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关于我们

查看相册 View Gallery
感谢特约建筑评论人每筑建文将本文授权「专筑网」

【每筑微评】科技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每一次建筑材料的革新必然带来建筑形式的巨大改变,也给建筑师们提供了设计创新的新式武器。这次每筑给大家推荐一篇90后美女建筑师朱恺奕的观察员文章,她告诉我,在世博会期间,带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在世博会结束以后,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思考。剥离开世博会这层外衣,建筑最终能表达的精神,或者能够激发的革新,就是那些国家馆或者联合馆曾经存在过的意义。

世博小记:材料属性的实现与现实
                                                                                                                                                                  作者:朱恺奕

2015年5月1日,五年一度的米兰世界博览会正式开幕,各个国家馆也纷纷正式向公众开放。世博会的历史源远流长,自1851年第一届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成功以来,世博会已经逐渐地演变成了一个用于展示各国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力的平台。基于这样的因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各个参展国都乐于在这样的一场盛会中精心打造自己的国家馆,从而可以从一开始就吸引各色各样背景的游客的注意。其中,例如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期间的“原子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期的“东方之冠”等一系列杰出的,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场馆也被保留至今。因此,对于全世界的建筑师来说,世博会更是一场建筑的盛会,不但是设计水平的较量,也是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其中,无论是场馆的设计理念、材料的运用、展厅的功能设置,还是展览的策划和最后整体的效果呈现,这一切的细小的环节都无一不彰显着各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今年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从1851年至今,和“生命”“自然”这类字眼相关的世博会主题并不在少数。然而,大部分世博会展馆建筑并不具有很长的生命力,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去世博会“走马观花”。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场馆主要分为三类——自建馆、世博会提供的租赁馆以及围绕同一主题由多个国家参与的联合馆。其中,最能直接反映各国人文特点的就是国家自建馆。
那么:
◆   这些临时建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世博会的主题究竟该如何通过国家馆以及各色各样的租赁馆、联合馆去传达?
◆   人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国家馆和国家精神?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可以不断地被提出。

国家馆的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站在建筑师的角度,以材料的分类及表达作为切入点,带着这些疑问以及对于整个大命题的思考,我们来粗略地谈谈国家馆的设计理念和实际表达。国家馆在材料运用上的种类之多,不胜枚举。在下文中,仅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让大家更直观地体会到地域性差异所导致的呈现方式的不同。
▼▼▼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张图片
由赫尔佐格设计的中轴线遮阳棚

在意大利期间以及回到英国的这段时间里,我询问过很同样去过世博会的中外友人同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这届世博会哪个场馆最棒?大部分人都会提到一个同样的名字——德国馆。不得不提的是,自建馆场地面积一般分为500平方米、1000-2000平方米、4500平方米,在众多的场馆中,德国馆则是这届世博会上最大的自建馆,中国馆位居第二。由此,不防以这两座大型展馆作为主要案例。

新材料:德国馆与游乐场

在材料的运用上,德国馆无疑是这一届高科技的翘楚。。尽管在场馆的建造上,还同时大量地运用了金属板和木材,但是最醒目的无疑是其开放平台空间上,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太阳树”(Solar Trees)。这些太阳树由半透明的纸板构成,每一棵“树”上都整齐地排列着收集能源的“种子板”(Seed Board)。而这些新型的“种子板”与照相机、投影仪与新软件的相结合,形成一体的互动导路仪,创造出了令人兴奋的高科技产品——有机光伏膜。然而,高科技的革新并没有导致德国馆一以贯之的“冷漠”,这些通过“种子板”收集的能量不仅供应了场馆内简单的照明所需要的能量,更成为场馆内第一个展厅中互动环节成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持。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张图片
德国馆:“太阳树(Solar Trees)”的开端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张图片
德国馆:太阳树(Solar Trees)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4张图片
德国馆:种子板(Seed Board)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5张图片
德国馆:一号展厅内部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6张图片
德国馆一号展厅内:每人一本的“小纸板”:在接触馆内投影光束的瞬间,会变成可操控(用过左右倾斜纸板调节影像播放章节)的影像,配合不同的语言文字解说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7张图片
德国馆:太阳树外观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8张图片
德国馆:太阳树上下贯穿整个场馆,馆内和平台上的游客可以通过话筒进行交流

