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专筑•对话特辑]从“食堂”感受万科  专筑 X 毛大庆第1张图片


“食堂”的背景

       万科开始不断地在社区中建设食堂,这是一种用传统方式去解决新问题的尝试。身为一位旁观者,我开始关注万科用“食堂”的概念去做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万科馆。记得在去年微信朋友圈中转载比较多的那条关于万科的链接,是说万科做了中国这么一座小镇——位于杭州的良渚文化村。后来我得知这条微信不是万科做的,这是良渚文化村的一位业主自己做的。这处项目开始于2006年万科收购当地的某个项目,之后万科做出来了,以及也变成一个被万科认为是一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项目。当时在万科收购这处项目之前,这里已经开工建设了(包括教堂、博物馆、酒店等等的社区配套),所以万科也处在这样一种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状态中。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有一位总经理去运作这个项目,之后万科才把它最终实现了。

       而良渚文化村的食堂,是万科所做食堂的第一次实践。当这个项目成为一个建成的社区之后,很直接的问题就是人们是否可以住得下来。而万科做的其他项目中也或多或少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北京由于房价的快速增长,多数人能买得起的房子集中在北京六环之外,每天这里的居民需要花去单程1小时的时间往返在路上,而吃饭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小区住宅就变成一处纯粹睡觉的地方。如此一来,社区是很难形成一个健康的社区。由于社区距离上的不方便所引发的高昂的交通成本,其中的居民会尽量减少在社区中的时间。长此以往,社区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建构。
       万科一直希望自己不是一个卖房子的开发商,而是一个社区建造者。其中不免存在形而上的宣传因素,但也有很现实的原因。比如说,开发一个很大的项目,在第一期可以以一个很好看的建筑外观或园林景观吸引人来买房子;但是如果这些人居住不下来,那么会直接影响二期、三期的建设。即使归因万科是从商业的角度,它也必须将社区建设成为可以为人所居的社区。这些就成为万科在很多社区中建造食堂的一个根本性的出发点。
       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万科馆以“食堂”为展览主题,也是更进一步地发觉“食堂”在社会中的深层价值意义。比如从人与人之间、从对食物的采购、从对垃圾的处理等等方面来实现一种比较好的社会价值。其次,将这些基本元素上升到社会文化价值层面进行阐述,那些拥有相近价值观的人群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社区,而“食堂”也成社区中一处非常平等化的空间。后来万科将这种对“食堂”初级的需求代入到中国历史文化对“食堂”解读的深层层面去探讨,以及探讨中国的“食堂”与西方的餐厅之间的相异性。


自然形成的“食堂”

专筑:我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万科“食堂”的,但我更想听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万科“食堂”。

