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本文转载自 马良行MAHOOOO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张图片


本文长度约3000字,建议阅读10分钟


在地营造,包含了建造与地域条件的关系及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建筑师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回应,对资源、材料的利用,亦隐含了建筑师对人文、历史的思考。马良行近期推出【在地营造者】栏目,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外那些独具地域性的实践者,从不同的地域发声,当一片片细小的切口终于汇聚,也许我们可以真正的去谈谈中国的地域性……

本期受访者为十二楼建筑工作室主持人,贺勇,长期扎根于浙江安吉县鄣吴镇,进行面向土地与生活的建筑教育设计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在地营造,有了更为深刻而具体的理解。——编者采访:张远博编辑:李智文内配图均由十二楼建筑工作室提供。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张图片


▲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成员合影

建筑师介绍:
贺勇: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十二楼建筑工作室主持人。曾学习、工作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宜昌市规划局、香港理工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乡村人居环境。近些年在浙江安吉县鄣吴镇完成了一系列小型公共设施的设计,并以此为基地,开展了面向土地与生活的设计教学实践。
工作室介绍:

该工作室位于一栋普通住宅的十二楼,故以此命名。成员主要是贺勇和他的研究生,因为没有特别固定的“员工”,所以基本上是一种“业余”以及“非正式”的工作状态与方式。这个小团队从地域风貌、低碳发展等角度,近十年来针对长三角地区各类乡村展开了大量的调研、规划与设计。2010年以来,工作室以鄣吴镇作为设计与教学基地,在那里陆续完成了十余项小房子。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与完成,工作室成员对于乡村建造的特征、规律、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一、来到鄣吴
................................................................


● 最初选择鄣吴作为设计与教学基地,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在你的印象中,鄣吴有着怎样的地域特征?随着长期的在地实践,对鄣吴的印象有着怎样的改观?


就现在位于鄣吴镇的系列实践与教学来说,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源于某些机缘巧合以及一时兴趣。可是最近越来越感觉到这些断断续续的东西逐步整合起来后其实暗合了内心的某种追求与渴望,那就是面向土地与生活的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让建筑回到土地,回到日常。


城市的生活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可是却在很多时候也让我们丢失掉了自我。在建筑上,相比深受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影响而“变异”的城市建筑,乡村建筑通常更加真实的反映了生产、生活与其所依存的土地之间的关系,因而也更加接近建筑的本质。或许,这就是我们长期坚守在鄣吴的原因吧。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3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4张图片


▲ 鄣吴镇公交车站


鄣吴村是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乡,其核心区有500余户、1800余人。如同浙江绝大多数的乡村,如画般的山水田园风光是我对鄣吴村的第一印象。虽然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但是其保留下来的老房子很少,绝大多数房子也都是在最近20至30年以内建造的,但是其历史上由“八府九弄十二巷”以及穿村小溪构成的空间格局却相对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农居也维持着高密度的紧凑状态。所以该村依然显示出一种比较强烈的传统风貌特色。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5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6张图片


▲ 鄣吴村传统风貌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7张图片


▲ 鄣吴村制作竹扇的匠人


从空中鸟瞰和在街巷中穿行,对于鄣吴村你会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也可以说这种差异性是我对于鄣吴的第二印象。也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对于一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其整体的格局、尺度的延续远比把一个个现代农居“穿鞋戴帽”打扮成过去的模样重要。随着在鄣吴长期的设计实践,对这里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鄣吴的印象也发生了许多微妙的改变,现在说起鄣吴,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其实不是其风貌形态,而是在这片土地上辛苦劳作、努力生活的人们,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构成了我当下对于鄣吴最深刻的印象。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8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9张图片


▲ 鄣吴镇卫生院

...............................................................
二、在地实践
................................................................


● 实践中,对于当地传统的建造工艺和材料,你是如何利用的?传统建造技艺在实际建造中是否有其局限性?● 在你印象中,是否有比较特别的建造经验?● 建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我们设计的建筑大多是村里的公共服务设施,开放、共享、通达是其必要的空间性格。所以在其布局方式上,如何使其能够整合到村落的整体格局之中,通常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内容。在玉华村委会中,一个广场、几个院子、用于展示的外廊、大台阶之上的平台,就提供了满足多种户外活动的需求。一条从一层屋面上可穿越该村委会的路径,也为村民的到达或离开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0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1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2张图片


▲ 鄣吴镇玉华村村委会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3张图片


▲ 鄣吴镇玉华村村委会模型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4张图片


▲ 鄣吴镇玉华村村委会施工现场


无蚊村小卖店,其功能定位也采用了“小卖店”+“公共凉亭”的组合模式,这种混合功能大大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这两座建筑都采用了竹模版的清水混凝土,看似简单,做起来还是费了一番周折,特别是因为在垂直方向上不希望有接头的痕迹,所以部分竹子模版长达近四米,这给模版的制作以及混凝土的浇筑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幸好,地方上的工匠们总是能想出许多巧妙的办法。另外,乡村里的很多建造是需要工匠自主决定的,鄣吴镇垃圾处理站场地部分的室外红砖平台与台阶,当初就没有提供详细的图纸,建筑师只是在现场和工匠进行了讨论,具体则由他们根据场地高差来灵活决定。事实证明工匠还是具有非常强的工匠精神,他们不仅合理解决了高差,还做出了部分红砖在墙面上出挑的细部,其效果超出建筑师当初的期待。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5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6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7张图片


