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性》(Transparency)是 Colin Rowe 和 Bernhard Hoesli合作完成的一篇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的建筑理论论文。发表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它把现代主义建筑和立体主义绘画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其实并不能说现代主义建筑就真的受了立体主义绘画多大的影响,也更不是某些极端的评论家说的那样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组织就是立体主义绘画的副产物,但是,这两者至少在“目的”上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个目的就是“使观察者能够同时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空间的感知”大家都知道,因为透视的存在,如果没有意外(有玻璃存在等)我们在静立不动(包括身体和眼睛)的情况下是只能看到一个三维空间的。具体说来,假设前方五米处有一个背对着我们的身材高挑的少女,我们在这里站着不动就只能看到她的背面而看不到她的正面,这时候我们经常做的是绕到正面去假装看风景,但如果女朋友在身边呢?那就只能乖乖站好了,但是我们的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此女的正面形象,这其实就是人类塔式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即随时随地想要看到一个完整的东西,即使看不到,也会脑补出来。【请记住这个生动的例子,后面会提到】那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三维空间,就也明白了为什么立体主义的大师们(塞尚,毕加索等)想让我们能同时看到不同的三维空间——他们要改变世界,猩球崛起,说白了,他们要装B啊,装B对于艺术家来说可是太重要了啊。但是和我等的瞎装B不同,别人装出了一套理论,也就蜕变成牛B了。
回想一下我们刚刚从妈妈肚子里来到世界的时候(if you remembered),我们第一眼看见的应该是手术室的地板(一般情况下正在被倒提着拍屁股),然后是美丽的护士姐姐,然后是病床上虚弱的妈妈,再到手术室外跪地不起的爸爸。。。。。但是那时候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地板”,什么是“护士”,什么是“妈妈爸爸”吗? 并不呀,初生之时你眼中的所有都只是“一坨东西”,因为你的脑中还没有那些definition去定义和认知这个世界(比如给你生命,十月怀胎的人就是你的妈妈,初生时候“妈妈”和“地板”是没有区别的),那么在禅宗中这种状态被定义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强调的是物体的一个“原物性”,是人对事物一种最原始的认知状态,是什么就是什么——一清二楚,毫无遮掩,也就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之为透明——通透的且一眼便知的。
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具备这种透明性的,人们用木头去建造木头房子,用石头去建造石头房子,一切都一清二楚,毋庸置疑——直到“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的出现。随着世界人口增加,现代建筑所需要满足的功能里面“大容量”成为必然,这就促使了建筑师把房子往天上堆,“超高层建筑”因此出现。而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建高楼的想法有了执行力,通过使用钢筋水泥、玻璃、预制板这几种材料我们大有一种“天高任我盖”的雄心壮志。于是古老的石材、木材因为造价高、供量小等原因被上面提到的几种新材料完全取代,但人们的审美和文化需求又不满足于生活在水泥堆成的城市盒子里,因此智慧的建筑师们就往往会给混凝土建筑披上一层外衣,也就是一层建筑表皮,比如在外表面贴一层薄薄的石材,贴一层木材等,以赋予建筑个性。这种做法看似无可厚非,实际破坏了建筑的“原物性”,使我们被表皮蒙蔽。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建筑师想着“顺应时代潮流,这点顾虑算个屁”也就过去了,但是有一个叫做隈研吾的日本人就不这样安慰自己,他探索将建筑回归原本(石头房子就该是石头房子)却又能同时满足现代建筑功能的方法——他成为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