毛大庆:“食堂”这个理念的产生其实不是为了去做而做的,它是很自然产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最早发源于我们在浙江良渚做的一个项目——良渚文化村。这个项目地处偏远,周围也没有什么配套设施,我们卖给当地百姓的房子的基础设施也不是很完善。但是这里确实很美,负责我们这个项目的总经理是一位很热爱生活的人,一开始这位总经理很发愁食堂应该如何做起,后来他跑到城里去找卖炸油条的(找那些最干净的、没有地沟油的、炸得最漂亮的),于是他就把炸油条的人请到这里来,后来他又去找卖早点的。就是这样,他最早等于是自己撺了一帮人,出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我住在这里需要有一个吃早点的地方、有一个吃油条的地方。后来他还引进了菜市场等等这些基础设施。逐渐地,这些设施就形成了社区中心的生活基础文化氛围,也形成了这处小村落的文化中心。实际上,这个形成的过程是很自然的,并不是我们说要做一处生活配套。那么我们追随到中国古人那时的生活社区配套,其实也是这么来的——根据生活需要,根据对生活最根本的诉求而产生这些最基础的设施配套。这些配套设施因为很朴素、大众,大家都很容易接近,最后“食堂”就变成一种人的感情归宿的空间。这是最早的我们做“食堂”项目的发端。
       也是由于这次发端,在良渚文化村中产生很多新的事物。比如说后来我们又建了的青年旅社、天主教堂,以及各种各样儿童活动场所。由于这些设施平台的建立,业主利用我们的平台继续扩大社区服务的概念——开设了四点半学校,专门解决孩子放学后的活动问题。由此在这些设施上面就逐渐形成了村落的文化平台。你会发现食堂、炸油条的,它们不再是简单的生活配套,大家都希望聚拢在所形成的文化平台上,实际上也成为大家精神需求的聚集地。由于这些文化氛围的产生,进一步有了《村民公约》的形成。这不难看出,良渚文化村其实是因为一处食堂,而引发了对文化的讨论,这就形成了一处自治性的社区。
       所以我们说为什么中国人对食堂这处平台这么有热情呢?最基本的是中国古人说的“人以食为天”,对于百姓来说的“食”其实是最朴素的,豆浆、油条、大饼、包子。这些食物假如你做好了,尤其在现在社会中,人们是能够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回归的,而在这种回归中引发出来很多文化性的产物。这些又是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对最基本的、最朴素的生活的解释。大家在自治性、相近价值观上来管理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说这是人们对普世价值的体现。
       我们将它们升华一些说,就是人们对社会中如何组织一种生活形态,以及这种生活形态依靠什么来链接与基础单元构件的理解,在这其中你会看到很多中国人对基础生活构件元素的理解。所以,讲“食堂”其根本是在这里。这里又谈到在经历快速经济发展社会之后的人们,回过头来更讲究回到这种温馨的、朴素的、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依靠什么建立呢?平台是什么呢?我们回来找元素——其实就是食堂、菜市场等最根本的配套设施。


[专筑•对话特辑]从“食堂”感受万科  专筑 X 毛大庆第2张图片
金域华府第五食堂

[专筑•对话特辑]从“食堂”感受万科  专筑 X 毛大庆第3张图片
金域华府第五食堂

[专筑•对话特辑]从“食堂”感受万科  专筑 X 毛大庆第4张图片
长阳半岛第五食堂

[专筑•对话特辑]从“食堂”感受万科  专筑 X 毛大庆第5张图片
长阳半岛第五食堂

[专筑•对话特辑]从“食堂”感受万科  专筑 X 毛大庆第6张图片
长阳半岛第五食堂

[专筑•对话特辑]从“食堂”感受万科  专筑 X 毛大庆第7张图片
长阳半岛第五食堂


从大院生活的情怀开始

毛大庆:我们会说北京人最怀念的生活是两种:一种是胡同,一种是大院。而这两种文化生活的共同点是人与人之间的黏稠度。胡同是讲究街坊,大院是讲究院子里面的生活氛围。之前我在大院生活,那时我们大院的生活现在想起来最有意思的是,当时被我们称为合作社的方式——卖肉的、打酱油的等等这些基础生活设施配套。这些地方现在看来就是社区中心,所以无论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时代,但是最终回到人的内心诉求,却依然是这些东西。
       由此我们在后来的社区建设中想到如何去探索、实践这种可以打动人的社区精神,而这种社区精神是在今天社区开发中依然是很缺乏的。这些都不能通过仅仅是物业管理就能解决的,这些是人们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我们的很多项目都建立了食堂,那里的人们也热爱这个项目。

专筑:因为我从小也是在大院长大的,所以对“食堂”也有自己的情节在。让我们再回到良渚文化村这个项目吧。因为这个项目中的居民自身是相互认识的村民,但是之后万科做的地产项目中的居民就不是如此了。那么这些就形成了不熟知的居民在一起,万科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食堂”的呢?

毛大庆:所以我说我们要构建一个社区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之前的大院文化是天生就存在的关系,现在不同的人来买房子,是缺失这样的关系的,所以我们是在构建。无论是哪里来的居民,大家对最基础的文化价值观是有相同认识的。那么我们就要寻找、挖掘基础的文化价值单元。而食堂、菜市场等等这些就是单元中的细胞,但是我们又不是在弄农贸市场,更多的这里还会有设计、有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社区中建设“食堂”,我们发现把房子卖给居民,这未必就是居民最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通过精神生活给予他们诉求上的满足,这是我们的意愿。


万科“食堂”在米兰

专筑:万科“食堂”也参加了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那么在西方人眼中是怎样理解万科“食堂”的呢?

