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在许多方面享誉全球,建筑却似乎不在其列。虽然确有不少古典建筑矗立于此,影响深远的包豪斯理论又在此发源,柏林在后现代设计领域的探索却发展缓慢。晚至二十世纪下半页,后现代主义才受到建筑师们的青睐;到八十年代末期,比现代主义更具审美吸引力的结构才现身柏林。古典建筑的秩序和法则融入到了新的形式中,古老的饱受风霜的建筑遗迹成了眼下我们所见的结构,各具特性,柏林因此引以为豪:两种不同的理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结构。当代都市的进化也孕育了许多明星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丹尼尔·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以及其它许多反对地方主义提倡创新的建筑师,这些建筑师们不断探索建筑的边界,设计了鼓舞人心的建筑。未来几年,许多建筑方案将会由蓝图变成现实。值此之际,我们来回顾,或者说重访,柏林那些最为有趣的建筑。除开已建成的地标性建筑,如犹太人博物馆和纪念馆(Jewish Museum and Memorial),国会大厦(the Reichstag),柏林爱乐厅(the Philharmonie),新国家美术馆(the Neue Nationalgalerie),笔者罗列了一些吸人眼球的设计,它们或许会改变你对柏林的看法。
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图书馆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Philologische BibliothekHabelschwerdter Allee 45, 14195 Berlin-Dahlem
Stephan Braunfels设计的议会办公大楼位于柏林政府区,2003年建成揭幕。它包括议会图书馆和为附近了国会服务的档案馆,是政府“联邦纽带”的一部分,位于原柏林墙遗址。它极富现代主义风格的混凝土结构让人想起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柏林,以及当时暗云笼罩的现代主义建筑。它为纪念社会主义政客Marie Elisabeth Lüders而建。Marie Elisabeth Lüders是德国女权运动的重要人物。要纪念一个推动国家进步的人物,现代主义语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一种具体的象征着德国凝聚力的建筑遗产。
photo: Blaine O’Neill
photo: Stefano Corso
Anna Seghers社区学校Anna Seghers Community SchoolRadickestraße 43, 12489 Berlin-Adlershof
由Shultes Frank Architeckten事务所领导设计,位于Treptow,极具独特性。主厅在容纳许多人的同时,又能保证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兼顾了自由和实用的特性。2个能容纳50人和一个能容纳250人的吊唁厅都是石砌,面朝内嵌板条的玻璃墙。29根混凝土石柱从地面升起,穿过屋顶直抵天光;石柱支撑着顶部的悬臂式支架,日光挥洒之下,粗糙的混凝土屋顶犹如一个半透明的华盖悬浮于空:设计既体现了自由,也展示了限制。
photo: Robert Ostmann
photo: Aegranda
photo: Kaho Yu
Tchoban基金会私人建筑绘图博物馆Tchoban Foundation – Museum For Architectural DrawingChristinenstraße 18, 10119 Berlin-Prenzlauer 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