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展览的内容主要来源于2012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XX级建筑专业学生下乡考察。考察的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城市空间,集中在厦门鼓浪屿地区;第二类是土楼建筑,集中在南靖、平和等地。 在我们看来前者代表了一种“水”的文化,这种水文化不仅表现在地理区位上,更表现在文化场域上。作为最早的通商开放口岸,鼓浪屿一直给人一种虽在中国,但又不似在中国的感觉,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场所精神,鼓浪屿都“洋”味十足。而土楼则代表了“土”的文化。这种“土”文化首先可以从材料来解释,土楼的主体为夯土建筑,土贯穿了土楼的整个生命周期,可谓“生于土,逝于土”;其次,“土”文化更是一种乡土文化,土楼作为客家人的传统居住形式,不仅代表了一种本土性的建筑原型,也承载着一种本土性的生活伦理。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客体场所,在再现过程中,参展团队也采用了不同的手法:在表现鼓浪屿的城市空间时,大量使用了透明、半透明的材料,利用主观与客观切片的重合、渗透,来表达一种在特点场所中对时间、空间和使用者关系的思考。对于土楼,参展团队一方面通过还原土楼原始建造工艺来体会其作为建筑本体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运用纪录片、影像波普等手段来表达对土楼过去、现在和未来命运的思考……。 如果用现象学的观念来看待这样一种呈现过程的话,重要的是关注事物呈现的方式。事物是可以呈现在感性直觉和联想当中,也可以呈现在概念联系当中,通过强调显示过程对所呈现内容的决定作用,把对现象的考察集中于对呈现过程的考察。本展览所展示的模型正是对于城市和乡土建筑的现象呈现。模型的形式和意义不在还原,而在于呈现,甚至是主观体验的呈现。正如展览名称“相坔”(相地)所表达的:“坔”(同地)是场所,是被观察的客体;而“相”是过程,是态度,也是结果,它既是主观的勘查、判断,也是有选择的再呈现。 策展人:何崴,周宇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