挖掘的题目和潜在的启示还很多。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与价值观有关。商业建筑以大众化而仪式性的方式,尊重且规范着日常世俗,瓦解而又再生传统,从中生产社会、文化和审美意义,这一点很后现代。撇开所有的思想内容,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场所才是一个真正的公共空间。

如何回应“不严肃”建筑提出的严肃问题,商业建筑是个试金石,这也是职业“道德”的本意。


06
西单更新场


QUESTION:

在北京这样的政治中心大背景下,城市更新最大的挑战和价值是什么?在西单更新场的设计过程中,您是如何理解西单这个特殊的场地的?

城市更新是城市课题,更是社会课题。更新城市,首先要认识城市,认识其中的人。回答为什么更新、更新什么以及如何更新的问题,需要特定的语境。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必然和大势所趋,但目标和内涵见仁见智,从多种多样的定义解读可见一斑。认知和价值取向不同,方法和路径自然也就不同。

城市更新带来的首先是问题意识,而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往往也在意识。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无法用造成问题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城市更新首先需要价值更新和观念更新,这对于整个系统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挑战,也是启示。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7张图片

城市更新与其说是一种类型,不如说是一种意识和态度,一种方法和模式。相较于城市的现实主义和建筑的理想主义,城市更新走的是改良的道路。城市更新项目内容庞杂琐碎,价值错综,诉求多元,依靠单一维度的思维是不够的。建筑师在城市更新中不能充当矛盾冲突的仲裁者,但应该是一个立场专业的协调人、公共利益的守望者、城市价值的倡导者和场所营造的执行者。

城市更新的问题呈现可能是碎片式的,而背后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因此要求双重的问题意识,既要大题小作,深入具体问题,又要小题大做,超越具体问题;既要利用现有问题,也能够重新提出问题。

城市更新问题又是带有极大限定和限制性的,设计者可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里做有限的介入,达成有限的目标。而恰恰这种有限而不是完满、过程而不是终结,才是更进步的概念。

西单更新场这个项目规模不大,但是内容浓缩,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任何项目都有一些不可复制的特殊性,需要在特定语境中解读, 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内在的和基础性的问题。每个项目都以自己的方式提出、或者说更新其中一些问题。这些底层问题不会集中出现在所有项目里,西单这个项目接近一次完美风暴。

宏大叙事与世俗日常、天下与眼下、新与旧、文与野,两个时空交错的平行宇宙,孕育出北京城市内在的矛盾特征。这个项目位于两种对立性质空间的交叉点上,由两种对立性质的功能组合而成,要回应两种对立的设计诉求:一面是政治性的长安街,一面是商业性的西单北大街;地上是公共空间,地下是商业空间;既希望提升城市活力,又需要保持场所的平和;既要改善商业空间品质,又要抑制外部商业展示;即要接近地气,又要提升格局。凡此种种都很具有象征性。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8张图片

北京近代历史上,城市空间总是随着城市定位被不断重新定义和解读。西单这个城市一角长期处于半搁置状态,曾经分别用作体育场和临时商业设施,直到上世纪末出现西单文化广场。这是长安街上唯一一块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广场叠加地下商业的组合在北京也是第一例。前后两次改造修缮,虽然保留了基本的空间形态, 突出了城市广场功能,但是同时也强化了地上和地下环境的脱节。二者品质的同步衰退是否仅是偶然?要进行实质性更新,需要触及一些实质性问题。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29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0张图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长安街的这个位置上,城市利益大于商业利益是一种共识,项目得到更多关注自然也受到更多制约。但是,建筑体量、绿化面积、外部展现等严格规定客观上不利于商业经营。在认识和行动上,商业仍然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贯穿其中的是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这对基本矛盾。换一个地点,这对矛盾未必这么突出,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基础话题。

设计的回应是构建大众空间和政治空间、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园林空间和商业空间之间的有机关联,也就是“共生”。这即是针对这个项目的策略,也是对一个基本问题的认知。共生(Symbiosis)不是简单的物理性的混合(Mix),也有别于生物性的杂交(Hybrid),而是生态性的依存,不取消个体的存在,而重在关系的建构。最大量应用这些概念的是前述的城市综合体(Mixed-use),过去叫做商业综合体,前者更名正言顺,后者更实事求是。虽然混合功能早已成为成熟的开发模式,我们从设计理念和方法角度可能还远没有理解它的全部意义。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1张图片

