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特约建筑评论人每筑建文建文将本文授权「专筑网」                                                                                                

【每筑微评】程泰宁院士快80岁了,仍然活跃在建筑创作一线,是业内比较著名的创作高手。当然,强将手下无弱兵,筑境公司的设计高手蛮多!杨涛就算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吧!本科毕业后,杨涛7年来一直在坚持做各种方案,他会每年参加几次国内外的方案竞赛,历练自己对创作敏锐的感觉。

东西方建筑文化实践
                                                                                                                                                    作者:杨涛、赵敏

31岁的杨涛现任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杨涛的话虽不多,他的思想却丰富而独立。他在短短7年的建筑设计生涯里面,参加了很多重要的建筑设计创作,这些作品不断外现着藏于他心中的东方文化的修为。即便有些作品表达的是很现代的设计理念,在其内部依然隐藏着东方神秘的静寂,欣赏他的作品,常常让我想起了很多中国画作的大气。难怪连程泰宁院士也夸赞他是个建筑设计的可造之材!

赵敏:在7年的工作中,我看到你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方案,包括以山水钱塘为构思起点的杭州东部湾企业总部大楼,以《富春山居图》为蓝本的山水行空间艺术装置,形似江南水乡栈桥的杭州运河旅游集散中心,请谈谈东方文化对你创作建筑方案的影响。
杨涛:我认为这种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东方文化注重的是一种重内在的修为,这种修为自然而然地会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态度。可能比较幸运的是,在我年少的时候,父母给了我一个非常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他们从来没有干涉过我的任何决定。我的父母都是电影工作者,我很小就开始学习中国画,可以说这是我与东方文化的初次接触,上学之外的空余时间都是在绘画中度过的。绘画的过程也是一个领悟和思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可以说是一种与心灵对话的忘我状态。就像一种修行,同时我也沉醉其中。我认为这可能就是东方文化对我产生的影响,在修行中影响和改变我看待事物的方式,直到后来做设计也是这样,期望建筑能够呈现出一种更为纯粹的状态。前面您列举的三个案例就是在这种期望中生成的,当然,所有文化层面的立意都必须和项目的真实处境一同考量,否则就成了牵强的说辞了。

赵敏:你参加过SC2012,2013国际竞赛,为什么会参加呢?那你为什么会热衷于参加这个竞赛,你觉得这个竞赛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杨涛:这个竞赛只是我参加过的、其中的两个竞赛而已,反正也是完全凭兴趣吧。说到做竞赛,这也差不多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了。平时一直都在关注各类竞赛的信息,从中选择一些有意思的命题来参加。基本上每年都会做几个竞赛,也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有时候会跟工作冲突,比如投标阶段,那就只能放弃,但是大部分还是坚持完成了。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也很开心。SC2012的命题是“links-链接”,基地位于塞维利亚城市中的一条河流之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为塞维利亚植入一个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系统,从而将河流东岸的塞维利亚大学,宫殿,公园以及西岸的居住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纽带。我们利用两个层面的公共系统来组织河两岸的步行连接。一层连接系统布置了档案馆,礼堂,博物馆等主要功能空间,是塞维利亚大学的延伸。二层连接系统是完全开放的室外活动空间并且结合了商业配套设施,为两岸特别是西岸居住区的人提供了各种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的城市公园。屋顶上的绿岛是对公园的一个延伸,它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并且这些屋顶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平台,人们可以欣赏河流及城市的风景。这里将成为塞维利亚各种生活内容缤纷呈现的场所。同时这两个层面在竖向利用坡道彼此连接。充分体现其功能性与公共性。SC2013的命题是“城市更新”,具体是对西班牙维戈老城区一座废旧面包厂的改造。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改造项目来重新唤起VIGO老城区的城市活力,使这座城市中的“荒岛”有机转变成新老城市的纽带。我们充分考虑了该区域复杂的地形和交通情况,并在设计中给予回应。基地的东面紧邻的就是市政厅和城市广场,那么首先,将市政厅南面的广场公共空间向西水平延伸填充整个基地,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公共的屋顶观景平台供人们休憩交流,接触自然,眺望海港及远处的城市风景。同时这样一个视线无遮挡的空间也为大型的集会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在沿基地周边主要街道(Alfonso XII和Santiago大街)的两个城市界面上,我们将建筑的剖面展示给城市使得建筑与城市形成对话。同时植入一组大台阶系统来连接各个层次的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这些大台阶与城市的地形有机结合,驱使人们从城市的不同地方都能方便地进入并徜徉至屋顶观景平台。整个系统如同一个立体的公园,连接着城市生活与自然景观。总的来说,这两个竞赛构思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而建筑本身的样子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设计方法由内而外,一个体现了城市空间的“连接”,另一个则体现不同城市界面的“缝合”,从而避免了一些外在形式上的纠结。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设计方式。