毛大庆:因为这次米兰世博会是以食品安全为主要议题的,万科作为一个开发商去参加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世博会,也许有人觉得挺奇怪的。我们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有自己的企业馆,我们希望有机会在世博会上都能出现万科的形象,以展现中国企业以及百姓的普遍态度,这是我们参加世博会的根本动机。而我们这次为什么选择“食堂”参加,实际上中国百姓今天关注的是是否还有干净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食品等等最基础的生活配套问题。这些又与我们构建幸福的社区有着根本性关系。而这些基础,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去还原。而万科“食堂”最根本的做法是希望百姓能够吃到放心的、安全的食品。由此再将“食堂”上升一层,它所带来的安全的、平静的、平安的生活方式是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诉求,再向上上升就是通过“食堂”这样的平台,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良好、融洽的关系,以及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大家对社区的建立。我们也想通过“食堂”在世博会上的亮相,从而展示如今的中国人民在解决了温饱、GDP等问题之后大家对精神的追求以及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专筑:通过观看万科在米兰世博会上的展览,我想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蒲公英”。那么万科是否也考虑过借助世博会这样国际化的平台进行展览,同时也会建造一个类似英国馆所建立的种子银行那样的想法呢?就是建立一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数据库。

毛大庆:万科没有过多去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其实“食堂”并没有那么复杂,但每一处的“食堂”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保存一个记忆脉络或者数据脉络,可能并不像种子银行那么物化和技术化,我们更多的还是保存“食堂”的生活记忆。万科是通过“食堂”来捕捉和保留不同地域上百姓的生活和记忆。


留住记忆其实并不容易

专筑:万科不断地做“食堂”,这可以称得上是食堂的类型学。我们很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万科可以举办一次具有规模的食堂类型学展览。接下来,请您谈谈关于在新地产开发时,万科是如何保护原住民或者原始地域的记忆的。

毛大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很明确的想法的。比如我们有很多项目是与当地的老工厂、老厂区有关的,我们尽可能地保留那里原始物化的记忆,比如留下一处有标志性的建筑。作为开发商,目前来看,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第二个保留的就是“人”,比如将当地的人请回来,让他们在这里生活、管理,以及与这里的居民做绿色蔬菜等等。至于说开发商还能做的更多的事情,我觉得比较困难。因为中国的土地管理权不在开发企业或者说不在投资商手里,但是在欧美,投资者与土地拥有者之间的直接的交易关系,以及政府会提出合理的保护要求。欧美的这种沟通型规划,要求投资者、规划者、普通百姓一同协调沟通。但是中国不是这样,国内基本是政府整理土地,卖给开发商再开发。所以,抛开文化保护项目这种特种项目来说,开发商也只能植入概念而非延续那里的历史或者记忆。


上海的田子坊

专筑:上海田子坊,其实在老建筑开发当中是做得比较好的项目。您认为它为什么能做得好?

毛大庆:应该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上海的政府的经商意识比较强,是在生产经济意识下对田子坊的商业进行管理。由于这里的房子有些是百姓自己的私产,政府介入进来管理的是田子坊的商业业态。田子坊不仅是原住民自发的行为,同时政府也介入其中引导这里的业态组合以及协助这里进行招商。就经营权,政府会与原住民商量是否你自愿经营或者租售给经营人去经营。其实当地政府也是在培养百姓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意识。在走访了三次田子坊之后,我发现这里存在着自然衍生的景象,百姓与管理者之间有相对自由的商议和探讨的空间。而这些,我认为就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因为百姓的参与而使这里留下了一些原住民的记忆。

专筑:那么其余一些对原始地域的改造项目,可能不如上海田子坊做得好以及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但是从您得角度来看,中国的城市规划虽然存在问题,可是否可以说是趋于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呢?