▲ 鄣吴无蚊村小卖店


每个落成的房子在其建造过程中其实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建筑师除了对方案不断的调整、妥协,别无办法。上吴村蔬菜采摘用房劳动力的缺乏与昂贵是这个项目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问题。这个项目中的工人基本都是村里的村民,如今村里的一个大工(泥工、木工等)一天的费用接近300元,小工也至少要160元,如何快速的建造则成为一个主要问题,于是原本的夯土墙改为了空心砖加外抹黄泥,原本的木结构长廊改为了轻钢结构。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8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19张图片


▲ 鄣吴上吴村蔬菜采摘用房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0张图片


▲ 鄣吴上吴村蔬菜采摘用房施工现场


玉华村公厕该建筑所用的片岩、卵石都取自于当地,其具体的做法都是当地村民所熟知的。工匠也是该村的村民,建造的过程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中午还回家吃午饭、小憩一番。受制于造价以及工匠的水平,一些设计细节并未完全实现,不过这种被迫选择以及松松散散的建造方式赋予了建筑另一种更加真实的品质,与乡村的氛围也正好合拍。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1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2张图片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3张图片


▲ 鄣吴镇玉华村公厕


...............................................................


三、当代趋势


................................................................


●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关注地域性建造,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们似乎对地域性实践颇为青睐,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国内不同地域间的自然、人文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快速的城市化已对地域性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这个时候,迫切需要建筑与地域的“一种深入的结合”。你认为怎样的设计是在地的?● 越来越多建筑师投身在地实践,你有什么建议给他们吗?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地域性,近些年来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们似乎对此也颇为青睐。我想其原因也许是在这个越来越模式化、趋同化的全球性商业时代对于差异性的渴望。地域性不应是某种风格化的标签,与全球化也并不一定矛盾。今年普利兹克获奖者西班牙建筑事务所RCR的作品就告诉我们,植根本土、拥抱全球是可以同时共存的。其实在RCR的作品中,无所谓全球化、本土化的标签,有的只是建筑与场地、环境对话的自然而然的结果与状态


在鄣吴村的建筑实践中,我们尽量少谈形式与风格,不提通常的概念与文化,而是将建筑活动拉回到乡村建造的本源,即作为对于场地条件与使用方式的直接、经济的应对。所以我们选择当下普遍、常用的材料,与使用者、管理者、村民经过充分地讨论,直到找到大家都普遍接受的建造方式。最后的设计图纸都是在充分预判可实施性的基础之上的结果。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4张图片


▲ 鄣吴镇景坞村旅游接待中心首层平面图


接受这种工作的态度与方式也是经历了很长的过程。景坞村旅游接待中心是我们在鄣吴建成的第一个项目,该建筑位于村中心的一个三角地,方案中我们设计了两组由几个基本的矩形空间单元彼此连接而成的形体,单元之间可分可合,以满足未来各种灵活的用途,另外,用一个长廊将这组房子与外部的场地连为一体,形成房子、院子、连廊等多种有趣的空间状态。房子单元为纯白的方盒子,尽可能干净、简洁。可事实证明,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5张图片


▲ 鄣吴镇景坞村旅游接待中心方案中长廊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6张图片


▲ 鄣吴镇景坞村旅游接待中心


建成之后,长廊被完全抛弃,因为村里觉得既费钱,又无多大用处;两组小房子倒是建了起来,不过,在原本设计中的干净的“白盒子”的周边,工人师傅自主增加了一个由深色涂料勾出的框架,我问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师傅说这样好看,因为村里的新房几乎都是这样做的;植物搭配原本是几棵高大的无患子,结果零零碎碎种了些低矮的灌木以及竹子。看到了如此情景,作为设计师自然是沮丧的,可是在时间稍长一些后,当我以一个旁观者、而不是设计者的身份来看这个房子时,竟然发现了如此调整后的妙处:当建筑原本的“设计感”被降低之后,与场地的环境以及周边的房子却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给人感觉它似乎原本就存在那个地方,而不是建筑师刻意设计的结果。或许,这种建造过程与运营状态就是周榕老师所讲的在地建造“容易、容变、容错、容陋、容微、容弱”的结果吧。


“在地实践”是一种设计与建造的方式,也是建筑师工作的一种状态。通过在鄣吴设计建造房子的经验,我们逐步接受并实行了以下的工作理念:接受所有限制,以最经济、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以建筑师个人意志或作品为目标;引导而非主导的设计工作方式。


我们相信,建筑本身并非那么重要,它只是一个触媒,旨在将其空间与乡村的生活互动,让在地的多样性力量自然呈现,从而激发人们在此处形成生活的场所。这些房子,作为一个小小团队几年来专注于一个地方实践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实验,其目的旨在让建筑重回场地,让建筑重回生活,让建筑师重返建造现场,让建筑从形式本位中解放出来,或许这是这些项目之于建筑教育与建筑实践的意义吧,以此也作为与其他有志于投身于此方向的年轻建筑师们的共勉。



贺勇:鄣吴在地建造第27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头条 (4313 articles)


马良行MAHOOOO (15 articles)


建筑 (13402 articles)


古建筑 (108 articles)


古村落 (21 articles)


清水混凝土 (28 articles)


钢结构 (65 articles)


模式化 (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