对于西单这个项目,城市空间综合体可能是一个比较贴切的描述。位于地下的商业空间在这里名副其实地扮演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的角色。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2张图片

小建筑、大空间、内外联通是这个项目的一个特点,但并不是一个特例。我们在各种类型的设计中都强调并有意增加开放空间的比重,作为场所的主体和场景的载体。这基于一种认识,即城市化的公共空间并不是仅有审美意义的空白空间,而是有价值和生产力的弹性空间,并且附带的公共职能越多,产生的价值越大。这些放大的公共空间本身就具有城市空间属性,主动参与到一个更大的城市空间系统,内外联动、相互赋能。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3张图片

从城市关系看,这个场地即是区域空间起始点,也是中转站;即是目的地,也是连结者。周边分散的天桥和地下通道在这里汇聚 ,需要借助一个立体空间衔接互通,同时也为项目带来客流。这需要更开阔和融合的空间。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4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5张图片

打开封闭的地面可以模糊地上与地下、广场与商场之间的界线,提升空间体验和价值。这是一个自然和常见的设计选择,但是对于这个项目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和面积代价。之前为了减量提质业已经将地下四层合并为三层。建筑面积的缩减和公共空间化引出“场”的概念,商业运营扩展为场所运营和事件策划,以内容换空间,以场所价值带动项目绩效。未来,空间的效益计量可能改变,铺位可能让位于场景,体验可能重于性价,商业可能化入文化,经营者同时也是策展人,这个场所会有更大的价值发挥空间。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6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7张图片

空间的开放是交互和互利的。地下商业让渡内部空间的同时,也向外辐射内部功能,共享城市空间。所有的景观空间同时也是活动场所,为各种可能的商业和公共艺术活动预设场景,搭建舞台。虽然这些在其它地方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方式,在这里还带有乌托邦色彩,但是设计要为未来的可能提供基础,做好准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8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39张图片

城市更新本质是继往开来,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尊重过往。除了延续文化和文脉,也是有效的工作方法。设计是创造,也是发现,答案可能就在问题本身、在场所之中。场地历史中积淀的特质有唯一性的价值,而貌似偶然和消极的东西往往是解题的启示。场所营造更像是从场所中寻找答案。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40张图片

建筑之计在于一地,但未必全在一时。建筑师必需面对现实问题,但可以对现实保持一份超然。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41张图片


07
结束语


作为一个空间演化的策源地和实验场,商业建筑持续在观念和空间上消融着既有的边界。

从工业化到全球化,虽然分工协作一直是主流价值,更为流行的是跨界混合,混合功能街区和第三空间都已成为普通概念。局部机能的分久必合,对应的大势却是合久必分。

从商业角度看,不仅商业活动将融入各种场所,各种场所也都将化入商业。敏感的艺术家对此早有预言。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42张图片

在大众化和平民化的趋势之下,今天的文化建筑里常常出现一些商业性的活动场景,新潮的商业场所里也不时可见一些时尚化的艺术事件。这是一种双向催化,利弊共生。融合是一种进步和创新方式,但如果仅是横向发展,难免不是内卷。

还有一些基础和争议性的问题有待讨论,比如城市公共空间的正义性和公平性。融合了商业因素的城市空间是否是公平的城市空间?一个更新的城市空间是否必然是一个更正义的城市空间?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基本共识,有公共意识的空间,才能成为一个公共空间。一个开放空间不会自动成为一个公共空间。是否是公共空间取决于其内涵,而不是概念和名义。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43张图片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44张图片

建筑师需要话语权和影响力,也需要相应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作为一对典型的矛盾,其影响和意义不局限于个别建筑类型,应该被建筑师更积极而批判性地看待。勿以商业而为之,勿以商业而不为。

刘晓光: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商业建筑第45张图片


-END-


来源:本文由CallisonRTKL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CallisonRTKL所有。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704 articles)


商业建筑 (691 articles)


基础设施 (24 articles)


讲座 (356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