毛大庆: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的城市规划是必然会经历目前的这种状况。例如在一个国家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时代下,对于文脉及历史的保留是必然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当下的城市发展成为被大家广泛讨论的话题,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可惜之处是在我们所经历的这样的过程中会损失一些文化和历史的记忆,之后我们能做的也只能进一步的对失去的东西进行抢救。但是我觉得将这些失去的东西放在整个历史发展中去看,是没有必要放大某一时期中的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也是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万科作为一个关注文化发展的开发商,我相信中国未来这几年会是一个文化复苏的时代。从“奇奇怪怪的建筑”这次讨论被提出之后,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其实仔细看这就话背后的思考,我认为还是正能量的。前几天我参加了人民大会堂落成五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因为我的外公当年是总设计师之一,当时那些参加营建的老前辈们的一些话,我还是很赞同的。由此我们说为什么人民大会堂是一座历久弥心的建筑,将它放在历史文化中看,那时的营建者应该是找到了中国人非常朴素的对审美的心声。就是从今天来看人民大会堂的整体建筑,它依然是非常美的,因为它蕴含着文化。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再去看这就话的意思,其实是在说:中国人对文化不能断了线,这个风筝它还得飞。而在过去那些年中,中国人确实在建筑上失去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以及对中国建筑师的培养也是存在一些遗憾。而反观当年营造人民大会堂的老前辈,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文化脉络的底蕴,他们对我们的文化是非常自信的。近些年,由于外国建筑师来中国并建设了一些不能体现中国文化脉络的建筑,这些老前辈也会觉得对当下的建筑无从谈起。参加纪念会的当天,使我最感动的是:找到了文化的自信。那么什么是文化的自信呢?应该是这种对文化精神的不间断的传承。
       其实万科这几年一直在为文化的发展做着自己的努力,而我们也是在用自身能做到的行为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吸纳本土年轻建筑师的万科

专筑:万科越来越注重为本土年轻建筑师提供更多的项目,这些会让我们感到特别好。

毛大庆:万科现在是在扶持中国中青年建筑师。而我们也用过很多国际级别的建筑师,但是实际上中国一定要过渡到能让自己的年轻建筑师出来的时期,这些也是一种文化复兴的理念。因为这一批人,是一批很有诉求的中国年轻建筑师,所以我们为他们提供机会。

专筑:中国有一批年轻的归国建筑师,他们自身拥有丰富的国际经历和对事物的研究精神,以及一些年轻建筑师会在国内实施自己的学术研究计划。那么,万科是否考虑为这些年轻建筑师提供经费上的支持呢?

毛大庆:实际上万科更多的是为他们提供项目,让他们去实践,这其实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包括我也会积极参加年轻建筑师的一些项目讨论,包括最近的城市再造问题的讨论等等。由于我也是建筑师出身,我本人是很愿意给予他们支持的。假如不做开发商,那么我也同他们一样是这个年代的建筑师。

专筑:万科选择年轻建筑师的标准是什么呢?

毛大庆:首先是需要他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历以及经验的人;其次是对建筑、对中国的城市有激情、充满热爱的人。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项目的实践平台,能把他们提升和扶持起来。这些也是万科的社会责任。例如当年的北京四中项目,王石就说必须邀请中国年轻建筑师来做,所以当时我们邀请了几位建筑师来做方案,最后是李虎中标了。后来这个建筑在国际上也荣获了很多大奖。

专筑:这是特别好的从最原始的项目出发从而推动社会和建筑教育的方法。那么您有没有想过万科是否会走进校园?

毛大庆:我们一直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有很多的合作。我本人是一直在走进校园,我最近刚刚接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的聘请。我自己也很愿意去影响学生,因为这非常有意义。包括王石也在北京大学为学生上课。其实万科的每位职员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专筑:非常感谢今天您能受邀接受我们的采访。



时间:2014. 11. 9
地点:北京
采访:李洁璇
图片提供:北京万科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 胖冬瓜华华
  • 2014.11.22 22:53
    支持,万科中国房地产的标杆
    • 0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访谈 (147 articles)


    中国 (3610 articles)


    北京 (743 articles)


    2014年 (164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