德国馆大体上分为三个主要展厅和一个内部小剧场,以“Be(e)Active(积极参与)”为主题的德国馆,在这次展览中更多地推广着它积极、可近、交流的理念。与一、二号展厅有所不同,三号展厅内遍植各种各样的蔬果。如果说之前展厅的内容是用来展示本届世博会主题中“生命的能源”这一概念,那么三号展厅则更多地是用来展现“滋养地球”的概念——以最简单直接的生命个体来展示你的富饶,延续你的培育。
☞☞☞
我更愿意将这个展厅戏称为“厨房革命”,除了被这些提到的各种各样的蔬果围绕,最吸引游客参与其中的一个特色就是——声音。参与者不但可以用“瓜果乐器”演奏曲子,还可以聆听特制的各种厨房内操作(煮面、切菜、烧开水……)的声音所混合出的“交响乐”。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9张图片
德国馆:“厨房革命”展馆,游客再用“瓜果乐器”演奏

德国馆同时也被设计为一个开放式的大空间,正式因为如此,使无数人群折服于它无比热情的互动性,也因此驻足、参与其中。大概是因为德国发达的乐队文化,以及“Be(e)Active(积极参与)”的主题,开场的大平台里还包括了金属的滑梯、木质的看台等这样的设计。讲建筑材料的属性发挥出它们所能提供的最大的乐趣,以迎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以及晚间举行的,正对看台的一场接一场、不知疲倦的音乐会。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0张图片
德国馆:俯瞰效果,众人休憩的场所  

竹子:中国馆与乡土情

本届世博会,是中国馆第一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奔赴海外。主题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中国馆,使用了“麦浪”的设计元素试图去诠释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看法。以此,我看到的却是无法割舍和忽略的——情怀。可惜的是,自该馆建成以来,原先先入为主的喝彩声,被阵阵倒骂声掩盖。甚至有些中国游客表示:我真是不屑于去看中国馆。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一场盛大的倒戈,在参观中国馆的过程中我似乎是得到了些许体会,但是首先,也不得不真诚地,向以苏丹老师为首的场馆设计师表示感谢,向他们所怀抱的期许和最初的情怀。 同样是以木质网格结构作为内部支撑,中国馆在表皮的表达上运用了竹编材料,并以此作为屋顶覆盖。这一举措是期望利用编织疏密所形成的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并呈现出斑驳的光影效果。或许,在世博会最开始的两个月,这样的效果是可以达到的。而到了接近尾声的九月,除了所有的竹制材料都已变成灰黑色这个重大弊端之外,屋顶盖板上也堆积了厚厚的一层污垢。“麦浪”不在是金灿灿的黄,想来也是无比的可惜。诚然,我们国家这次自建馆的造价只有德国馆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与以往的“铺张浪费”大相庭径。但由此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或许在最初,设计方就并没有考虑到回收利用或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义。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1张图片

除此以外,正是因为这层层的污垢,预期的光影效果即使依旧得以呈现,但是每每抬头,这样的污垢总会让人心中充斥着一种可以被称作是悲喜交加的感情。德国馆的太阳树也是纯白的材料,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观赏性。国外总有好事的媒体评价中国本土建筑是“Chinese architecture? Nothing but dirty.”,这样的评价或许会让人感觉并不舒服,可却是我们必须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期待和现实之间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材料的选择成为了这次中国馆的整体效果呈现的致命伤。如果说,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让我无比自豪的,那么这届世博会确是让我真正体会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的确确的还有一段很艰难的道路需要去摸索。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2张图片
中国馆:外观——风吹麦浪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3张图片
中国馆:内部的光影效果(一)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4张图片
中国馆:内部的光影效果(二)

小记
当然,除了这两座格外醒目的自建馆之外,本届米兰世博会中还有许多其它有趣、优秀,或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展览馆。这些都会依旧按照材料为分类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金属材料:英国馆、俄罗斯馆、巴西馆

