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张图片

编者按:

本项目是漓岛音乐节的一部分,由ALSO ARCHITECTS创作的一组模块化艺术装置,在海南澄迈海滨为城市游牧美术馆构建了一个限时开放的艺术文化交流场域。

项目的设计挑战在于如何通过巧妙的模块化设计,充分契合游牧美术馆“无界策展”的精神,同时满足快速搭建与拆装的需求,实现组件的灵活组合与可持续使用,在短暂的使用周期内激发深刻的文化共鸣,并为未来的多场景应用提供可能性。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2张图片

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振动的机械波,不同频率组合形成复杂声音,相同固有频率的物体会产生共鸣现象。共鸣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也体现在人们情感和社会互动中,让人感受到理解与连接。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3张图片
同频共振 © Also Architects

此次ALSO ARCHITECTS正是以“声波”为灵感,设计了一系列模块化的艺术装置。

通过捕捉声音传播和扩散的形态轨迹,将不可见的振动频率凝结为一片开放的空间场域。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4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5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伞状的结构宛如音符在空间中上升与汇聚,象征着声音的共鸣与情感的连接,邀请每一个人在此聚集,感受共振的力量,在开放的空间中激发无限的交流与互动可能。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6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伞状装置的六边形轮廓模拟声波扩散的同心圆结构,顶部帆布的起伏褶皱对应声音振动的频率变化。

模块化单元通过线性阵列、环形围合、自由散点三种基础模式适应不同功能需求。在此次漓岛音乐节中,艺术装置根据场景应用组合为市集和论坛聚会。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7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8张图片

游牧美术馆选择竹材作为载体,不仅因其柔韧的东方美学,更因它暗含的生态哲学承载着设计师关于一座临时建筑全周期的生态思考。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9张图片
循环搭建 © Also Architects

结构设计上体现了自然材料与工业逻辑的共生:

中央钢质圆环作为核心固定骨架,与热弯工艺处理的竹制伞骨形成刚柔互补——利用竹材天然柔韧性制作出流畅弧度,同时通过模块化节点与金属构件精密衔接。

顶部绷紧固定的帆布并非简单覆盖,其漏斗形态通过钢管预先施加的精准拉力形成悬浮感,刻意保留的缝隙既减轻风压扰动,又为阳光与海风留下渗透通道。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0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1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2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钢、竹、帆布三种材质形成精妙的动态平衡,最终构筑起一座既具雕塑感又能呼吸的临时构筑物。轻质金属连接件确保模块化快速组装的效率,也预留了异地重组的可能性。

当音乐节落幕,这些装置将被拆解为独立单元,帆布回收再制为文创衍生品,竹材转化为城市家具部件。“可逆性建造”的思维,让艺术摆脱一次性消耗的宿命,转而成为可循环的文化载体。这种建造哲学与游牧文明“取予有度”的生态智慧相契合。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3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4张图片

装置设计将游牧文化被转化为具体的空间策略:

模块通过增减数量、旋转角度、变换阵列密度——市集区采用连续伞群形成半遮蔽廊道,演出区通过单元错位创造声场反射面,休憩区则以松散布局保留海风穿行的孔隙。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5张图片
因地制宜 © Also Architects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6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市集、休闲区、聚会区以及展览区之间相互关联又独具特色,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生活体验场景。不仅能够从容应对现场随时更改的多重变量,更适应未来不同场景下的功能各异的需求。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7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8张图片
休憩空间 © INSPACE


六边形模块的形态本质上是游牧文明空间美学的拓扑呈现,将“流动基因”与“包容性”编码进几何秩序。

这种最接近圆的棱角,源自蜂巢与龟甲的古老几何,既具备紧密嵌合的理性秩序,又暗含拆解重组的自由基因——正如游牧民族随季节迁徙时,帐篷的构件总能在新牧场快速重组为家园。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19张图片
俯瞰“声波”艺术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20张图片
俯瞰“声波”艺术装置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21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当音乐现场的喧嚣褪去,这些被拆解的竹构模块将带着海风的记忆,在下一个城市重组为新的文化场景。模块化不是冰冷的工业术语,而是让艺术得以持续生长的基础设施——它不追求永恒的存在,却能在每一次落地时,与新的土地、新的人群产生深度对话。

游牧美术馆的实践,本质上是为艺术寻找更轻盈的栖居方式。这种可持续的建造哲学,或许正是公共艺术回归生活本真的必经之路。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22张图片
城市游牧美术馆艺术装置市集 © INSPACE

游牧美术馆,以竹结构为主体的模块化艺术装置第23张图片
“声波”模块化装置 © INSPACE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游牧美术馆
策展机构:漓岛音乐节&城市游牧美术馆
策展人:张翱
装置设计:Also Architects
项目时间:2025.01
项目面积:350平方米
项目地点: 中国,海口
设计团队:肖逸萌,叶子铭,张锦,罗雯
灯光照明设计:卧羊照明设计WOY
工程单位:光泽竹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竹,金属
摄影版权: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编辑排版:Hours
图文校对:老赵


来源:本文由Also Architects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Also Architects所有。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艺术 (561 articles)


装置 (272 articles)


美术馆 (209 articles)


音乐节 (8 articles)


中国 (3687 articles)


海口 (17 articles)


模块化 (67 articles)


竹子 (161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