赵敏:你为什么会觉得竞赛对你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或者对你自己的专业来说,是否有提高,有影响呢?
杨涛:怎么说呢,主要是自己对设计比较感兴趣吧,可能在很多实际工程中,有很多想法可能体现不出来,或者说还有更多比较好的想法想在一些项目中体现,正好有些设计竞赛,它可能会涉及到我关注的一些点,我就会选取一些来参加,我基本上还是凭借自己兴趣来做这些事情。主要是觉得可以更加纯粹地展现自己的设计构思。

赵敏:这么说你还是很喜欢设计。上次我是跟程院士提起来,我问80后建筑师中联筑境那里有谁比较不错,程院士当时就想起来,说我们这真的有一个设计师很棒,他就推荐了你。而且我看你的风格好像也是喜欢中国的山水空间思维,我觉得跟程院士好像有一点点像。你认为中联筑境事务所在建筑创作上面有什么优势?另外我看了你的简历,虽然7年的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还在另外2家事务所也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你觉得这3家事务所的经历对你的建筑人生有什么影响吗?
杨涛:我跟程先生一同工作的时间也不算短,我认为先生对我,甚至筑境来说,有着一种巨大的精神感染力。最本质的影响还在于对待设计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们对于每一个项目都会全力投入,尝试各种可能性。程先生今年快80岁了,他对待设计的热情常常可以点燃我们这些80后建筑师心中的火焰。另外,在北京工作的两年中,我去了都市实践和奥雷舍人事务所,可以说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公司,他们都设计了不少富有想象力和带有批判性的建筑。尤其在奥雷舍人事务所工作的那段日子,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每天都在不断更新自己对建筑的认识,对于我来说,那些日子反而是我感到最自由的创作阶段。同时也切实地感受到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设计方法的差异,分析问题的差异等等,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我也从中辨证地汲取营养。感受这种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对于我个人的建筑人生来说无疑是种宝贵的经历,让我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问题。现在回杭州两年了,还是会经常忆起在北京打拼的日子,那段时光会让我终生难忘。

赵敏:80后建筑师与70后,60后建筑师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杨涛:80后建筑师的特点可能跟80后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关系,相比70后,60后建筑师来说可能个性更加鲜明,更加特立独行,受到当今信息时代的各类刺激,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会不少,会比较理想主义,喜欢纯粹的事物,对既有的观念总有一些批判性的反驳,这可能正是80后叛逆的表现,在做设计的时候也是这样吧,好像我就是这样的。不过对于建筑师这个职业来说,80后还是相当稚嫩的一代人。有很多方面需要前辈们的引导。

个人主要作品:
1.杭州东部湾总部基地总部大楼
参与设计人员:杨涛 郑建国 刘翔华
项目分类:办公建筑
项目地址:杭州
方案经济技术指标:
设计时间:  2014年规划
用地面积:35127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17402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158071平方米
地下总建筑面积:59331平方米
占地面积:12397平方米
建筑高度:200米
容积率:4.5
造价:12.76亿元
方案介绍:千百年来,西湖是杭州的代名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湖周边区域已无法满足城市拓展的需求,于小巧精致中脱颖而出,注入磅礴大气的神韵,使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借西湖之山水,印自古之钱塘,我们欲把西湖的山水秀色,点缀到豪情万里的钱塘江畔,形成崭新的“山水钱塘,清溪翠谷”新格局。根据山水钱塘的概念对形体进行塑造,得到错落有致,统一而不单一的节节升高的建筑意象。该项目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用地的形状,我们试图充分发挥南北向的高度变化的优势,营造出良好的沿江建筑群的天际线。各栋楼高度及朝向的不同,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景观面,视线互不干扰。贯穿山水钱塘的概念,为了使办公环境更具生态性,我们将基地内的绿化从地面延伸至屋面,让办公环境更加的舒适宜人。同时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空间营造经验,在基地内打造出“庭、院、台、园”等四种不用类型的立体园林空间。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3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4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5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6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7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8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9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0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1张图片