在其它的自建馆中,以Bee(蜜蜂)为主题的场馆并不在少数。如果说德国馆无论从外形上还是使用上,都可以当成是一个纯粹的优秀的建筑去欣赏,与蜜蜂相关的信息都涵盖在参观的内容中。那么,与之相比,英国馆的设计者则是选择了一个十分具象的表达方式——蜂巢构筑物。并且在路径的设计上,刻意营造了一个蜜蜂的世界。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5张图片
英国馆:蜂巢外观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6张图片
英国馆:仰视角度下的蜂巢(Hufton Crow, 2015)

英国“蜂巢馆”姑且可以算是金属材料运用的代表之一。但同样是采用金属材料,并可以算得上是脱颖而出的,私心里认为值得一提的还有俄罗斯馆与巴西馆。

我猜想,最初Speech公司的设计师是希望通过建筑的立面体现俄罗斯的自然状况的——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然而,长达30米的悬挑镜面大屋顶,却意外地激发了排队者的浓厚兴趣。周围的景象投影在镜面材质中,使这样一个看似“累赘”的大屋顶巧妙地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引人驻足。大悬挑的屋顶平台并没有被闲置,设计者有目的地运用景观植被规划出一条小道,直达悬挑屋顶的顶端。从意大利设计师Mateo Vercelon的表达中可以得知,设计师希望的是可以重塑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盛景,而坐落于整个世博场馆东北角的此处,也的确成为俯瞰整个世博场馆的好去处。尽管大部分视线都会或多或少地被赫尔佐格所设计的遮阳结构所遮挡。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7张图片
俄罗斯馆:入口以及镜面效果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8张图片
俄罗斯馆:屋顶花园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19张图片
俄罗斯馆:通往悬挑屋顶平台的坡道

也许是受巴西人与生俱来的热情性格影响,也许是受亚马逊丛林的启发,与其说是一个游乐场,倒不如说参观巴西馆就像是一场“丛林历险”。巴西馆所采用的金属材料是镂空耐候钢,由于这样一处巧妙的镂空设计,原本应该笨重的耐候钢结构框,却意外地呈现出半透明的灵动效果。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0张图片
巴西馆:外观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1张图片
巴西馆内部(Filippo Poli,2015)

无独有偶,在整个世博场馆中,类似的钢材料的运用还反复出现在各个服务站中。白天,这种耐候钢卷帘是最好的遮阳设施,而到了晚上,与水幕相结合,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天然的投影屏幕。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2张图片
服务站:用于遮阳的半透明钢材卷帘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3张图片
服务站:卷帘细部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4张图片
服务站:晚间钢材卷帘与水幕形成的屏幕与灯影效果  

木材:日本馆、波兰馆、法国馆

另外一种,也是整个场地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材料——木材。虽然手法不尽相同,但是日本馆和波兰馆都采用了木材拼接的方法。 日本馆“围墙”的构造方法,运用了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的榫卯技术。场馆外的大鼓以及绕场一圈简易榫卯木墙无一不是亚洲文化的集中体现。然而,并不清楚是因为用力过猛,抑或是尺度把握不对等其它原因,这样特别的建造虽然可以使人印象深刻,却又带来一种笨重的沉闷感;相较而言,波兰馆用轻巧的薄木板粘合而成的外观倒是显得小巧可爱了许多。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5张图片
日本馆:榫卯结构木质围墙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6张图片
日本馆:榫卯结构细部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7张图片
波兰馆:木结构外墙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8张图片
波兰馆:木结构细部

同样是厚重的木结构,法国馆却另辟蹊径。大波浪的曲线造型,以及木材与木材间恰到好处的间隙,使得整个场地也变得飞扬起来。与英国馆相类似,法国馆的前景也被拉得很长——曲曲折折的小路由各种常见的法国田园蔬果所围绕,一直延伸至展馆的入口。法国馆的内部,丝毫不夸张地形容即是——“360度无死角”。无论是俯瞰、仰视亦或是平视,视线内都总是充斥着满满的内容。每一个与建筑结构相关的交差网格,都被当成是展示锅碗瓢盆和瓜果蔬菜生鲜饮品的“展示柜”。心里不禁琢磨着:这个场馆大概可以被当做是,建筑和展览契合度最高的一个案例吧。重要的是,该建筑的结构由3D技术完成,并可以在世博会以后方便回收。因此,尽管意大利当地人多次表示,米兰政府并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理这些世博馆,但是无疑法国人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并抱着目标一如既往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29张图片
法国馆:曲折小路营造的前景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0张图片
法国馆:360度无死角的场馆布置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1张图片
法国馆:木结构构件


土:阿曼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馆

还有一种值得一提的材料是——土。土质建筑在阿拉伯国家馆中尤为常见,例如阿曼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等。具有浓厚的阿拉伯地区的地域性特点。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2张图片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馆:入口

马赛克:土耳其馆除却以上提及的众多中规中矩的自建馆,部分国家完全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完全开放式的展览馆并不多见,其中就以荷兰“没有馆”以及土耳其“馆”首当其冲。与荷兰“没有馆”的大嘉年华式的奔放表达不同,土耳其“馆”作为整个世博会中的个例,非常醒目。红白蓝的马赛克砖拼贴铺装的花瓶造型不仅憨态可掬,也同时围合出一个个半开敞的展览空间。同样,景观水池也用深蓝色的马赛克砖加以铺装,浓浓的土耳其风情扑面而来。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土耳其特色一目了然。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3张图片
土耳其馆:红白蓝马赛克砖铺装的花瓶状节点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4张图片
土耳其馆:支撑结构,后面是浅蓝色马赛克铺装的场馆休息中心接待处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5张图片
土耳其馆:景观水池  

后记
从设计上,我无法武断地去评价一个场馆“好”或是“不好”,但是从用户体验上,我寻思着,一个大众口中“有意思”的世界博览会场馆在表达上大约是要具备这几个要素的:可识别性、可参与性、可持续性。有的场馆全力在为参观者服务,有的场馆期望向古代文明致敬,有的场馆是自己国家的小小缩影,有的场馆是建筑技术发展的呈现,有的场馆是对自然的赞歌……

整个米兰世博会为期六个月,而通过这匆匆一瞥,我对这一切依旧所知甚少,只能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从而不再对更多的场馆加以赘述。但我们大概可以粗略的发现,撇开那些标新立异,大部分国家馆的建造都遵从了自己国家的特点或是现有的资源。即使是那些创新,也和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建筑的设计从来就不是一件单纯与艺术或是技术有关的内容,文化、历史、人文习惯、甚至当地气候、地理因素、甚至社会结构、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无一不影响着建筑最终的表达与呈现。 世界博览会的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在建造初始就身负两大使命:对于世博会主题的传达,对于国家特色的呈现。这期间,会有一些代表性的建筑脱颖而出,也会有一些建筑在表达上不尽如人意,更多的可能是那些表现平平中规中矩的建筑。在世博会期间,带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在世博会结束以后,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思考。剥离开世博会这层外衣,这些建筑最终能表达的精神,或者能够激发的革新,就是这些国家馆或者联合馆曾经存在过的意义。

注:
1.本文原载于筑境设计微信公众号cctn_design2013。
2.本文作者: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6张图片

每筑建文发布宗旨忠实记录当代华人建筑领域的事件、人物、作品和声音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思潮汇聚中华建筑智慧
更多内容详见
中国建筑纪实网官方网站:http://www.archi-nonfiction.com
投稿请发特定邮箱:meizhujianwen@163.com, 或者mzjwikuku@163.com
新浪微博:@每筑建文
新浪微博话题:#每筑建文#
参与讨论微信平台:微信加MEI-ZHU-JIAN-WEN
后世博观察:新材料激发的建筑革新/朱恺奕第37张图片
【专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站注明“来源:专筑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属专筑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于设计,筑就未来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作品规模大小;无论您是否已在设计等相关领域小有名气;无论您是否已成功求学、步入职业设计师队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专筑网都愿为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投稿邮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专筑投稿?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专筑

微信号:iarch-cn

登录专筑网  |  社交账号登录:

 匿名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请稍后!

建筑 (13685 articles)


每筑建文 (141 articles)


文化建筑 (1401 articles)


世博会 (33 articles)


米兰 (104 articles)


2015年 (13 articles)


金属板 (50 articles)


木材 (3172 articles)


竹子 (157 articles)