2.缝合城市(SC2013国际竞赛)
参与设计人员:杨涛 郑建国 裘昉
项目分类:混合功能
项目地址:西班牙维戈
方案介绍:我们希望通过面包厂改造项目来重新唤起VIGO老城区的城市活力,使这座城市中的“荒岛”有机转变成新老城市的纽带,他集文化,商业,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公共集会场所。我们充分考虑了该区域复杂的地形和交通情况,并在设计中给予回应。首先,将市政厅南面的广场公共空间向西水平延伸填充整个基地,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公共的屋顶观景平台供人们休憩交流,接触自然,眺望海港及远处的城市风景。同时这样一个视线无遮挡的空间也为大型的集会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在沿Alfonso XII和Santiago大街的两个城市界面上,我们将建筑的剖面展示给城市使得建筑与城市形成对话。同时植入一组大台阶系统来连接各个层次的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这些大台阶与城市的地形有机结合,使得人们从城市的不同地方都能方便地进入并徜徉至屋顶观景平台。整个系统如同一个立体的公园,连接着城市生活与自然景观。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维戈新的城市中心,为这个城市增添新的色彩与活力。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2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3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4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5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6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7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8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19张图片

3.山水·行
参与设计人员:杨涛
项目分类:公共空间装置艺术
项目地址:北京
方案介绍:该装置的灵感来源于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山水长卷《富春山居图》,他为后人描绘了富春江畔的秀美山水,高低起伏的山峦,幽雅兼蓄,动静结合,用散点透视的画法描绘出极其丰富的空间关系。装置采用高低不同的三角形不锈钢管单元组装出《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奇异山峦,借助装置本身的光影关系和材质的反射达到山水画的意境。同时这也是一个可以供参观者进入其中游走的装置,结合水雾发生器和夜间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梦幻的场景,达到人在画中游,云在脚下行的奇妙体验。《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场景其实是画家脑海里对富春江畔秀美景致的一种记忆,一个山水城市的缩影。仔细观察了画面中山峦的构成关系后我发现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所有的山峦在平面关系上都是相互交织,前后相叠加的,利用这种关系可以形成多条供参观者行走的体验路径。此装置在夜间也能表现出丰富的变化,内置的LED灯管透过装置的缝隙散发出蓝色的灯光,突出了不锈钢管的边缘轮廓,整座装置在夜晚就像是一座梦幻的水晶宫殿。人们在进入其中的时候会发现各种有趣的效果,同时结合水雾发生器的作用营造一种超现实的空间场景体验。不锈钢的高反射属性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丰富性。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0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1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2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3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4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5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6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7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8张图片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29张图片

注:
1.本文原载于ikuku建筑网《每筑建文》专栏,写于2014年。
2. 杨涛,生于1983年11月18日,现为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曾在都市实践(北京)、奥雷舍人事务所(北京)就职。
3.赵敏,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清华大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特约副主编、《建筑知识(a+a)》特约评论人、Ikuku建筑网特约评论人、非常设计师网特邀资深设计评论人、专筑网特约建筑评论人,独立撰稿人。

每筑建文发布宗旨忠实记录当代华人建筑领域的事件、人物、作品和声音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思潮汇聚中华建筑智慧
更多内容详见
中国建筑纪实网官方网站:http://www.archi-nonfiction.com
投稿请发特定邮箱:meizhujianwen@163.com,或者mzjwikuku@163.com
新浪微博:@每筑建文
新浪微博话题:#每筑建文#
参与讨论微信平台:微信加MEI-ZHU-JIAN-WEN
每筑建文80后青年建筑师调查报告之八/来自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杨涛第30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732 articles)


每筑建文 (141 articles)


建筑师 (858 articles)


杨涛 (2 articles)


建筑设计 (1741 articles)


办公建筑 (837 articles)


园林设计 (31 articles)


老建筑改建 (17 articles)


公共空间 (214 articles)


装置艺术 (48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